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论文咨询网

“平行与垂直”教学案例

来源:华盛论文咨询网 发表时间:2019-08-26 16:18 隶属于:教育论文 浏览次数:

摘要 摘 要 文章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中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相关知识为基础,设计了对应的教学方案,通过 3 个教学片段的具体案例,帮助学生增强对平行与垂直这两个概念的

  摘 要 文章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中“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相关知识为基础,设计了对应的教学方案,通过 3 个教学片段的具体案例,帮助学生增强对平行与垂直这两个概念的理解。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教学案例 教学背景

“平行与垂直”教学案例

  1 案例主题

  数学教学有助于学生形成思维模式,这是一个彰显理性与逻辑特色的过程。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涵盖了几何与代数的基本知识,带领小学的孩子一步步了解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本质及其数学性质,同时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在教育家斯宾塞看来,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个人发展。对于儿童群体而言,应积极引导该群体进行自主探讨。小学生群体整体上具备高度的自主学习能力,老师一味地灌输知识只能教出一群学习机器,而不是素质全面的人才[1] 。

  2 教学背景

  在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的内容中,涉及“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相关知识,以此为基础设计了对应的教学方案,在学生所具备的知识条件下,增强对平行与垂直这两个概念的理解,为学习几何图形做好准备。在讲述该课前,学生们已对直线的知识有了一定了解,而平行和垂直是直线知识的延伸,学生能很快地通过自主探究和老师指导掌握这一部分。笔者在课堂上采用了让学生自主互助的教学方法,在引入了两直线关系的概念后,让学生自己分小组进行探究,最后再给学生解答一些难点重点。这样的教学设计增强了教学内容的趣味性,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发挥空间[2] 。(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对平行与垂直这两种空间关系的认知。过程与方法:在教师引导下,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彼此之间进行交流与探讨,充分理解平行与垂直各自的性质,了解其概念。情感价值观:以小组内部共同学习为主,教师对小组成员进行辅助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并且提升空间想象能力。(2)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同一平面、相交、平行、垂直等概念。(3)教学难点在同一平面条件下,如何准确描述平行与垂直的具体位置关系。(4)课前准备多媒体设备、三角尺、量角器、铅笔、小棒、挂图。

  3 案例描述

  3. 1 片断一在课程伊始,教师可以引用生活化的例子来引起学生的思考,比如以常用的铅笔为例,让学生借此想象线段相交产生图形的可能性,进而衍生至直线相交产生的图形。在进行情境设计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并用课前准备好的小棒让学生进行图形的构建,以此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最后让学生将讨论得出的结果在班级内展示,加深理解和记忆。分析:这一情境的设计来自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从生活寻常可见的铅笔中抽象出两条直线会形成的关系,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让学生以一种更加亲切的心态去学习数学。此外,相比直接向学生讲解直线的概念,这种生活化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正式学习直线的知识前,对其概念有一个感性的认知,从而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其内涵。

  3. 2 片断二教师在将学生引入直线的知识概念范围后,需要运用别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直线“平行与垂直”的知识,一般可以先使用准备好的教学工具让学生自行探索发现,其后运用多媒体或板书等方式将不同的图形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先“辨一辨”再“辩一辩”,以此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但在教学时要注意顺序,将“平行”和“垂直”两个概念分开来,让学生以运动的观点来观察直线的位置关系,抓住其本质。(1)教师需要运用多媒体设备和电脑作图工具将学生讨论得出的所有结果进行展示,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感受,接着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找出这些图形间的区别并将其分类。教师在学生讨论交流期间对每一个小组进行观察,并且在学生讨论完毕后,要求小组展示讨论成果,此时学生对于直线相交已有了一个初步的概念和空间想象画面,教师需要运用适当的语言和方式引导学生明晰直线的概念。(2)在引出了相交和平行的概念后,教师需要让学生换一种思路继续思考、讨论,让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直线”和 “角”的知识进行推理,发现、形成有关平行和垂直的基本概念和空间想象画面,最后通过准备好的教学工具带着学生一起理解直线平行和垂直的具体情形。

  3. 3 片断三课程进行到最后一个阶段,此时学生对于直线的相交已经有了基本认识,了解了“平行”与“垂直”的基本定理和要求,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实际的动手操作来进一步理解 “互相平行”与“平行线”的概念,因为学生之前已学习了“平行与垂直”的基本概念,就可以在这一阶段进行运用,搭配教学工具,在实际的测量中体会知识的本质概念,完成知识结构的搭建。教师可运用黑板和课前准备好的挂图设计教学情境,让学生想办法把挂歪的挂图摆正。在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的同时,教师需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问,在不打断学生思考的前提下,让学生跟着教师的问题逐渐深入思考,最后发现挂图竖直方向的两条边与黑板的两条竖边之间具有平行的关系,相对的横边也是平行线。换一个视角看,挂图的横边和黑板的竖边又是垂直的。让学生明白自己在进行测量的过程中,涉及了平行线之间的性质。在运用三角板的两条直角边进行测量时,彼此平行的两条线其对应的垂直距离永远保持一致。如果 A 直线与 B 直线垂直,那么 A 直线与 B 直线的平行线一定具有垂直的关系。

  4 结语

  综上所述,有关“平行与垂直”的课堂教学的内容不多,重点围绕平行与垂直两个位置关系展开讲述,因此教师应当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上,应当把学生放在课堂的中心位置,给学生足够的思考和实践的空间,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参考文献

  [1] 游加梅.《垂直与平行》教学案例[J].新课程:综合版,2018(6): 87.

  [2] 唐彩斌,袁慧娟.“平行与垂直”教学案例与反思[J].小学教学: 数学版,2010(12):42-44.

  “平行与垂直”教学案例相关参考小学数学教师期刊论文发表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hr.com/hrlwfw/hrjylw/12080.html

文章TAG标签:小学数学论文

声明:《“平行与垂直”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