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下面文章根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中的要求,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加以研究,并且提出了如何加强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策略,以便可以做好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
下面文章根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中的要求,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加以研究,并且提出了如何加强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策略,以便可以做好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保障财务管理科学、高效等方面进一步强化财务管理工作。
关键词: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较多,在各方面的支出及收入等不在少数
尽管我国颁布相关条例、政策法规等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等作出明确规定,但由于相关财务会计人员等在日常工作中需与财政部门有一定关联,在行政活动上又受到单位领导限制,因此难免会发生一些徇私舞弊的事情,违反国家相关条例法规及正常程序,导致单位多出一些原本不必要的开支。
(二)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我国逐渐意识到该方面所产生的弊端,因此在财政及各部门的职能方面都进行了适当调整及完善。由于财政及单位用人制度的不完善,加上财务及会计人员的缺失,导致不少单位的管理不当、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知识、身兼多职等问题出现,导致我国财政部门在行政事业单位的支出加大,浪费了一些不必要的开支。
(三)缺乏有效预算监管,全面预算控制体系不健全
就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现行的相关管理制度来说,其中仍存在部分单位对这方面重视力度不够,没有指定与实际情况相对应的监督管理条例、规定等约束相关工作人员的行为,使得大多数单位在对支出及收入等进行预算时不够准确,且出现了日常公用经费不足,项目经费用不出的情况。
事业单位应加强本单位非税收入预算,以收定支,减少预算执行差异率,另财政部门也应该保障非税收入成本,在保证成本的同时给予事业单位一定比率的利润,这样才能提高创收的积极性。因此应将预算进行统一管理,制定相关条例、规定等对财务人员及单位领导,职工进行行为规范,同时将预算方面工作的完成情况列入到工作业绩考核中,与其奖励性绩效工资等方面挂钩,并且定期、不定期进行考核评定,确保考核评定的公平性及准确性。
(四)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一种非经营性资产,与国有的经营性固定资产有所不同。长期以来,人们偏重于对经营性固定资产的管理,而对行政事业的大额固定资产疏于监管,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只注重对单位的日常公用经费的管理,只重视资产购置,不重视日常管理,缺少固定资产实物登记或台账,资产领及保管没用记录,手续不完备,造成固定资产账目与实物不相符,管理责任不明确。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五)国家取消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政策出台,事业单位非税收入成本保障政策渟后
2017年4月1曰国家取消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取消收费后单位还必须承担原有工作,这就加大了事业单位的经费压力,既要开展工作,又无经费来源,以至很多事业单位无法正常开展工作。
二、强化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的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部门预算管理观念
行政事业单位必须树立正确且科学的部门预算理念,而后才能确保部门预算体系的科学性及可行性。部门预算的重中之重是项目预算,各单位负责人应高度重视项目预算,对项目实行统一申报,減少重复申报,转变资金找项目到项目找资金的理念,树立“无项目不支出”的意识,从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财政部门应对单位负责人、项目负责人、财务人员等进行专业预算培训,树立项目预算业务与财务相联系的观念。单位应把项目预算纳入职工的绩效考核范围以提高职工对项目预算的积极性,确保国家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得以提升。
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申报都有一定的制度与规定,在相关制度的框架下要保证项目预算的精准,以保障资金可以及时到位为项目后期的稳定运营打下基础。而在申报完成通过审核后预算项目原则上不允许进行更改,因此在进行项目预算时首先要保证项目方案的全面性和可行性,才能提高预算的准确性,这样才能避免项目资金用不出去的情况,同时要为项目预留部分缓冲资金以应对突发状况。
(二)建立完善的部门预算管理制度对相关事项实行事前预算机制
部门预算管理体系中还包括非常重要的一点:成立相应工作机构,制定相关条例、规定等对相关人员及部门的行为加以规范、约束,确保国家财政部门下放给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效率得以提升,实现既定目标。
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应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对预算方面加以管制,保障单位全体员工均应参与其中,确保全体员工都明确预算目标及预算使用情况等,同时将预算使用情况公开化,并将下一年的预算作为议题加以讨论,如何用更少的资金创造更大的价值。不仅如此,还应根据国家颁布的相关文件及法律法规等制定相关制度,不仅要对员工行为加以规范约束,还应建立考核评定机制,从内外部对员工施加压力,确保考核评定的公正、准确。行政事业单位日常工作中应强化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效率,确保财务预算工作的执行效率得以提升,从而使得国家下放的资金落实到位。
(三)行政事业单位的具体财务预算编制工作
首先,应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人员的安排进行整体规划部署,在遵照国家相关规定、文件条例等的前提下,确保预算不会超支的原则下,将工作分为几个等级,对各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职能等进行重新整合分配,确保工作效率得以提升的同时也使得预算得以节省,不至于浪费。
其次,行政事业单位对于财务预算的掌握不外乎其日常工作中涉及到的两种:一是收入,其中包含非税收入等;二是支出,支出当中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业等。财务预算中应尽量开源节流,相关工作人员应合理使用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争取将其使用效果达到最佳。
最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部门应采取不同的计算及整合方式,结合收入及支出的特点加以调整,由于收入具有不明确性,因此在预算时应使用调整法,而支出具有可预见性,因此在预算时应使用零基法。并且在预算时应将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考虑在内,确保预算的准确性及可信度。
(四)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效绩跟踪考核
行政事业单位需做到以下两点用以加大把控财务预算的力度:一是为了掌握各项目的实时动态,应强化合同管理制度,对项目库施行滚动管理。由于合同在项目进行过程中会发展系列变化,因此为了保证财务预算部门在预算方面的误差降到最低,因此必须清楚了解目前单位发展现状,同时可由此对未来发展趋势做出较科学、合理的判断,这对下一年的预算也有一定的帮助。由于行政事业单位日常工作中收入存在不明确性,而支出却具有可控性,加上单位的全额事业性质,使得财务预算时需对相关情况进行掌握并实时加以适当调整,方能使得预算结果更加准确、可信、科学。
二是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良好的效绩考核评定机制,将财务预算分为一个个子目标,分配到各部门,甚至是各工作人员手中,确保每个人都有权利及义务对财务预算负责,并在日常工作中将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达到最佳。同时应制定相关条例、规定,对收入及支出等各项进行详细明确规定,规范、约束工作人员行为,使其按照正常程序进行相关操作。而这其中预算绩效的目标评价工作是这项工作的关键内容,这一评价体系可以覆盖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同时涉及就行政事业单位的每一个人,以此帮助单位消除监管盲区,提升管理效率。
除此之外,还应将对预算资金的使用情况列入工作业绩的考核评定中,再从外部加以监督,使预算更加公开、准确。并且应定期对相关账目加以核对,不定期进行抽查,结合既定年度目标加以比对,确保不会因某些因素等影响到预算准确性、科学性及可信度。
参考文献:
[1]赵丹华.试析如何加强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5(06).
[2]张振梅.试析如何加强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J].财会学习,2016(09).
推荐期刊:《财会学习》(月刊)是由中国建材报社、中国会计学会建材分会主办的会计学习刊物。本刊已经成为颇具影响的财会期刊。据中国邮政报刊发行局对2008年财会期刊发行量的统计数据显示,《财会学习》高居同类期刊发行量第二位;在财会考试类期刊中,《财会学习》的发行量为第一位。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hr.com/hrlwfw/hrjjlw/9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