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摘要】导入是一节课的序幕,如果导入方法设计得科学合理、形式新颖,就会快速吸引住学生的眼球,让学生产生急切的期待,从而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望。 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内容
【摘要】导入是一节课的序幕,如果导入方法设计得科学合理、形式新颖,就会快速吸引住学生的眼球,让学生产生急切的期待,从而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望。 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找到所教内容与学生认知水平的最佳切入点,设计科学的导入方式,以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 导入 例谈
教育家魏书生说过:“好的导语就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 ”一代名师于漪也曾经说过:“在课堂教学中,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始就要把学生牢牢吸引住,课的开始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导入是一台戏的开场,如果教师精心设计好这个序曲,就会很快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学生的眼球,让他们尽快进入到角色之中。 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初中数学课导入新课的一些常用方法。
一、开门见山,导入新课。
开门见山导入新课也就是直接导入新课,这种方法直奔主题,让学生一开始就明确了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直接导入新课的方法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方法,如果运用得好,就会强化学生学习意向性,集中注意力直奔学习的主题。但是如果切入点找不好,语言缺乏形象性,学生就会觉得缺乏趣味性,甚至有时还会产生突兀感,所以即使开门见山导入新课同样需要精心设计,以便调动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学习“三角形的外角”的概念时,将 ΔABC 的一边 BC 延长,得到∠ACD,像这样,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在学生直观感受的基础上,直接揭示概念,在第一时间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二、设计游戏, 激趣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往往缺乏自制力,如果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就会分散注意力,自然就会影响学习的效果,相反地,如果他们对所学的内容产生了兴趣,就会乐此不疲、积极参与。 喜欢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如果教师游戏设计科学有趣,迎合了学生的心理,他们就会不自觉地进入到学习情境之中,便会觉得学习是一种享受,自然就会陶醉其中,所学内容也就会印象深刻。 当然一节课的时间毕竟有限,所以教师提前要有预案,要能放能收,如果游戏的内容铺得太开,不能有效地进行控制,就会占用过多的上课时间,势必会冲淡对教材内容的学习。 “二元一次方程组”一课概念多、练习多,为了有效地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可以开启希沃中的闯关游戏,任意选一组学生,让他们从题库中抽取一组题进行解答闯关,并在光荣榜中积分,由于游戏内容富有挑战性,学生很感兴趣,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
三、谈心谈话,相机导入。
谈心谈话富有民主感,容易拉近师生的距离,如果教师能找到恰当的谈话内容,引起学生谈论的兴趣,学生就会蠢蠢欲动、争相发言,轻松融洽的氛围一旦形成,学生就有了互动的愿望,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教师便可巧妙引开,带领他们进入到新课学习之中。 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在挑选谈话的内容时,一面要紧扣所学内容,一面又要找到贴切学生生活实际的话题,将二者巧妙融合在一起。如果话题选不合适,融合点找不准,往往便会不着边际,延误教学的良好时机。当然只选好话题也不一定会达到预期的效果,还需要教师在体态和语言上下功夫,力求创设生动活泼的情境,让学生去掉胆怯的心理,与老师达成一片。 在教学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时,我选取了同学们熟悉的体育明星姚明、刘翔的事例,以师生交谈互动的方式进行。姚明说:“我比刘翔高 137cm”, 刘翔说:“我身高的 2 倍比姚明多 158cm”,同学们,如果设姚明的身高为 xcm,刘翔的身高为 ycm,那么关于他们的说法可以列出怎样的方程呢? 学生兴趣盎然地列出了“x=y+137”, “2y=x+158”,接着老师顺势追问与 “一元一次方程”相比较这两个方程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学生在相互启发和教师的质疑之下,很容易就搞清了“二元一次方程” 的概念。
四、借助动画,自然导入。
孩子们大都喜欢动画片,动画视频形象生动,情境活泼丰富,切合孩子们的心理和生理,好的动画一下子就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如果教师在新课伊始根据所教内容选择合适的动画内容,创设一种新颖有趣的情境,便会极大地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动画设计既要充分考虑教材内容,又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贴近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这样才更容易拉他们进入情境。 为了不延误上课时间,动画内容应尽量简短,要能产生丰富的悬念,把学生的“胃口”开启后马上相机转入新课内容。 教师还应精心设计动画的形式,力求让学生每看一次都有一种新鲜感,这样才能为教学不断注入活力。 如果教师不加选择,每次都是类似的套路,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审美疲劳,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在“线段的和差” 一课中, 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已知线段 AB,CD 各自长度,将它们一部分重合后,得 AD 的长度,那么怎样求出重合部分 BC 的长? 在小组合作讨论后,还有一部分同学没有搞清算法,这时,老师采用动画演示重合的过程,导入算法,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求知欲望。
五、精心设疑,搭桥导入。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老师如果在关键之处巧妙地设疑发问,就会敦促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使大脑始终处于一种兴奋状态之中。 设疑不是简单的发问,其中有很深的学问,这就要求老师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然后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所学内容的难易特点,设计一些让学生似乎觉得可以解决而又觉得略有障碍的问题,产生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果子的效应,让他们跃跃欲试,激发起极大的探求兴趣。在执教“正数、负数”一节内容时,我先向学生提出了下面一个问题:民勤某天的最高气温是零上 7 摄氏度,最低气温是零下 5 摄氏度,那么怎样记写这一天两个意义不同的温度呢? 这样的问题离学生的生活很近,所以探讨起来也比较感兴趣。
六、讲解故事,巧妙导入。
孩子们大都爱听故事,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富有趣味性、通俗易懂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故事要尽量选择那些能与学生产生共鸣的内容,以动听新奇的情节激起学生的好奇心, 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兴趣和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如在讲“无理数”时便可引入广泛流传的古代一聪明学生利用先生上山与和尚饮酒加以丰富的想象,以歌诀的形式巧记圆周率小数点后面数字的故事,通过故事的讲解不仅自然而然地导入新课,而且学生也产生了极大的记忆兴趣,同时也掌握了歌诀记忆法这种巧妙有趣的学习方法。
七、类比推理,迁移导入。有些教学原理的推理过程有相似之处,所以老师在讲解此类知识点的时候就可以采用类比的方法,因为学生曾经有过相关的体验,在脑海中留有印象,所以学习时就感觉轻松多了。 如在讲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这一知识点时,就可以考虑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作为类比对象,既然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对应线段、对应周长都相等, 那么相似三角形的这几组量又是什么关系呢? 学生通过联想,自然就会从类比中实现知识的迁移,从而发现新知识,获得新体验。
八、动手实践,轻松导入。
如果能让学生积极地动起来, 就会极大地调动学习的兴趣。 教师在讲授新课前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实际操作中探索新知、发现规律。 例如在讲三角形内角和为 180°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剪下来拼在一起,从而很直观很轻松。
关于初中数学课导入方法例谈您已了解,您还可以看看发表初中数学论文在哪里发表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hr.com/hrlwfw/hrjylw/12035.html
文章TAG标签:初中数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