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结合时代教育理念,不断改革创新,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促进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升。本文就此探讨了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结合时代教育理念,不断改革创新,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促进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升。本文就此探讨了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探讨
新课标数学的教学要求越来越看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形式,更多的是要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持续发展。新课改的出现给课堂带来了更轻松更有活力的气氛,改变了过去教师主宰学生被动接受的僵硬局面,而是从学生的视角出发,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学习效率更高。因此,教师应跟随新课标改革的要求,将教材和生活结合起来讲解,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常识化,更贴近学生的理解和生活,拉近学生和数学的知识的距离。
推荐期刊:《数学学习与研究》杂志,是一本吉林省的数学类的专业学术期刊。杂志涵盖数学研究最丰富的学术资源,展示数学教育最权威的平面媒体。为国内科技从业者,理论研究者及大、中、小学教师提供一个共同促进、深入探究的发表园地。
1为学生创设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并不深奥,只是因为在生活中运用得较少,学生不了解用途,无法产生学习兴趣。简单的加减乘除都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用的数学知识,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到学好数学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贴近生活的场景与教学结合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更生动、直观地理解数学知识,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教学效率才会更高。
比如在学习一年级的《加减法》中,为了更了解加减的运算法则,教师可以设定一个超市场景,让学生扮演顾客和收银员,身边的铅笔、橡皮擦、文具盒是商品,通过计算购买文具来让学生更熟悉加减法的运用,充满生活气息的角色让学生产生亲切感,融入感也更强烈。在《认识钟表》这一章节的教学中,帮助学生认识钟表的各个部分也是一个要点,教师可以选择性地带几个钟表到课堂上,或者让学生描绘自己家里钟表的样子,提问一些基本的常识点:“你家的钟表有几个指针”“指针的速度分别是什么样子”“每个指针又代表什么”,这样子的互动既了解了教材内容,又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课堂气氛也很活跃,学生一旦有了参与感,学习兴趣也会更高。
2优化学生数学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师应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但在当今小学数学课堂的实际教学上,因学生年级小,思维和表达能力尚不清晰,教师仍是一味讲解教材上法则、公式,让学生生硬地理解知识点后不断地记忆背诵和做题,这样学生根本没有体会到探索和学习的过程,只理解表面概念上的知识,没有达到深层次的理解。因此教师应该改变教学方式,进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让学生主动探究主动思考,增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
比如在学习《长方体的表面积》这一章节时可以让学生亲自感受、动手研究,让每位学生课前准备好一个长方体纸盒,沿着前后、左右两边与上面的相交的棱将纸盒剪开,摊开后发现一共有六个面,标记好后让学生进行观察,看看学生有没有什么发现。
在学生的观察时,教师可以适当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例如“这个六张图的面与长方体的六个面有区别吗?”“这六个面是否就是长方体的六个面?”等问题,大部分学生经过一阵观察后会回答出,“这个展开的平面加起来就是长方体的表面积”,然后让学生求出展开后六个面的表面积,再把纸面还原成长方体。还原的过程中也可以让学生思考六个面哪些是上下左右前后面,锻炼学生的空间构造能力。然后再引导学生求出长方体的面积,通过交流和讨论得出“长方体的六个面的总面积叫它的表面积”这一定论。
3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多给学生动作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一边动手一边配合思考,从而促进知识的消化理解,对知识的应用更加融会贯通,以学生的亲身体验为主,培养一个生动有趣的动手实践的课堂环境。比如在学习《有趣的图形》这一章节中,教导学生认识图形是基础课程,教师可以拿生活中的实物举例,引起学生兴趣。可以引用课桌为工具向学生提问,“课桌的桌面是什么形状?”,学生回答是“长方形”;“胸前的红领巾是什么形状”,学生回答是“三角形”。拿学生日常可见的物品举例之后,教师可以再选择一些复杂的例子,“国旗是什么形状”,这时候学生就会产生分歧,有人说是长方形,也会有人指出国旗上的五角星不是,这时候教师再进行指导,国旗是长方形的,而五角星是多边形。了解基本图形之后,教师可以给每个学生发一叠彩纸,让学生用剪刀剪出各种形状的图形,通过自己的剪裁对图形进一步加深印象。
在学习《统计》这一章节时,有一个“栽蒜苗”的时间数据活动,主要是让学生从生活中了解折线统计图的原理和作用。虽然这个活动不能在课堂上进行,但是教师可以和有条件的家长商量,让家长和学生在家中一起栽一盆蒜苗,可以让学生每天看得见的观察,记录数据,这种参与全程的记录活动会带给学生非常大的成就感,相互之间讨论自己栽种的蒜苗,也能拉近同学之间的距离。
4关注学生之间的存在差异,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发展需求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课程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要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思维能力和兴趣爱好,智力水平和性格品质也各不相同,因此在对待数学这门学科的态度和成绩自然也是有各种差异。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导上时如果统一地采用单一教学方法,忽略学生的差异性,那么学生就容易产生一类适应教学一类无法接受的两极分化状态,这种状态下的教学质量会一直下滑,对学生的学习状态也是一种负面影响。所以教师应该因材施教,关注不同学生的特点,分层教育,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为每个学生学好数学打好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圆柱和圆锥》这一章节中,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而进行不同指导。对于学习能力中等的学生,就要掌握这个章节中的基本要点,学会圆柱侧面积表面积、体积的计算公式,也会运用这些公式解决课后习题;学习能力较差、理解比较困难的学生,教师要仔细讲解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利用真实的圆柱圆锥模型来帮助学生了解二者的底面和高,还有圆柱的侧面;对于学习能力高思维迅速的学生,就要在掌握前面二者所学的基础上,还能通过实验和猜想验证计算公式的归纳原理。
在《观察物体》这一章节中,学生通过自己主动搭建立体图形来学习、观察物体的特性,感受不同角度物体不同的样子。对于空间想象力较强可以自己搭建立体图形的学生,教师就要在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上培养和引导;对于无法描绘、搭建失败的学生,教师就要帮助学生从各个方面观察立体图形的特点、长度和其他数据,并教导学生观察技巧和观察方法,帮助学生自主感知图形,构建图形。
5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呈现丰富多彩数学世界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当代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融入到了现代教育中,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融合了网络多媒体的教学手法是学生最喜爱的课堂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融合了图片、动画、视频、文字等多种网络信息,将抽象、枯燥且让小学生难以理解的的数学知识以生动活泼的方式表达出来,进而让学生快速融入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变得真正热爱数学。
比如在学习《图形的面积》这一章节中,学生要对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进行学习了解。由于小学生年纪小,对抽象的几何图形脑内勾画能力不足,仅仅凭教师的口头描述是无法深入了解和认识这几种形状的。这时候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教材,给学生展现各种各样身边常见的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物体图片,四边形的例如电视机、课桌、黑板、玻璃、门;三角形的例如直角尺、三明治、相机的三脚架、一些车速路标等;梯形的例如灯罩的侧面、水坝、足球门、挡风玻璃等,直观的物体展示比苍白的口头语音描述更有冲击力,效果更好,学生的直观了解度更强,更能举一反三地从生活中找出各种图形的物体,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如,在学习《圆》这章节中对圆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时,为了加强学生对圆的特性的进一步理解,运用多媒体教材给学生播放一个演示的动画视频,视频内容为森林王国要举办一个骑自行车比赛,小猪、小黑熊、长颈鹿、小老虎各骑了一辆自行车,但是他们的车轮形状并不一样,小猪的是三角形,小黑熊的是长方形,长颈鹿的是正方形,小老虎的是圆形。在比赛开始之前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猜测并讨论谁会先到达终点?以及推测理由。等学生都确定好自己的答案后,教师再播放动画视频。播放完毕后,给回答错误的同学分析正确答案的原因,因为圆的半径是相等的,所以骑车的时候很平稳,其他的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都有很多摩擦,会给自行车的骑行带来很多阻力。
通过动画视频的播放,这样生动的动画教学,小学生更喜欢,注意力一直集中的同时,对知识的理解度也更高,为一个章节的开端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有利于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总之,在信息快速更新的时代,新课标改革对小学数学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新的挑战,要以新课标为指导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改变当前小学高付出低效果的教学状态。通过与生活、实际的结合将数学这门抽象的理论课程变得更简单、更有生活气息,降低学生对于数学的理解难度,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鞠桂兰.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2).
[2]田华.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6(1).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hr.com/hrlwfw/hrjylw/10599.html
文章TAG标签:小学数学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