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摘 要】 在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中,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困境表现在课程目标定位模糊不清、课程内容选择随意零散、课程实施缺乏统筹安排、课程评价标准单调一元等。因此,
【摘 要】 在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中,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困境表现在课程目标定位模糊不清、课程内容选择随意零散、课程实施缺乏统筹安排、课程评价标准单调一元等。因此,应采取措施完善中小学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校本课程
中华诗词是广为传颂的经典,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对诗歌的热爱经久不衰。诗词属于汉语,诗词属于传统,诗词属于文化,回归传统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学校课程体系?本文从校本课程开发的角度,论述中小学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诉求、现实困境与解决策略。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诉求
(一) 传承中华文化,体现新时代精神 2017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体现了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深化,进一步明确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方向,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织实施和保障措施有了具体部署。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各地区的联系日益密切,各国各地区的文化影响力迅速交织。我国要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信仰,坚定文化自信,才能使中国传统文化经久不衰。因此,学校层面必须落实国家的方针政策,开发中小学传统文化校本课程,营造浓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氛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助力。
(二) 培育本土文化,推进校本课程建设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将文化定义为“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新课程改革,我国中小学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其中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由各地方各学校自主开发,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可将当地特色民俗与文化相结合,培育本土文化,继承优秀文化传统,推进校本课程建设。
(三) 树立正确的“三观”,培育传统文化素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着国人的认知结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世界各国联系愈加密切,各地区文化影响力不断蔓延交织。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我们要学会抵制外来糟粕文化的侵略与腐蚀,因此树立中小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尤为重要。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困境
(一) 课程目标定位模糊不清学校和教师没有正确认识校本课程的性质与定位,并且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不明确课程目标,从而导致了教师在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产生偏差。例如,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大多会教授诗歌、文言文等学科知识;在德育课中,教师则会讲古代名人的德育观,更像是道德说教。课程目标定位不清的根本原因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定义不明确。李宗桂教授认为:“所谓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有着积极的历史作用的、至今具有重要价值的思想文化。” 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握其核心要义与明确课程开发目标定位是当务之急。
(二) 课程内容选择随意零散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及相关校本课程的开发,课程内容遴选缺乏系统思路,并未彻底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编制教材时,所选择的课程内容大多忽视中小学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兴趣和需要,只注重传授知识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忽略了学生本身已有的认知经验和实际需求,更谈不上让学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未来文化创新奠定基础、培育青少年的文化创造力了。目前市面上出版的有关传统文化教育的读本中,还未发现一套以青少年为主体、循序渐进、层次分明的读本。可见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选择面临着随意零散的问题。
(三) 课程实施缺乏统筹安排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并未成为一门独立的“国家课程”,教育部只是通过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 的方式规定中小学必须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大多数学校在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中,内容的选择和开展形式大多都缺乏课程理论基础、课程整体意识和课程完整结构。这反映出学校在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开发时缺乏整体规划,且不注重教师课程知识的提升,往往是以个人或学科教研组为单位进行小范围的研究,无法构成结构完整、逻辑清晰的课程体系。所以,学校在课程实施前应对教师进行培训,增强教师的课程理念,在教学中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课程相结合,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
(四) 课程评价标准单调且一元多数校本课程还停留在开发阶段,其评价体系并未完善,因此无法客观判断其价值,导致外界对校本课程的实施效果及是否能达到预期目标无从得知。现今,课程评价方式仍以考试为主导,辅以表现性评价。目前,中小学校越来越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高考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据教育部的通知,从 2018 年 9 月开始,小学一年级和二年级,语文、道德与法治全部使用统一的部编版教材;初中七年级至九年级,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全部使用统一的部编版教材;从 2019 年秋季新学期开始,全国所有中小学生的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都是用统一部编版教材。据统计,新教材语文学科的一个重大改变为大量增加古诗文,一年级到六年级古诗词共 128 篇,增加 87%。初中语文的古诗词增加 51%,明年高考要求学生背诵的古诗词由 60 篇增加到 70 篇。所以,以考试为导向的课程评价观在中小学校和教师中普遍存在,这种课程评价标准单调且一元。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解决路径
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种种现实困境,本文从校本课程开发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选择、组织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这四个角度提出解决路径。
(一) 明确课程目标,厘清定位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补充,既彰显学校自身特色,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素质培养。这是中小学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在国家三级课程管理体系中的基本定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基本的传统文化素养。具体包括,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感性认识和理性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守文化信念,运用中华文化的眼光看待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 开发分级教材,层次清晰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内容选择零散、层次不清的问题,校本课程的内容选择应从庞杂的传统文化中提炼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内容,再分级编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可编写一套符合青少年认知规律的传统文化教育分级教材,以确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序、有效地开展。但是这加大了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难度、要求更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本课程教材编写可选择适应阶段发展的内容编入教材,即小学阶段只需编写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启蒙教材。在总体编排上,每个阶段的教材内容既要相互独立,又要相互融合,这需要相关地方教育部门的统筹兼顾。
(三) 组织课程实施,结构分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以后,切不可束之高阁。学校课程安排时保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课时量,否则,这样的课程极可能成为一种摆设,毫无实际意义。按照当前我国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课时量至少应为语文课时数的 30%~50%方能产生实际效果,相应的保守的周课时量至少应为:小学 2~3.5 课时,初中 1.5~3 课时,高中 1~2 课时。另外,传统文化校本课程还应与各学科相互结合,相互渗透,营造浸润式的学习氛围。
(四) 多元课程评价,系统综合健全完善的评价体系既可推动校本课程的开发,又可评估课程从开发到实施各个阶段的成效。因此应从多个层面着手构建科学有效、系统的评价体系。一是重视传统文化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和反馈功能,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深刻体验与整体感知。二是评价主体多元化,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参与对课程目标、课程开发、课程实施等的全面评价活动。三是评价方法应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但具体方法的选择应视学校的特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情况而定。
相关阅读推荐:中小学校教育科研制度存在的问题探析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hr.com/hrlwfw/hrjylw/11760.html
文章TAG标签:传统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