华盛论文咨询网

海绵型道路绿化中LID设施植物选择与配置

来源:华盛论文咨询网 发表时间:2021-06-11 08:44 隶属于:工业论文 浏览次数:

摘要 道路绿化是海绵型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是道路绿化中的重要元素,也是构成海绵型道路绿化中海绵体的重要材料。随着城市海绵型道路的快速建设,对海绵型道路绿化也提出更高

  道路绿化是海绵型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是道路绿化中的重要元素,也是构成海绵型道路绿化中“海绵体”的重要材料。随着城市海绵型道路的快速建设,对海绵型道路绿化也提出更高的品质要求与标准。

海绵型道路绿化中LID设施植物选择与配置

  1海绵型道路绿化的概念与作用

  1.1海绵型道路绿化的概念

  “海绵型道路绿化”指在常规道路绿化的基本功能上,通过植物配置融合各类海绵设施实现道路雨水径流、滞蓄、净化等雨洪管理,达到提升道路生态功能与景观功能。

  1.2海绵型道路绿化的作用

  海绵型道路绿地作为道路雨水径流重要的消纳载体,不仅具有常规道路绿化的景观功能,还具有渗透、净化、存储、收集利用雨水径流的功能。在有限的绿地空间内,实现道路绿化与海绵设施的统筹建设,在提升道路绿化景观效果的同时,减少道路地表径流,降低径流污染,节约水资源,发挥海绵设施效能,对改善与保护城市道路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2目前海绵型道路绿化建设存在的现象

  2.1海绵设施设置过于形式,设施功能缺失

  在海绵型道路绿化设计中,由于对海绵设施特性

  及海绵设施对植物景观功能的影响缺乏了解,过度偏重道路景观美观度与即时效果,不切实际地选用昂贵植物品种,对植物的选择缺乏针对性,导致海绵设施的设置过于形式而丧失有效的雨洪功能。2.2植物造景缺少美感,海绵设施功能与植物景观功能相矛盾在海绵型道路建设中,海绵设施的雨洪功能虽有所提升,但缺乏对道路绿化功能的提升和拓展,因海绵型道路绿化的植物配置缺乏合理性,导致道路绿化植物景观欠缺丰富性与美感。

  3海绵型道路绿化植物选择原则

  3.1优选乡土植物,慎用外来物种

  本土植物适应能力强,适用范围广,构建的植物群落较稳定,后期维护管理成本低,优选适应场地环境的本土植物。谨慎选用具有入侵性或根系具有破坏性的物种,以避免该类植物破坏已建立的生态系统,给维护管理带来压力。

  3.2优选根系发达、枝叶茂盛、净化能力强的植物城市道路环境比较恶劣,灰尘、尾气、噪音等不利因素影响道路生态环境,道路绿地应优选根系发达、枝繁叶茂的植物,能有效净化空气、吸附尘土、阻挡噪音,创造优良生态道路环境。

  3.3优选既耐涝又耐旱的植物海绵型道路绿地在雨水期面临雨水大量汇集和短时间的储存,此时的植物必须具备耐涝能力,在雨水过后干旱期具有一定的耐旱能力。

  3.4优选造型优美、观赏性高的植物

  根据场地景观美学要求,海绵型道路绿地优先选用景观价值好、生态效益好的植物,通过丰富的植物品种、合理的群落搭配,提升道路景观美感与生态功能。

  3.5优选禾本科观赏草及多年生草本植物

  禾本科植物种类繁多、适应性与抗逆性强、景观价值高,是较好的海绵型植物种类。选用观赏草与多年生草本植物,可以满足海绵型道路绿地的配套使用,减少植物的更替次数,降低成本。

  4海绵型道路绿化的植物选择与配置方式

  海绵设施因其滞水时间、种植土性状与厚度、水质污染负荷等特性与设施条件不同,植物的选择种类、配置方式也不同。以长江流域为例,根据海绵型道路绿化设施类型选择与配置植物。

  4.1植草沟

  植草沟具有转输、滞留功能,运用于植草沟内的植物要有一定抗雨水冲刷能力,植株高度应控制在10~20cm,过高则会因雨水冲刷而引起倒伏现象。

  4.1.1植物选择要求。优先选用乡土草本地被类植物。应选择根系发达、深根性植物,有助于净化污染物并加固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应选择能承受周期性的雨涝及长时间干旱的植物种类;应选择易维护、覆盖力与繁殖力强的乡土植物种类。

  4.1.2植物配置方式。根据景观需求,可选用单一草坪地被种类,这类植物覆盖强,景观成效快,后期维护方便。种植时密度可稍大,能增大水流阻力,延长雨水径流在植草沟内滞留的时间。也可在植草沟边缘种植耐涝耐湿的花灌木、草本花卉加以点缀,能改变植草沟单一景观的现象。

  4.2下凹绿地

  下凹绿地具有蓄积、渗排和净化雨水的功能,选用的植物要充分考虑不同层次植物的耐淹及耐旱特性。

  4.2.1植物选择要求。应选择根系发达、净化能力强且耐水淹、有一定抗旱、耐寒、耐盐、抗污能力的植物种类及群落组合。

  4.2.2植物配置方式。下凹绿地深度为10~20cm,与周边区域平缓结合。采用乔木+灌木+地被、灌木+草本+地被3层组合多类群落结构、或草本+地被、乔木+地被2层组合,如禾本科观赏草类与宿根花卉类、禾本科地被类组合种植,形成季相变化丰富的绿地景观。

  4.3雨水花园

  雨水花园在非降雨期间是一个干燥静态的花园绿地,而在降雨期间是一个湿润动态的低洼绿地,因此选择的植物既要适应较长时间的水生环境,又要有一定时期的抗旱能力。

  4.3.1植物选择要求。所选的植物应根系发达、茎叶肥大、生长较快速;抗逆性较强,能满足抗污染、抗病虫害、抗冻、抗热等要求。

  4.3.2植物配置方式。根据雨水花园的不同功能区,结合不同的环境条件、雨水径流量的控制、水质净化目标及不同景观效果的体现,植物的选择种类与配置方式也各不相同。可运用多种类、多层次植物的合理搭配,提高植物群落结构层次性和观赏性,以形成良好的净化效果与景观效果。如乔木+灌木+地被、乔木+灌木(地被、观赏草)等。可将不同花期、不同色彩的灌木(球)与宿根类植物及质感明显线条粗狂的观赏草搭配组合,能创造极具吸引力、自然有趣的景观效果。如灌木+地被+观赏草等。

  4.4生态树池

  4.4.1植物选择要求。生态树池具有渗蓄、排放功能,因位于道路人行道上,所以选择的植物以能耐水湿、耐旱、抗污、浅根系且单体树形优美、观赏性高的乔木为主。

  4.4.2植物配置方式。生态树池根据种植形式,分为单穴式生态树池与连续式生态树池。单穴式生态树池以单一行道树乔木种植为主;连续式生态树池则可采用乔木+灌木+地被三层组合、乔木+灌木(地被、观赏草)2层组合。

  4.5植被缓冲带

  植被缓冲带占有一定的绿地面积,具有滞留+拦截的功能。

  4.5.1植物选择要求。应具有发达的根系、浓密的树冠,耐旱、耐湿、耐污特性,应选择有一定抗冲刷能力和净化能力的乔灌草类植物。

  4.5.2植物配置方式。根据植被缓冲带宽度,配置方式可采用单一种类的乔木缓冲带或草本植物缓冲带,也可以采用多层次、多维度的植物群落组合搭配,如乔木+灌木+草本+地被4层组合、乔木+灌木+地被3层组合或乔木+灌木(地被)2层组合。

  5结语

  综上所述,为保护城市道路生态环境,满足城市道路绿色的生态功能与景观需求,构建合理、科学的植物配置模式,是发挥海绵设施长期有效地保证道路绿地景观优美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韩春妮,仝玉琴.“海绵城市”理念下植物的选择与配置[J].陕西林业科技,2019(3).

  [2]赵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下道路绿化植物配置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9(1).

  [3]李继光.海绵城市建设的绿化品种选择与种植形式探究———以常州为例[J].现代园艺,2017(3).

  [4]刘佳妮.雨水花园的植物选择[J].北方园艺,2010(17).

  《海绵型道路绿化中LID设施植物选择与配置》来源:《现代园艺》,作者:范云丹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hr.com/hrlwfw/hrgylw/16576.html

声明:《海绵型道路绿化中LID设施植物选择与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