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摘 要】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生态系统遭到肆意破坏,维护良好的生存空间,构建人与自然界间的和谐关系,人人都有责任。因此,生态道德教育愈加凸显它的重要性,生态道德
【摘 要】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生态系统遭到肆意破坏,维护良好的生存空间,构建人与自然界间的和谐关系,人人都有责任。因此,生态道德教育愈加凸显它的重要性,生态道德教育的概念比较抽象,本文就如何在中学课堂上渗透生态道德观点于来进行深入浅析的研究,并提出相关教育措施供教育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中学生生物学;渗透;生态道德教育
在学生的中学阶段,开展中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渗透,主要是通过接收学校的书本教育和一些生活经历逐渐形成的。中学生在平常生活中的一些经验常识与学习到的生态知识相结合,逐渐形成了自己对生态道德的认识,且认识到人类在自然中所处的位置。在了解了大自然的生态规律后,从而形成正确的生态道德观,同时意识到生物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
一、探索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环境与自然生物。生物具有多样性,人类同属自然间的生物,因此人类在有能力的范畴内有责任平衡人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生态道德教育涵盖了生态科学、环境科学以及人在自然体系中的价值学说,可以说是一门新兴的综合学科,主要研究生态环境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它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让人类思考应该如何调节好与不同生物群体之间的道德伦理关系,让人们在自然环境中更好的规范行为准则,最终以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资源,延续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再生,使得人们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存。
二、物种是相互依存的,所有物种具有固有的生存价值
教育工作者在生物课堂上,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时,可由书本走向生活让学生加深学科意识。体会人类在自然间占有固定的生存价值,人类在生物链中的所占位置,其他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存在的固有生存价值。很多物种的生命体征具有唯一性,它们帮助人们在医疗健康、生活中等不同领域更好的存在,带来无法替代的作用。由于人类过度的破坏生态环境,对自然植物的滥采滥伐,对自然生物的捕杀,导致很多自然资源已经不可能再生,造成的损失和后果是无法估计的。教育工作者可进一步强调生物的进化能力与不可再生性,很多物种的灭绝是不可逆的,比如在《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一节中,强调人类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会加速自然物种的灭绝,举例说明一些已经濒临灭绝的、稀有的植物、动物,从而唤起学生强烈的忧患意识,使学生增加自身对保护自然界生态平衡的使命感。使学生的思想得到升华,有想法负有责任和义务去保护它们。
三、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策略
(一)要增强生态意识的教育良好的生态意识是一个中学生应该具有的重要意识,生态意识涵盖人对生物状态的感觉和思维等各种心理,生态价值观教育的关键就要是具备一个好的生态意识。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开展,首先,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生态危机意识的教育,比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一节中的资料分析中提到“积累很多有毒物质的鱼被人吃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人类处于食物链的顶端,我们身体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是不是会越来越多? 设疑引发学生深思。其次,另一方面,要对中学生进行生态责任意识的教育,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变化影响是巨大的,生态环境的好坏与人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学生要有责任意识保护好环境。最后,要树立中学生对生态平衡的思想意识,在自然界中物种多样,无论是动物、植物,与人类间的生态关系都是平等的,是相互依赖的,相互依存的关系,应以平等的姿态与自然生态的物种共同生存。
(二)要深化生态道德情感教育在热爱自然思想方面,中学生的后天培养尤为关键。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可以寓教于乐,结合实际组织一些集体课外活动,去大自然中真实的体会,拉近学生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加深其与大自然之间的感情,让学生对大自然生态环境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以此来加深对大自然的了解和认识。因此,需要运用一些灵活、特别的方式方法。比如:在《种子植物》一节中,学生通过种植亲自体会植物萌芽、开花的过程,让他们产生联系之情,感受到大自然的其他生态物种和人类是一样的鲜活的生命,增加关爱意识。让学生以主人翁的精神,加深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认同度,有意愿去了解大自然,呵护大自然中的其他物种,包括一草一木。
(三)要进一步规范生态行为生态道德建设是社会公共道德中的一个范畴,中学生应该从小就在生活中去不断的加深了解,虽然生态道德教育在我国社会公共道德建设中,还相对迟缓,但是,在生物课堂教学中,为了把抽象化的概念清晰化,老师完全可以通过一些有针对性的,经过实践总结中的教学活动,带领学生理解自然,领悟自然。从维护自然环境的角度上,对学生在自然中的行为进行规范和教育,鼓励学生对保护自然环境有创新的想法,并且付诸于实践中,亲身体会自身行为对大自然的影响,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生态道德概念进一步认识。使生态道德教育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加速渗透,让学生能够清晰的提高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四、结束语综上所述,教师在通过生物教学中对生态道德教育时,不仅要从书本中汲取知识,对学生进行教育,还应当延展生物教材及资料,是书本中的教学知识点融入真实的生态环境中,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自然,体会自然,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达到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会娜.初中生物教学中生态道德教育素材的挖掘与施教[D].河北师范大学,2014.
[2]于艳芳.初中生物生态道德教育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
相关阅读推荐: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生物学科技实践活动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hr.com/hrlwfw/hrjylw/11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