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国的初中教育经过了几十年的飞速发展,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是大部分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错误地以教师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反而成了被迫接收知识的一方。
我国的初中教育经过了几十年的飞速发展,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是大部分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错误地以教师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反而成了被迫接收知识的一方。这种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师很少会去研究每位学生的学习基础,也不会专门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差异化教学,这种方式不考虑不同水平学生的接受能力,与现代素质教育的发展背道而驰。新时代的数学教师要对教学模式做出革新,采用不同的思路研究出属于新时代的数学教学模式,采用新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和数学思维能力。本文以课堂教学实践为基础,向广大教师介绍中学数学教学中“差异化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完美符合教育部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有利于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每一位学生实现学习和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一、差异化教学中教师的定位
差异化教学模式中,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课堂定位,不管时代怎么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永远是不可或缺的角色。在“差异化”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做的也很简单,要采用合适的策略去了解每位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设定合适的课堂内容,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这个意识必须要明确。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所有学生是充满潜力和无限可能的,不能放弃每一位学生,要充分挖掘出学生的潜能。因此,在中学数学课堂上,教师以差异化教学作为中心教学思想,尊重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知道学生除学习以外的各种特长,再结合需要授课的内容设计好合适的教学思路,争取让每位学生都能学好。教师要摒弃老式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所有学生对知识的高效率掌握,不再让学生之间产生更大的学习差异。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是教师不管学生的接受能力,直接写一黑板知识点,学生则毫无办法地在下面记笔记,抄完后学生基本没有印象,要想掌握好知识点,还要花费额外的时间去复习课堂知识,这种方式的学习效率极低。现在差异化教学的课程理念是考虑到每位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差异和接受能力差异,在课堂上用最佳的策略引导学生建立求知欲,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让每位学生都享受到学习中的乐趣。差异化教学模式是引导教师以学生为课堂主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和认识学生,与学生积极地沟通交流,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再强行对学生灌输知识,要实打实地帮助不同学生都努力追上学习进度,建立美好的师生互动关系。
二、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是课堂氛围的掌控者,要调整好最佳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学习抱有热情,用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中。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也是叛逆期,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更加凸显,教师针对性地采用差异化教学模式,可以帮助中学生在这个特殊阶段学好中学数学。例如,教师在讲“二元二次方程组的解法”这一章内容时,首先对全班学生进行调查,询问每位学生对方程组问题的预习情况,如果班级大部分同学都进行了预习,那么就可以采用较高效率的教学模式,快速讲课,在讲完课后针对不同学生的基础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由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当组长,带领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来完成本节课的内容温习,设立分组分层次的学生互助小组,这种方式能够使学生在增进友谊的同时更好地学习,是一种两全其美的教学方式。此外,教师要了解到不同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是不一样的,因此在布置课后作业时也要有针对性,不能像以前一样全班同学做一模一样的作业,这样的作业没有考虑到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是不公平的,造成的后果就是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抄袭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的作业,这种恶性循环导致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会更加不愿意学习,甚至放弃学习。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分好小组,每个层次的小组都有自己的作业,保证每位学生都有能力完成自己小组的作业。
三、结语
教师是课堂节奏的调节者,要运用最佳的学习方式让每位学生对学习怀有激情,积极的心态对于学习的帮助很大,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学好数学是每位教师的最终目的。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能力差异设计的差异化教学模式,舍弃了传统的“上面讲,下面抄”的教学模式,值得广大教师借鉴参考。
参考文献 :
[1] 安旭峰 . 初中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运用与实践研讨 [J]. 课程教育研究,2016(21):105-106.
[2] 谢益明 . 浅谈差异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33):162.
相关阅读推荐:初中数学论文可以两个月内发表吗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hr.com/hrlwfw/hrjylw/11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