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互联网+这一时代背景下,科学、有效地利用互联网服务于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学生专业能力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急需符合这一社会背景,利用互
在“互联网+”这一时代背景下,科学、有效地利用互联网服务于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学生专业能力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急需符合这一社会背景,利用互联网这一信息技术进行改革。本文分析了“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互联网技术提升教学水平的方案。
1研究背景
“互联网+”是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实践成果,将该技术与与传统业态深度融合,从而创造新的发展业态。“互联网+教育”就是将互联网和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从而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教学水平,从而提高整体的教育成效。“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是高等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程。该课程重点内容为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影响、扩散途径、控制原理、控制技术、工艺设备和设计计算等。教学过程分为理论讲授、实践教学和课程设计三个模块。该课程知识点繁杂、抽象、枯燥、学生掌握较难。由于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要求在理论教学的同时也要有效开展实践教学,从而促进学生综合学科能力的全面培养。传统的理论教学授予学生的是基础知识,实践教学以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提升。但往往由于多方面原因(如实验设备条件有限、实践企业有限等外在原因)导致实践教学缺失。同时实践教学(某企业治理大气污染的实际案例)和课程设计(某不存在的锅炉房除尘单元设计)也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学生往往根据老师课上教学死板的套流程和计算,而实际案例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带给学生更多的是无措和无助[1]。由此可见,改变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使得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尽快适应现代社会的重要途径。在传统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化理论教学,校企共建深入案例分析,实时发布新任务,给学生提供行业最新技术、工艺的直观体验,最终使学生将其变成自己的兴趣,并热爱这一专业,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2“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现存问题
2.1教学方式单一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实践教学多为某企业的大气污染控制工艺分析,呈现方式单一、枯燥、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授课教师的实践经验也限制了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深化理论的呈现效果。在实践教学中,应注重开展探究性、任务驱动式实践教学,单一的教学方法难以形成开放式的实践教学空间,影响实践教学质量。实践教学课时安排不足,实践与理论教学的课时搭配不合理,使得难以形成实践促进理论学习的良好效果。
2.2互联网资源利用率低
大多数高校的课堂教学硬件配置多为投影仪、计算机、幕布、翻页器、音响、话筒等常规设备。学校的基本投影设备能达到使用要求,但各高校老师对专业知识软件的利用率较低,甚至没有普及利用校园网。部分教师在教学前期大量在网上搜集相关资料,将资料进行筛选、修改和整合成为教学课堂的授课内容,教学时按照课件按部就班进行教学,这样的“填鸭式”教学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终,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成果。
2.3手机使用影响课堂教学
根据调查分析,大学生使用网络的强度非常高,有62.5%的人每天上网时长超过5h,25%的人每天上网在3~5h之间[2]。大学课堂独立、灵活,而学生对各种社交网络、视频软件、购物软件、小视频app、手机端游等的依赖性使课堂气氛闲散,管理难度大,影响师生互动,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2.4实践应用难接轨,课程设计需改革
环境保护行业随着国家发展战略的指引,近年来迅速发展。新规范、新标准陆续更新颁布,而指导教材中的内容尚未及时更新,需要教师将涉及到的专业内容传授给学生。环境工程是一技术性专业,随着政策、标准规范、市场等的变化而变化,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向信息化人才靠拢,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将给环境行业带来新的变革。课程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实践环节来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合理运用教学所学落实到实践,并通过实践检验,从而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对行业的认识。但目前实践教学的形式及内容跟不上社会发展需求。
3“互联网+”背景下教学改革策略
针对以上问题,将“互联网+”与“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相结合,探讨“互联网+教育”在“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教学改革实践,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3.1丰富教学方式
利用“互联网+”,打破传统教学的空间和时间限制。强化学习与生活实践的联系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信息平台,app等将课堂教学内容及时发布,学生随时随地可以关注学习内容;将教授内容与身边的实践案例结合,让学生与外界“亲密接触”,认识所学就在身边基础的同时,深化学习内容,加深理解。通过该方式将学生对手机的依赖与知识学习相结合[3]。
3.2信息资源多元化
利用目前的多元化信息渠道,如QQ、微信、app小程序,尤其是仿真系、VR技术让学生身临其境。“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中涉及很多的工程实际案例,目前的学生规模、企业接受实训能力大大限制了学生的实际感受,使得学生将本身难懂的知识失去学习兴趣。利用“互联网+”,提供多元的授课模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清楚所学的工程技术、技术原理具体应用在何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
3.3补强信息化教学硬件
多媒体硬件环境的改善,是这一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发展的物质基础。施工仿真、课程平台app等软件在教学过程对网络以及计算机配置要求较高,因此“互联网+教育”的改革过程中普及校园网,提高多媒体教学条件是基础。同时,加强“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授课教师与信息技术专业工程师的交流,利用教改资金支持,通过讨论会研讨会将课程内容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融合,找到其在信息技术的载体,开发相应的信息技术平台,加快教师对专业、行业动态的更新速度,并将其呈现在新时代年轻人容易接受的平台。
4结语
“互联网+”这一时代背景为“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改革带来了机遇。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技术不仅可以缓解部分高校教学资源短缺的情况,让学生亲身感受自身所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势必会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人才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王国英,陈学福,贾晓宁,等.环境工程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实践与反思[J].教育教学论坛,2019(24).
[2]李轶天.“互联网+”与高校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以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为例[J].传播力研究,2017(12).
[3]朱天慧.“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9(5):99-102.
[4]蔡炜.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践教学的改革策略探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00(011):140.
《互联网+下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改革》来源:《广东化工》,作者:卢鹏 吴虹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hr.com/hrlwfw/hrjylw/14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