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深度学习和浅层学习是美国学者提出的两个相对概念,按照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浅层学习为记忆和简单的理解,是低阶思维活动。深度学习包括分析、应用、评价与创造,是高阶认
深度学习和浅层学习是美国学者提出的两个相对概念,按照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浅层学习为记忆和简单的理解,是低阶思维活动。深度学习包括分析、应用、评价与创造,是高阶认知阶段,能够实现知识的内化。翻转课堂提出课堂教学程序翻转的目的就在于帮助学生实现从浅层学习到深度学习的转变。
1厘清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关系
翻转课堂是通过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顺序进行重置来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翻转课堂可利用碎片化时间引导学生进行系统学习,有效促进了学生深度学习能力的提升。翻转课堂不是对传统课堂的全盘否定,而是将传统课堂浅层知识学习前移到课前,并借助信息化手段以直观、可反复学习的方式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完成,课堂时间主要用于分析、应用、评价、扩展等深层学习。传统课堂由教师主导,讨论、分析等活动易形成“少数参与、大众吃瓜”的“精英课堂”,而且课后任务受学生个人意愿、认知水平等因素影响,极易形成“全班完美答案”的“精英作业”。翻转课堂的革新在于吸收传统课堂的有利因素,改革不利于深度学习的方式,将课后内容转为课中内容,并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开展学习,组员需要帮助时就可得到教师和同伴的支持,同时还要进行评价与监督。翻转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是引导者与帮助者。传统课堂评价主要关注浅层学习效果,而翻转课堂更关注于对问题的分析、解决与拓展。从本质上说,翻转课堂是对课堂结构设计、教与学方式及学习目标的改革。
2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
理论依据及总体规划。高职院校的专业方向课有明确的服务领域指向,大多实施项目化教学,学生可在完成项目或任务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与技能体系。翻转课堂与项目化教学的目标基本一致,符合建构主义所提倡的学习观,即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到学25生的简单转移或传递,而是主动建构起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这种建构是任何人都不能代替的。基于现有教育理论研究成果,项目组以美国学者布鲁姆提出的教育目标分类法为依据,按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与创造六个层次对拟开展翻转课堂教学的项目化课程进行拆解、重组。对于认知与理解层面的知识点,可通过学校优慕课平台以及课堂派等移动端学习App发布导学案、任务单、微课、在线测试等多媒体学习资料,并让学生在课前完成。对于应用、分析及评价等内容,可在课堂上以讨论、拓展等方式进行,培养学生的深层次思维能力。同时,应设计不同难度等级的工作任务,使每位学生在不同层次学习中都能有获得感和成就感,提升自信力。总体教学设计。项目课大多来源于工程实践,每个任务通常需要多门专业课提供支持。项目实施中除了要学习新的专业知识,还要回忆、复习以往的知识和技能。由于个体的知识沉淀度和学习能力不同,所以复习的内容不完全相同,对新知识点的学习需求也不尽相同。因此,需要对课程项目进行逐个梳理、解析,可通过思维导图将知识点、技能点和素质点分解到每个任务节点的末稍,然后再根据浅层学习与深度学习的范畴划分来确定如何实现翻转。教学模型的搭建。项目组以杜威问题教学法为模型搭建依据,并参考学者宋述强的“翻转课堂太极环模型”搭建了制造类专业课实施翻转课堂的“一中心、三衔接、四递进”教学模型,见图1。其中“一中心”是以任务关键问题为中心规划教学过程、设计任务情境,并细分知识点、技能点和素质点;“三衔接”是指课前、课中、课后相衔接,在课前要记忆和理解新旧知识与技能,在课中要进行研讨深化,在课后要进行反思与提高;“四递进”是以任务关键问题为起点,要通过教学准备、课前学习、课堂活动、课后沉淀这四个阶段来逐步提升自身能力。
3教学实施
教学准备阶段。①教师应明确项目总目标及每个任务的教学目标。②对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进行解析,并按照从浅层学习到深度学习的排序进行重组,确定每个层级的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完成从浅层学习到深度学习的转变。③有简洁明确的学习任务单或导学案。④有短小精悍的微课,有能综合解决问题的短视频。⑤工作原理类内容应有动画或模拟系统来帮助学生进行直观学习。⑥设计适量的作业和在线测试,督促学生学习。课前学习阶段。①教师将学习任务和资料传递到指定平台。②学生规划学习时间,并通过平台或聊天、会议类等App与组员及教师进行互动。③教师可通过视频观看记录和作业完成情况来表扬或提醒学生学习。④学生可通过在线测试了解自身的学习程度,并将问题或疑惑以小组汇总的方式带到课堂。课堂活动阶段。①教师应先肯定课前学习情况,并解答共性和关键问题。②布置课堂任务,参与小组活动,为学生提供帮助。③对于无安全危害的技术类问题,教师不应给出唯一答案,应给学生出错的机会,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让学生在修正错误、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内化前期记忆与理解的知识,并在作品展示与任务总结环节进行分享。④教师在设计应用与分析阶段的任务时,应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要分层次提要求供学生选做,并在小组合作中完成。⑤多维度设计评价视角,使每个学生都能提出观点,以尊重和维护每位学生的话语权。⑥在创造阶段,可根据学习情况适当由课堂延伸向课后。⑦对设计或工艺的创新应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供学生选做,让学生体验到从记忆到创造的全过程。课后沉淀阶段。①教师应根据课堂活动及学生问题解决情况对学习方法、学习资料等方面进行调查,并设计调查问卷,要收集建议和意见,进而对教学环节设计、教学资料准备、层次化任务设计等进行反思。②布置适量的综合任务,帮助学生进一步内化知识。③整理学生作品,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优化教学任务。④学生要通过反思深化对深度学习的体验,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参考文献:
[1]乐会进,蔡亮文.促进深度学习的翻转课堂研究:认知负荷理论的视角[J].教学与管理,2019,(12):92-95.
[2]薛云,郑丽.基于SP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反思[J].中国电化教育,2016,(05):132-137.
《翻转课堂如何提升高职生深度学习能力》来源:《黑龙江科学》,作者:熊学慧 孙涛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hr.com/hrlwfw/hrjylw/14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