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城市化进程要求城市雕塑同步发展,在中国生产陶瓷的地区(以下简称产瓷区),借助陶瓷材料作为城市雕塑的媒介能更好地彰显城市的地域文化,以城市陶瓷雕塑传续与承载传统地域文
城市化进程要求城市雕塑同步发展,在中国生产陶瓷的地区(以下简称“产瓷区”),借助陶瓷材料作为城市雕塑的媒介能更好地彰显城市的地域文化,以城市陶瓷雕塑传续与承载传统地域文化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城市陶瓷雕塑与其他城市雕塑相比,有其自身独有的特征。近几年来,关于地域文化在城市雕塑创作中应用的相关理论文章逐年增多,但关于陶瓷雕塑设计的理论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使用陶瓷材料和工艺制作的公共环境雕塑作品还没有统一的命名,泛泛地称之为“陶艺”,或“陶艺雕塑”或“环境装饰陶艺”。而西方雕塑艺术的发展先后经历了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折中主义、现代主义直至后现代主义的演变过程,城市雕塑在整体上一直伴随着这一发展和演变。近十年在日本和韩国才有了“环境陶艺”的提法,在欧美虽然有了近四十年的创作和应用经验,但是一直没有“城市陶瓷雕塑”的概念。城市雕塑是一座城市公共空间中不可或缺的景观实体,城市雕塑的材质,以陶瓷为材料创作设计的雕塑作品属于比较少见的类型。随着陶瓷艺术的日益普及,城市陶瓷雕塑日渐增多,城市地域文化与陶瓷雕塑结合的公共空间景观艺术,在体现“产瓷区”地域文化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传统地域文化是城市文化发展的根基与土壤,“产瓷区”以陶瓷为材质的城市雕塑传承传统地域文化,对构建城市文化形象具有积极且重要的意义。城市陶瓷雕塑传承传统地域文化,在设计中既有与其他城市雕塑的共性,同时也有与陶瓷本体语言相联系的个性,对此进行深入研究与探索,显然有助于推动“产瓷区”基于传统地域文化传承的城市陶瓷雕塑设计的进一步实践发展。
一、城市陶瓷雕塑与传统地域文化特征略述
(一)城市陶瓷雕塑特征略述
随着中国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与人们生活质量息息相关的城市环境日益受到关注,各类城市雕塑应运而生。城市雕塑指的是置于城市公共环境中的雕塑作品,可以采用各种材料,并形成各种类型的三维实体。城市陶瓷雕塑与其他城市雕塑相比,既有一定的共性特征,但同时也存在其自身独有的特征。城市陶瓷雕塑具有以下几种主要特征:其一,公共性特征。城市陶瓷雕塑属于城市室外空间的公共景观艺术品,是城市居民对城市产生记忆和认同的文化符号;其二,审美性特征。城市陶瓷雕塑属于环境陶艺范畴,必须尊重城市居民的审美观,在造型、装饰等各方面进行艺术性处理,以契合于公共审美观念;其三,工艺性。城市陶瓷雕塑与其他雕塑类型的材质不一样,需要运用陶土或瓷泥进行形象的塑造,再施加陶瓷釉色并通过入窑烧制等相关流程的工艺技术;其四,地域性。城市陶瓷雕塑放置于“产瓷区”特定城市的公共空间中,体现所处地域的城市文化特色。
(二)传统地域文化特征略述
地域文化指的是在特定地域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下所形成的个性鲜明的文化。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绝大多数地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传统地域文化。我国地域大致可以分为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北、西南等,每一座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发展脉络,形成独特的城市传统地域文化。传统地域文化大致来说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其一,历史性。传统地域文化是与其特定历史发展轨迹紧密联系的,是各个历史时期地域文化的结合体,融合了各个历史时期地域文化的精华部分;其二,传承性。传统地域文化是由历史一脉相承而来,其中包括丰富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并经过世代相传、继承,具有鲜明的传承性特征;其三,融合性。传统地域文化的形成并非封闭性的,而是与其他地域相联系,融合了国内各地域乃至国外文化因素;其四,现实性。传统地域文化虽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但其与现实紧密联系,深刻影响各地域的现实文化,并成为文化发展的基础。
二、城市陶瓷雕塑设计中传承传统地域文化的影响因素
(一)传统地域审美倾向
城市陶瓷雕塑并非纯艺术雕塑,而是为“产瓷区”这一特定地域公众服务的,因而在传承传统地域文化时必然受到当地传统审美倾向的影响。中华民族固然有其整体、共同的审美倾向,但不同地域的差异性使得各城市在审美倾向上同中有异,而这种差异性的形成不仅受到历史人文影响,也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各城市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各种独特的传统文化类型,包括传统文学、工艺美术、民居、服装等,这些传统文化都集中地体现出传统地域审美倾向。通过城市陶瓷雕塑的媒介传承传统地域文化,应该重视并契合于传统地域审美倾向,从而设计并制作出当地人喜闻乐见的作品,并生动地彰显出城市文化形象。
(二)城市空间环境
城市陶瓷雕塑放置于“产瓷区”城市中特定的公共空间中,因而在传承传统地域文化时必然地受到特定城市空间的制约。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多数城市区域会形成老城区与新城区的差异,二者的城市空间环境特点大不相同。老城区通常呈现出较为显著的传统地域文化特色,新城区由于缺乏历史积淀,城市文脉的肌理比较抽象和简单,传统地域文化色彩较弱。置于老城区空间环境中的城市陶瓷雕塑在设计中更适合于体现传统地域文化特色,与环境融为一体、相得益彰,而置于新城区空间环境中的城市陶瓷雕塑在传承传统地域文化特色时,还需要同时融入一定的现代元素进行设计。城市中不同区域会相应地形成区域传统文化差异,对城市陶瓷雕塑传统地域文化特色的传承同样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三)传统地域陶瓷工艺技术
城市陶瓷雕塑是以陶瓷为材质的雕塑类型,陶瓷材质具有与其他材质不一样的独特的工艺技术,普通的环境设计者并不具备陶瓷工艺技能,正是因为受限于陶瓷工艺技术,城市陶瓷雕塑最集中的地区主要分布于陶瓷产业发达的城市,其他地区则分布很少。我国作为陶瓷历史非常悠久的国家,陶瓷窑口曾经遍布全国,因此各地传承的陶瓷工艺技术并不相同,具有显著的地域性,如景德镇的传统陶瓷工艺技术与其他地域传统陶瓷工艺技术有着显著差异,而这种地域差异也必然地影响城市陶瓷雕塑设计中的传统地域文化传承。
三、城市陶瓷雕塑设计中传承传统地域文化的意义
(一)传承与弘扬传统地域文化精髓
随着我国城市更新的不断推进,各地兴起了城市建设的浪潮。然而,在城市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随着老城区的大面积拆除,各城市传统地域文化特色正在迅速消失,造成了城市缺乏个性和城市肌理类似的现象。因此,在城市陶瓷雕塑设计中传承传统地域文化,使城市陶瓷雕塑成为“产瓷区”传统地域文化的载体,将有助于传统地域文化精髓的传承与弘扬,通过富有传统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陶瓷雕塑,使“产瓷区”的城市更具有独特性和唯一性,并有可能成为地标性景观,有助于“产瓷区”城市历史文脉的传承与延续。
(二)营造传统地域文化空间环境
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城市居民的流动性极大地增强,地域文化空间环境的节奏感和秩序感出现了不调和的矛盾。而城市居民对生活的环境需要有舒适感和归属感。在城市陶瓷雕塑设计中融入“产瓷区”的传统地域文化,将有助于在城市中营造出一片具有传统地域文化特色的空间环境,并充满人文关怀的氛围。当大众置身于这一空间环境时,能够更为真切地感受当地的本土文化,并由此产生一种亲切感,从而加强城市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增强城市居民的凝聚力和幸福指数,使市民们在感受独特而灿烂的本土地域文化时萌生出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当其生活在这样的地域文化空间环境里,有利于激发城市居民建设城市的工作热情,并有利于促进城市地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三)构建城市精神文化象征
通过“产瓷区”城市陶瓷雕塑设计呈现特定地域不同时期的人文历史,如同乡土教科书一般将传统地域精神文化传递给公众,包括传统地域个性特色、文化理念及思想情感。城市陶瓷雕塑通常树立于城市中人流量较大的公共空间当中,将每一座城市中所蕴含的丰厚的历史人文元素以鲜活生动的方式对外展示,从而有利于城市精神文化的构建,丰富城市文化形象的内容。
(四)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城市陶瓷雕塑彰显城市独特的个性和文化形象的魅力,在“产瓷区”以陶瓷材质设计城市雕塑,传承传统地域文化,既丰富了城市精神文化的内涵,也体现了包括经济因素在内的城市综合实力;既提升了地域文化品位,也增强了城市的吸引力;既有助于吸引外资,也有助于对外宣传当地传统地域文化特色,从而促进“产瓷区”城市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发挥提振经济的作用。
四、城市陶瓷雕塑融入城市空间规划
(一)城市陶瓷雕塑与城市空间的关系
1.营造城市场所精神城市空间场所精神的营造,本质上是为了满足和适合城市居民的互动参与,城市陶瓷雕塑的公共性特点,提高了城市居民对城市传统文化、艺术精神的认同。城市陶瓷雕塑与城市空间的关系受到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城市陶瓷雕塑作为“产瓷区”城市传统文化形象的重要媒介,反映了城市精神层面建设的水平。城市陶瓷雕塑设置在城市的公共空间里,是地域文化符号的直观再现,通过大众参与,并与其互动,形成一个具有文化和艺术格调的场所精神。随着符合城市地域文化特征的陶瓷雕塑作品在城市空间的建造,将激活一个街区或一个空间的活力。城市陶瓷雕塑是城市精神财富的有形载体,是城市的特色名片。城市场所精神包含传统地域文化的精神内涵,一旦消失,想要重塑和传承具有特色的文化符号,难度非常大。例如曾经辉煌的“产瓷区”宁波,作为越窑青瓷的产地,历经千年,为宁波海上丝绸之路的对外贸易经济贡献了巨大的力量。如今宁波越窑青瓷的烧制早已断层,青瓷的故事在城市居民的记忆中已非常模糊。在宁波城市居民老一辈和古玩爱好者的家中还可以看到越窑青瓷的影子,而在年轻一代宁波人的印象里,越窑青瓷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宁波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忽视了越窑青瓷传统地域文化的传承。在宁波城市的室外空间,只在中山广场有雕塑家姚永康先生创作设计的陶瓷浮雕人物景观墙。雕塑材料是陶,虽不是具有宁波传统地域特色的青瓷材质,但该作品对宁波城市陶瓷雕塑作品仍然是个有力的补充,对其他“产瓷区”城市更新和规划设计及传承传统地域文化特色时,可以起到参考和借鉴作用。2.重视城市更新设计“产瓷区”在城市更新设计时,如何让城市陶瓷雕塑凸显传承传统地域文化的历史人文价值和功能,需要规划师、设计师进行综合的思考和考量。陶瓷雕塑强烈的视觉符号能够传播地域文化,强化城市记忆,寻回失落的场所空间精神,带来凝聚力的社会宣传效应。在城市历史街区的更新和以人为本的城市设计的背景下,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和传承传统地域文化,是城市更新、规划和设计需要智慧评估及考量的重要内容。经济发展固然重要,但城市地域文化的传承,城市肌理的保护和丰富,城市图底关系与城市肌理的融合显得更加迫切。图底关系和城市肌理互相作用,互为补充调和。图底关系侧重于城市和区域空间以及场地和建筑物之间的这种“图底”的尺度、颜色、秩序和内部功能的关系。
(二)城市陶瓷雕塑与城市居民的关系
在“产瓷区”的城市空间里,具有强烈地域文化特征的陶瓷雕塑,就像是从城市空间中自然生长出来的符号,城市居民对城市陶瓷雕塑有着天然的亲和力和熟悉感。城市空间是城市居民休闲放松和交流的场所,城市陶瓷雕塑是城市居民与空间互动的媒介。从城市文脉传承的角度分析,城市陶瓷雕塑的场所精神与城市居民亲密的互动关系,连接着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未来。
(三)城市陶瓷雕塑介入城市空间的整体规划
1.区域空间规划。城市的区域空间环境决定了城市区域规划的实施方案,如越窑青瓷产地宁波属于沿海城市,以青花瓷为特色的瓷都景德镇属于丘陵地带的城市肌理,以白瓷为特色的福建德化属于山城的环境,这些因素决定了上述城市规划城市陶瓷雕塑设计的风格特性。城市陶瓷雕塑的设计需要和城市的区域环境协调融合,以科技和艺术相结合的手法,展现城市自然环境的风貌,形成美丽的空间氛围。不同“产瓷区”的区域空间环境,需要设计不同的城市陶瓷雕塑的风格,彰显城市区域的个性和地域文化特色。城市陶瓷雕塑在城市区域的设计目的,需要达到进一步提升城市文化形象的效果,满足区域内城市居民的人文活动需求,使市民能享受到城市公共空间的美,体现城市陶瓷雕塑介入城市公共空间的价值。2.社区空间规划。社区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更新和规划设计中,由于城市的老城区改造,以往老城区的肌理和文脉被改变,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及场所记忆也随之改变。城市陶瓷雕塑设计介入社区规划,诠释了社区空间的文化主题,在社区空间中有着引导人流走向的功能。社区规划需要兼顾社区空间的肌理美感,一方面,可以改善社区的自然环境,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品质;另一方面,可以提升社区的人文生态,满足社区居民的审美趣味。城市陶瓷雕塑的意涵与和谐社区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城市陶瓷雕塑在社区的设置,可以传承社区文脉和人文精神,体现社区的地域文化内涵,促进社区的环境和谐。3.街道空间规划。城市街道类型和功能多样。例如有城市主干景观街道、商业步行街道和居民生活街道。城市景观街道是城市空间节点和交通汇聚的区域,适合设置城市陶瓷雕塑作品,传播城市地域文化形象,体现城市的精神风貌。商业步行街道的陶瓷雕塑设计,需要符合商业氛围和游客的视觉和心理体验的舒适度,才有利于传播和传承传统地域文化。生活街道是城市居民日常交流的重要场所,城市陶瓷雕塑设计时需要考量趣味性和审美性,增加居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在进行城市街道陶瓷雕塑的规划设计中,结合“产瓷区”街道建成环境的现状,从设计风格上,结合街道自身的特色和街道建成环境的景观风貌。在城市街道设计中,根据相应的景观设计特点介入城市陶瓷雕塑来美化城市空间,为城市居民创建舒适和放松的环境。从人文价值的角度切入,与“产瓷区”的建筑特色和地域特色文化融合,探求街道的功能与形式的统一。本着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尊重生态的多样化,改善城市在街道空间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弥补传统城市街道空间设计的缺陷。提升街道的功能,完善基础设施,突出城市每一个街道景观建筑的文化个性,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带给居民更好的生活体验。
五、传统地域文化传承的城市陶瓷雕塑设计方法
基于传统地域文化传承的城市陶瓷雕塑设计,其基本设计要素包括三部分,即陶瓷本体语言是表现形式,传统地域文化是表现内容,城市空间环境则是设计依据,三者相互制约与相互促进。因此,在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三部分设计要素并进行有机结合,使作品既能传承传统地域文化,同时又具备鲜明的地域文化符号特色,与场所空间的精神风貌相融合。
(一)基于陶瓷本体语言要素的设计方法
城市陶瓷雕塑的本体语言是陶瓷语言,因而设计中在体现传统地域文化时,必须充分地考虑到陶瓷本体语言的可行性,选择适宜的设计方法。陶瓷雕塑的本体语言主要包括造型、材质、装饰三大部分。从造型语言来看,城市陶瓷雕塑属于立体化语言,以圆雕为主,也包括浮雕、镂雕等技法形式。在融合传统地域文化时,城市陶瓷雕塑适宜于采取人物符号、物像符号、宗教符号、民俗符号、神话传说符号等形式以满足各类人文景观造型的需要,通常采取较为客观写实的造型风格,以使人直观感受到传统风土人情,当然也可以采取具有浪漫主义气息的造型风格,以表现富有民间传说色彩的传统地域文化。从材质语言来看,城市陶瓷雕塑设计者可以依据不同的传统地域文化主题的需要而选择各类陶瓷粘土。一般来说,表现较为厚重的地域历史文化时,可以采取色泽较深或肌理较粗糙的粘土材料,在表现较为轻松欢愉的地域历史文化时,则可以采用色彩较浅、表面细腻的粘土材料。从装饰语言来说,城市陶瓷雕塑设计者同样需要根据不同的传统地域文化主题表现的实际需要来选择适宜的装饰语言。城市陶瓷雕塑可以设计为素面无纹,只呈现材质本体的肌理与色彩,以体现一种古朴素雅的传统地域文化面貌,但也可以采用各种丰富的装饰技法,包括釉上彩、青花、颜色釉等等,以使作品丰富多彩并增强表现力和本体语言特性。如位于广东佛山的城市陶瓷雕塑作品《醒狮》,造型上采取的是富有佛山传统地域文化特色的醒狮形象,醒狮文化是佛山最重要的传统文化之一,材质上则采取的是与佛山公仔一脉相承的石湾陶泥,装饰上则采用了鲜艳的釉上彩料,在充分呈现佛山陶瓷本体语言的同时将传统地域文化特色淋漓展现。
(二)基于传统地域文化要素的设计方法
基于传统地域文化传承的城市陶瓷雕塑设计中,传统地域文化是不可或缺的设计要素,对设计者而言,这实际上是指主题与题材的选择。设计者需要对城市所处地域的传统文化有着非常充分的了解,并深度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容与精神,而这涉及到设计者自身的文化素养与思想境界。从主题的设计来说,主要是借助传统地域文化来展现一种地域文化精神与思想,彰显地域文化特色,因而通常应当选取积极奋进、健康向上或蕴含各种吉祥美好愿望的主题立意。依据于不同的主题立意构思,设计者选择富有代表性的传统地域文化元素作为题材内容,主要包括历史人物、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民风民俗等富有传统地域文化色彩的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德化城市陶瓷雕塑作品,以德化明代瓷圣何朝宗大师雕塑作品作为题材,采用德化白瓷制作而成,该件作品既展示出德化辉煌的传统白瓷文化,同时也展现了富有地域特色的传统宗教文化,表达了传承与弘扬地域文化的主题意义。
(三)基于城市空间环境要素的设计方法
城市空间环境要素主要包括人文空间环境和自然空间环境两大类型,城市陶瓷雕塑设计者在设计时必须充分依据不同的城市空间环境特点,如果与所处空间环境不相适应,则使作品显得突兀,甚至格格不入,从而影响到传统地域文化的传承与表达。城市人文空间环境的功能主要包括休闲、工作、生活、公共服务等等,空间布局则由建筑、道路以及绿化等构成,设计者需要关注人文空间环境的功能及布局特点来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城市自然空间环境则与所处地域的气候、地形、植被等自然条件密切关联,当作品置于城市的自然空间环境中时,如城市森林公园、绿化带等,设计者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所处城市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植被状况,使作品与周边自然空间环境相适应,形成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如景德镇城市陶瓷雕塑《青花瓷龙》,采用的是景德镇陶瓷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青花瓷装饰手法,龙的形象则以景德镇传统官窑青花瓷中的龙形象为蓝本,富有传统地域文化色彩,巨大的青花瓷龙与周边的水域、山林等自然空间环境和谐地融为一体。
六、结论与思考
中国城市陶瓷雕塑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全球文化趋同背景下的文化内涵缺失,地域文化与城市陶瓷雕塑的关系体现为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关系。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迅猛发展,具有传统地域文化特色的区域正在不断萎缩、消失,从而使城市越来越失去其固有特色,民族性也大为弱化。在传承优秀地域传统文化意识不断回归的今天,人们开始重视和关注在城市建设中的传统地域文化特色的呈现形式,而在“产瓷区”城市陶瓷雕塑中融入与传承传统地域文化特色则不失为一个有效途径。“产瓷区”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城市更新和形象提升时,需要更加重视城市地域文化的传承。而设计者应站在复兴民族大业的历史高度,充分认识与把握,从而开拓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以传统地域文化之光点亮新时代的城市空间。
《基于传统地域文化传承的城市陶瓷雕塑设计研究》来源:《艺术与设计(理论)》,作者:黄小华 邵月云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hr.com/hrlwfw/hrgylw/16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