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论文咨询网

传统优秀家风与学生德育有效性提升研究

来源:华盛论文咨询网 发表时间:2021-08-22 09:24 隶属于:教育论文 浏览次数:

摘要 传统家风家训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价值观的核心内容。一个家庭的家风,决定着家庭成员的做事态度和处事准则,优良的家风会伴随着个人一生的发展。对处于初中阶段的青少年来说,他

  传统家风家训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价值观的核心内容。一个家庭的家风,决定着家庭成员的做事态度和处事准则,优良的家风会伴随着个人一生的发展。对处于初中阶段的青少年来说,他们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正在形成的关键时期,应该注重传统优秀家风家训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引领作用,以家庭教育为依托,弘扬传统优秀家风家训,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传统优秀家风与学生德育有效性提升研究

  1 传统优秀家风的内涵

  家风是“在家训的规范下,要全体家庭成员共同遵守的道德风尚。”家风是“一个家族的传统风俗习气,是在家长和主要成员的影响下自然形成的潜移默化的传统习惯和生活作风。”家风源于人们的生活实践中所沉淀下来的价值观念,而这种价值观念需要每一位家庭成员遵守并且世代相传,如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耕读文化,体现的是家风的传承与家族精神的延续。古代一些知识分子以半耕半读为主要的生活方式,以耕读传家为价值取向。南北朝以后出现的家教一类书多数都有耕读结合的理念,《颜氏家训》提出要“当穑而食,桑麻而衣,”张履祥在《训子语》里说“读而废耕,饥寒交至;耕而废读,礼仪遂亡,”这些都体现出耕与读紧密结合的深刻内涵。传统优秀家风既是精神的,又是历史的,精神的所体现在家庭里的价值观念、道德品质和行为作风,如体现的勤俭持家、尊老爱幼、诚信友善的思想。历史的所体现在对优秀家风文化的继承与弘扬,久而久之便成为家庭的信仰与价值观,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优秀家风家训在继承与发展中所蕴含的家风精神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从个人角度来说,体现为面对困难时能够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培养个人形成勇敢坚毅、顽强不屈的品质;第二,从家庭的角度来说,传统优秀家风会影响着家庭未来发展的趋势,好的家庭会继承传统家风家训并将其作为家庭成员的处事准则,在成员间懂得和睦相处,在与其他人交往时懂得以礼待人、诚信为本,家风精神是个人与家庭发展的重要因素。习近平同志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优良的家风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是国家及每个家庭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习近平同志要求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他也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向焦裕禄、杨善洲等同志学习,做家风建设的表率,把修身、齐家落到实处。”重视家庭、强调家风,弘扬家风已经深刻地烙印在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中。

  2 弘扬传统优秀家风是初中生德育提升的有效途径

  初中阶段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思维活跃、年轻气盛、身体和心理发展尚未成熟,家长在这一阶段有时对孩子的关注度不够,或者不注重及时与孩子沟通,那么就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初中阶段的学生也处于青春期,极易产生叛逆和逆反心理,因为一件小事都可能激化和家长的矛盾,同时他们对新事物比较好奇,在没有正确引导的情况下,很容易误入歧途。因此紧抓家庭德育工作,通过父母言传身教,将中国传统优秀家风家训中的核心内涵在家庭成员中传播,从而形成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这是提升初中生德育的有效途径。

  2.1 传统优秀家风中勤劳节俭理念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家风家训中所提倡的。勤俭一词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勤;另一方面是俭。“勤”指勤劳、辛勤,勤劳是立家之本是创造财富的源泉。“俭”指节俭、节约,节俭是持家之道,在家庭支出上意味着要节流。勤俭的思想要求初中生做到“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中父母应给孩子传授“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思想,使孩子能够明白应该节约粮食,禁止铺张浪费,培养学生朴素节约的生活方式,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

  2.2 传统优秀家风中宽容友善理念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友善就是要宽以待人能够热心的帮助他人。孔子在《论语》开篇中就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种反问的语气将对朋友的到来时愉悦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也是家风家训中所宣扬的睦邻友好、以和为贵的传统。初中生生活在以班为单位的集体中更应处理好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以友善的心态去对待他人。同时与同学合作完成各项任务,如有问题及时沟通,让这种相互帮助、真诚友好的氛围在学生之间传播开来,让传统优秀家风家训在初中生的德育过程中得到弘扬。

  2.3 传统优秀家风中学思并重理念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儒家文化对人如何接受与掌握所学到的知识非常重视,孔子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观点,认为学习是获得知识与独立思考相统一的过程,那么对受教育者来说就要养成思考的习惯,发现问题并分析和解决问题,对所学知识进行消化吸收,用知识武装头脑,使得学习者对这个社会有自己的看法,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除此之外学生还要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与反思,归纳是将所学知识整合,梳理出重难点,反思则是对错误答案及其成因的思考,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到问题并加以改正,归纳与反思是学生高校学习的重要方式。

  3 以传统优秀家风提升初中生德育的实施路径

  3.1 父母应重视优良家风建设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人生旅程的起点,家风是精神成长的沃土,家庭在教育领域中的地位不容忽视,父母在家庭中扮演的就是教师的角色,父母的一言一行会影响到子女的行为表现。因此父母在家庭中要教会孩子做到以下方面:第一,培养孩子形成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第二,锻炼孩子形成顽强勇敢的品格,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现在大多数家庭是独生子女家庭,父母长辈容易溺爱孩子,包揽孩子生活的一切,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正确的做法是在面对困难时父母要引导孩子找出解决困难的方法,使孩子能够直面挫折。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是孩子价值观发展的引路人。

  3.2 家庭应重视传统习俗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于古人的生产实践活动过程中,并约定成俗流传下来,是一个民族的独特印记。清明节扫墓是为了祭奠祖先,重阳节登高望远敬老爱亲,中秋节赏月团聚彰显家庭团圆,传统节日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增强民族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例如,在我们中国最重要的节日就是春节,春节意味着家人的团聚与幸福,家庭成员会欢聚在一起庆祝这个节日,春节的热闹氛围一直从腊月底延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在这期间我们可以进行贴春联、吃团圆饭、看春晚、包饺子等活动,不断增强家庭成员间的联系,同时体会到春节的乐趣。因此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也可以从重视传统节日入手,传承民族特有的节日文化,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与道德规范,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对传统文化的喜爱。

  3.3 父母与孩子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弘扬传统优秀家风家训提升初中生德育效果,父母要带领孩子参加相关的实践活动,通过具体的实践可以使孩子对传统家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如家长可以陪伴孩子通过观看爱国影片、瞻仰革命遗址、讲述红色故事等活动进行爱国教育,使孩子明白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了旗帜,用壮烈的牺牲换得国家的独立,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繁华盛世。除此之外,家长可以在周末带领孩子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奉献爱心,培养孩子良好的品格与仁爱之心。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一方面增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另一方面也更有利于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徐俊当代家风的时代内涵与培育路径[J]学习论坛, 2015,(9).

  [2]李靖.重构中国以人为本的家庭伦理[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4,1(03):40-41.

  [3]武黎嵩家风是传承千年的价值尺度[N]光明日报,2014-02-21(2).

  《传统优秀家风与学生德育有效性提升研究》来源:《现代商贸工业》,作者:张琳雅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hr.com/hrlwfw/hrjylw/16930.html

声明:《传统优秀家风与学生德育有效性提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