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摘 要:近年来,随着勘察设计行业数字化转型,行业边界逐渐模糊,同时在住建部大力推动工程总承包、全过程工程咨询的背景下,勘察设计企业把落实住建部要求与转型升级紧密结合
摘 要:近年来,随着勘察设计行业数字化转型,行业边界逐渐模糊,同时在住建部大力推动工程总承包、全过程工程咨询的背景下,勘察设计企业把落实住建部要求与转型升级紧密结合,在业务边界上将企业经营范围向产业链的上下端不断延伸,但同时也面临了新的税务风险。本文拟从勘察设计企业转型角度,对企业数字化财税管理实践做简单探讨。
关键词:数字化;企业转型;财税管理
一、数字化时代勘察设计企业财税管理的背景
(一)税务局多项举措深化“放管服” 一是上门服务,多渠道宣传税收新政策。近两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涵盖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多个税种,一般企业、中小微企业多个层面。二是高效服务,引入“互联网+”新模式。国地税联合办公、省内通办等举措,全面充分利用互联网、移动APP、微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了网络办税的覆盖面。三是便利服务,简化优惠备案流程。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个人所得税专项扣除等税收优惠资料备案由事前审批改为了纳税人留存备查、税务局抽查的方式,减轻了纳税人负担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事后严监管的风险,对企业的税务管理水平要求更高。
(二)企业“对外”面临“金税三期”的严监管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国家对企业的税务信息监管迎来智能化变革,从零散、落后的旧时代迈进了数字化、全网联动的新时代。主要体现在:一是信息高度集中:全国税收数据大集中;国地税合并,业务通办;企业信息跨区域、跨层级、跨部门共享。二是信息深度应用和持续优化:税务端数据、企业端数据、互联网数据“三位一体”的大数据源深度筛选、整合、加工、对比,实现精准制导涉税风险。三是大数据评估威力超出想象: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高效识别不合规行为。
(三)企业“对内”不重视税务管理转型过程中的勘察设计企业相较于传统设计企业而言,一般会跨地区、跨行业经营,项目部等分支机构较多、业务类型及涉税事项较为复杂,税收管理难度普遍较大。企业管理层对税收风险及税收筹划的重视程度、参与力度往往不够。一是税务管理模式不符合业务发展要求。企业的经营模式根据市场需求会时常变化,但企业税务管理未根据经济业务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税务业务流程更新较慢。二是企业税务管理模块通常处于企业经营业务链条后端,包括发票开具、纳税申报等,都依托于经营部门签订的合同来进行管理和筹划,往往较为被动。三是企业现有的税务信息系统缺乏集成与共享。企业需要的税务信息分散在不同的业务系统、数据平台中,且企业内部各个信息系统数据格式及数据标准不一,造成各系统间的数据传递难以兼容且不能进行共享。四是企业相关财税人员知识水平陈旧、能力不足,无法主动识别风险及进行税收筹划,无法对企业经营提供有价值有参考的建议,逐渐边缘化。[1]
二、数字化时代企业财税管理面临的风险
(一)勘察设计企业转型过程中面临的政策风险一是现行的 EPC 商业模式逐渐演变为 EPC+F、PPP+ EPC、EPCM等多种经营模式,经营架构也存在非联合体和联合体两种模式。税务局对于总承包业务衍变的新模式相关的税务政策没有细化和明确,各地政策也不统一,企业在进行招投标、合同谈判、合同签订时仍面临对政策不理解的风险。二是企业在投标过程中,部分业主方招标文件要求企业在工程所在地开具发票、缴纳全额税款。按照现行税务征管要求,发票只能在企业注册地税务主管机关开具,企业在当地开具发票、缴纳全额税款就必须在当地注册分子公司,往往是承接一个项目就必须成立一家分子公司。三是对于承接的跨地区“总承包”项目需要到项目所在地预缴税款。一方面,企业需要定期到项目所在地办理报验及缴税,外地预缴的税款需要暂时不能实现连网,办税人员需要到税务大厅提交资料才能实现抵扣,企业跨地区办税成本大。另一方面,“总承包”业务预缴税款,各地方税收政策执行不一致,增加纳税人负担。如有的地方征收工会经费、资源税等税种,有的地方不征收;有的地方个税和企业所得税按照扣减分包后预缴,有的是按照合同总额预缴;总承包业务预缴税款时,未取得足额的分包抵扣发票,可能导致错误缴税,预缴税款金额较大,税负比实际偏高。
(二)勘察设计企业在“金税三期”监管下的税务风险 “金税三期”的上线优化了企业纳税申报流程,提高了企业办税效率,规范了企业税收征管流程,但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税务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发票管理风险 “金税三期”实施后,所有发票数据集中管理,通过稽核比对,企业一旦开具了虚假发票或者取得了虚开发票,都将在系统中真实存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企业自身严格发票管理,也可能面临配合税务稽查其他单位虚开发票的情况。 2.纳税申报风险一是增值税与发票数据比对。企业当期开具开票、认证发票与申报数据不一致时,系统会自动预警,税盘被锁,无法开票,影响企业正常经营。二是企业所得税与报表数据比对。企业申报企业所得税时利润数据与报表数据不一致,利润率与同行业水平相差巨大时,可能被列为重点稽查对象。三是增值税收入与所得税收入数据比对。对于已完工尚未结算的项目,对于未开票的项目,对于预估收入的项目,对于境外免税、零税率的项目,对于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点与财务报表确认收入时间点不一致的项目,都会带来一定的纳税申报风险。四是个人所得税申报与报表数据比对。“金税三期”实施后:无论采取何种申报途径,企业均需提供全员明细申报记录,个人所得税申报数据将与企业报表数据及企业人数进行比对;另一方面,个人所得税申报过程中出现申报错误时,如人员信息有误、人员状态有误(非正常、离职)、个税申报信息有误,税务局可以进行联动稽查,纳税人个人也可以通过个税app进行申诉。五是房产税、土地使用税与房产局信息比对。房源信息、土地信息必须采集完整、数据真实,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必须据实申报。企业收到业主工程款抵押的外地房产,未及时在房产所在地申报缴纳税款,也可能导致产生了滞纳金及罚款。[2]
三、数字化时代企业财税管理应对思考
数字化时代,企业面临着转型过程中的多重税务风险,更应该建立完善税务信息系统,将税务风险管控及税收筹划的意识贯穿于业务端全过程,提高公司财税管理水平。
(一)加强税务基础数据管理 1.通过信息系统对企业基础税务数据进行数字化整理一是完善企业(含分子公司)基本税务信息、信用评级、跨区域事项报告、预缴税款、临时户、外地房产信息、出租信息等,减少因办税人员遗忘、失误等原因造成的重复缴纳、错误缴纳、少缴纳等问题,降低企业涉税风险。二是建立完善EPC项目管理模块和内部交易模块,完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合同管理、预算管理、财务管理、技术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模块,提升流程信息化管理水平。以合同为起点,在项目投标、合同签订、合同执行、发票开具、收入确认、成本管理、预算分析与考核等各环节加强业务数据、财务数据与税务数据的积累与标准化管理,将企业的管理理念嵌入系统,在流程中植入关键控制点。 2.重视对税务资料的档案化管理对税款申报、减免备案等工作做到留痕处理,对税务资料进行电子化和纸质化双重归档,以应对税务检查。对于增值税收入口径与企业所得税口径不一致情况的,做好统计说明;对于涉及预计合同收入变化的,提供完整详细的变更资料;对于已完工尚未结算的项目,积极催收款项。
(二)建立税务数据分析 1.加强信息化建设,为企业战略制定提供决策依据通过数字化管理系统,建立企业重要指标数据库,重要指标随时监控上报,发挥财务指标协助决策的能力。例如企业发票管理系统实时更新发票开具情况,监控服务业销售额占比指标,为企业在制定营销战略时提供决策依据,严控发票管理,优化业务结构,确保企业享受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实现利润最大化。 2. 加强业财融合,做好经济活动分析,优化业务流程设置一是探索建立总承包类成本模型,通过相关重点指标的测算和分析,按项目类别进行成本利润预测、资金税务筹划等,预测项目总的税负水平,支撑项目投标决策。二是重视项目标前、合同评审,公司在招投标及合同评审环节中,对合同中涉及税务部分进行合理的筹划,如对纳税地点、降低税务成本和资金风险,实现财务“事前控制”;对于主合同、分包合同、发票、回款、收入申报等方面进行信息集成及业务流程的优化,确保分包足额抵扣、预缴税款足额申报、收入成本匹配。
(三)建立财税政策知识库为加强对最新的财政、税收等方面政策的及时了解,充分读懂、用足、用活相关政策,企业财务部组织相关人员,从国家、省、市(区)相关部门网站搜索政策信息,每月定期编辑《财务政策信息汇编》,并结合企业实际进行解读、落实,提供给企业领导及相关财务人员阅读。通过建立财税政策知识库,可以让企业及时了解并享受相关税务优惠政策,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参考文献
[1]葛陆青“. 互联网+”时代下企业集团的税务信息系统建设研究[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8(25).
[2]阚炳蕾“. 金税三期”对企业纳税管理的影响分析[J].财会学习,2017(10).
《数字化时代勘察设计企业转型过程中的财税管理思考》来源:《纳税》,作者:覃士菊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hr.com/hrlwfw/hrjjlw/16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