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论文咨询网

中国茶文化语言中汉语趋向补语的运用分析

来源:华盛论文咨询网 发表时间:2018-08-10 10:18 隶属于:教育论文 浏览次数:

摘要 “趋向补语”作为茶文化语言借以表达行为艺术特色的空间词汇,成为一种极具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汉语中“趋向补语”指的是一种用于表达、刻画特定事物运动方向或发展趋势的补

  摘要:“趋向补语”作为茶文化语言借以表达行为艺术特色的空间词汇,成为一种极具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汉语中“趋向补语”指的是一种用于表达、刻画特定事物运动方向或发展趋势的补语。汉语中“趋向补语”的基本特征包括句法结构变化的多样性、语句形式的非对称性、语义含义的引申性等。中国茶文化语言中汉语趋向补语的运用特点在于语义指向的多维性、语用结构的回文性。中国茶文化语言中汉语趋向补语运用的创新策略可以尝试趋向补语的“文化融入”策略、趋向补语的“互文性”策略。

  关键词:茶文化语言;汉语;趋向补语;运用策略

  在我国文化语境中,广义上的“茶文化”指的是一种围绕着种茶、制茶、品茶及其衍生的相关行为所产生的一种文化现象。作为对“茶文化”文字化的一种呈现方式,茶诗、茶词、茶俗语、茶小说、茶散文、茶杂文等是我国茶文化中“软实力”的有效构成。在我国几千年茶文化语言的流变过程中,汉语的语言魅力、审美取向、语法特点等都成为茶文化思想得以创造、传播、熏陶、创新的重要实现形式,而“趋向补语”作为茶文化语言借以表达行为艺术特色的空间词汇,成为一种极具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

  1汉语中“趋向补语”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

  在汉语语法中,“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是几种基本的语法结构,其中的“补语”主要指的是对特定的对象、特定的述语的“结果、程度、趋向、可能、状态、数量,目的”等成分进行补充说明的一种语法形式。“趋向补语”是我国茶文化语境中用于描述茶艺、茶道、茶乐、茶礼等对象的一种“趋向性”补语,在诸多茶文化作品中有所体现,值得我们对此进行深入研究。

  1.1“趋向补语”的基本概念

  在本文中,所谓“趋向补语”指的是一种用于表达、刻画特定事物运动方向或发展趋势的补语。按照趋向补语的复杂化程度来划分,趋向补语可以分为“简单趋向补语”和“复合趋向补语”等类型,前者如“上”、“下”等,后者如“走出去”、“扔过去”、“坚持下去”等,是语法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补语形式。

  1.2汉语中“趋向补语”的基本特征

  我国语言学学术界对“趋势补语”的研究主要是缘起于20世纪80年代,因为自这一时期开始我国汉语言文学和对外交流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在面对来自世界不同地区的留学生或汉语学习者的学习实践中,“趋向补语”成为一种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难点问题之一。总的来看,“趋势补语”的基本特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1.2.1句法结构变化的多样性趋势

  补语的基本功能在于表现述语的运动轨迹和趋势、方向等,因此其应用结构具有多样化的面向。例如,趋势补语可以借助于“复合动趋式+宾语”的方式呈现,如“东风迎面吹来了春天的希望”即是一种典型的“复合动趋式+宾语”结构;另外,语言学家们还考证了“趋势补语”实现的其它多样化形式,如“东趋式”、“复趋式”等不同的实现形式,展现出汉语语法结构的多样化魅力。

  1.2.2语句形式的非对称性

  在汉语语法化意义上,人们对于趋势补语语用角度上的不对称之关注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在本文中,所谓“趋势状语”语用形式的非对称性指的是语言形式本身的非对称性,例如“起来”和“坐下”两个趋势状语本质上描述的动作具有对称性特点,但是在语言形式上却并非完整的对称性;又如,“走过来”、“走回去”也是描述两组对称的行为,但是,语言语法意义上两者并不具有对称性。

  1.2.3语义含义的引申性

  在汉语文化传统当中,用典、引申等手法是极具传统的一种表达方式。趋势状语作为一种常见的状语,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其语义含义的引申性,用认知语言学的话语来讲就是具有“隐喻性”。以本研究关注的茶文化语言为例,宋代米芾所写的《满庭芳·咏茶》有一句写到“窗外炉烟自动,开瓶试、一品香泉。轻淘起,香生玉尘,雪溅紫瓯圆”,其中的“轻淘起”三字表面上描写的是侍女倒茶时的动作,但其本质上则引申为当时喝茶气氛中的此起彼伏,用以表达作者对茶文化的一种心情,这就是一种文化语义上的引申。

  2中国茶文化语言中汉语趋向补语的运用特点

  相比较于其它国家的茶文化,我国的茶文化以“养生、修性、怡情、尊礼”为核心的内涵,承载着儒家、道家、禅宗等思想流派的核心价值观,深刻地融入到了百姓的日常生活当中。但是总体来看,由于茶文化作品的分散性、跨学科性、年代断层性等特点的存在,导致我国茶文化语言整体上没有十分明显的文化或语法特点。通过梳理相对有限的茶文化语言,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趋向补语”具有这样几个方面的特点:

  2.1语义指向的多维性

  一般的趋势补语指向的是“特定趋势”,但是在我国传统和当代的很多茶文化典籍、茶文化文章的语言语境中,诸多“趋势补语”都具有多样化、多维度的表述含义,并非仅仅表述事物发展的趋势。例如,在唐朝陆羽所写的《茶经》当中,其中的“一之源”章节提到“凡艺而不实,植而罕茂,法如种瓜,三岁可采。野者上,园者次;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牙者次;叶卷上,叶舒次”,此处的“上”属于典型的“趋势补语”,但是在这里却被作者赋予了“品质”、“质量”等内涵,表明作者运用趋势补语的多样化手法。同样的手法还表现在“五之煮”中,在关于煮茶的用水方面,陆羽提到“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展现出了一种关于用水品质的档次。

  2.2语用结构的回文性

  在茶文化领域,茶散文中常见的一种关于“趋势补语”是“回文”,这种文体常见于茶馆、茶社等场所,是一种表达对茶文化喜爱之情的文体。例如,在茶文化语言领域广为流传的“前门大碗茶,茶碗大门前”中就用到了“前”这一趋势补语,该句俗语完全反过来讲是还是“前门大碗茶,茶碗大门前”,展现出了语用结构的一种回文性特点,但又区别于讲究逐字逐句严格对等的对联。又如,我国清代著名诗人黄柏权著有《茶壶回文诗》一首,即“落雪飞芳树,幽红雨淡霞。薄月迷香雾,流风舞艳花”,这首诗反过来读是“花艳舞风流,雾香迷月薄。霞淡雨红幽,树芳飞雪落”,其中的“落”字无论是起头还是收尾,都表现出一种语用结构的回文特征,成为我国茶文化语言的一个特色。

  3中国茶文化语言中汉语趋向补语运用的创新策略

  总的来看,我国茶文化的重点和重心在于传统文化,主要是以古文字、古典籍等为呈现载体。在当前我国茶文化跨文化交际的背景下,鉴于“趋向补语”一度都是我国汉语对外传播中的一个教与学的难点所在,因此,在未来需要重视这样两个策略:

  3.1茶文化语言中趋向补语的“文化融入”策略

  从对外汉语和语言学发展的规律来看,跨文化交际背景下茶文化语言的叙事方式需要根据受众的文化特性进行一定程度的“文化融入”才能更有助于受众按照自身的认知偏好来理解茶文化。例如,在阿拉伯国家,其语言表达的偏好是“你常常到我这儿帮助我,我很感谢”,而不是“你常常到我这儿来帮助我,我很感谢”,其中并不特别喜欢对“来”这种趋向补语的偏好。又如,“阿里同学不在,他回埃及去了”,阿拉伯学生常常说成“阿里同学不在,他回去埃及了”。因此,在与之相对应的相关茶文化课程、教学、跨文化交际中,应当注意这一点,用适用于目标受众文化融入的方式表达茶文化思想或观点。

  3.2茶文化语言中趋向补语的“互文性”策略

  在我国茶文化体系中,茶文化的相关典籍、著作等具有很明显的“模因”性和互文性,代表着中华茶文化内涵的延续和传承。但是横向地从中华茶文化与其他国家文化的互动关系来看,跨文化交际中针对包括“趋向补语”在内的词汇语义之翻译,还需要用一种“互文性”的策略进行呼应,以求国外受众可以准确理解茶文化语言的内涵。例如,仍然以上文提到的《茶经》中的“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为例,按照互文性的翻译原则,应当对“上”、“中”、“下”进行对等的“认知语言和文化了解”翻译,而不是进行简单的语言符号转换,对此我们可以将其翻译为“Tomaketea,thetop-rankedwaterisspringwater,thesubprimewaterisriverwaterandwellwaterrankslast”,借以实现趋向补语的互文性。

  参考文献

  [1]李燕编著.现代汉语趋向补语范畴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2:15.

  [2]刘月华.趋势补语通释[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8.

  [3]王志强.文化认知与跨文化理解——以中德跨文化交际为例[J].德国研究,2005(3):71.[

  4]李晓婧.中英茶文化内涵的对比研究——从物质、精神和语言方面[J].福建茶叶,2016(7):397.

  [5]张敏.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茶文化课程教学设计探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7):141-143.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hr.com/hrlwfw/hrjylw/9323.html

声明:《中国茶文化语言中汉语趋向补语的运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