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论文咨询网

土壤酸化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及预防改良措施

来源:华盛论文咨询网 发表时间:2019-03-06 09:49 隶属于:农业论文 浏览次数:

摘要 土壤的正常pH值应在5.5~7.5,过度施用化肥的地方,土壤的pH值不到4,连马铃薯都生长不出来。一些蔬菜基地,由于酸化造成土壤板结,即使浇水也很少渗透进土壤中,这自然会影响植物

  一、土壤酸化对农作物的影响

  (一)影响作物产量

  土壤的正常pH值应在5.5~7.5,过度施用化肥的地方,土壤的pH值不到4,连马铃薯都生长不出来。一些蔬菜基地,由于酸化造成土壤板结,即使浇水也很少渗透进土壤中,这自然会影响植物对土壤中养分的吸收,影响产量。

作物研究杂志征收作物类论文

  推荐期刊:《作物研究》(双月刊)创刊于1987年,由湖南省作物学会、湖南农业大学主办。它立足湖南,面向全国,面向经济建设。主要刊登作物遗传育种、耕作栽培、生理生态、产品加工利用等方面的研究报告、试验简报、专题论述、国内外研究动态、基础知识讲座、学术活动等内容。适于从事作物科学研究、教学、管理和生产的工作者及农业院校师生阅读。

  在酸化土壤里播种的小麦种子,能够生根、发芽和出苗。轻度酸化麦田的小麦,3片叶以后开始发黄,4片叶以后分蘖迟缓,冬前分蘖少;重度酸化麦田的小麦,出苗以后就发黄,分蘖困难,冬前常会出现单根独苗。“黄、稀、矮”是酸化麦田冬前和早春的典型症状,群众形象地称之为“斑秃”。后期小麦群体小,出现不同程度的减产,一般减产20%~50%,严重者会绝收。

  (二)重金属超标

  土壤酸化会造成生长植物不同程度的重金属超标,从而影响食品安全。酸化的根本原因是土壤中钙离子流失,酸化的结果会导致铅、镉、铬等重金属离子的活性提高。这些重金属离子经土壤进入植物中富集,而人一旦食用这些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等,会将重金属摄入体内,长此以往,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三)病虫草害严重发生

  小麦黄花叶病等土传病害发生面积越来越大,大棚蔬菜线虫病严重发生,恶性杂草“臭荠”严重发生。香蕉裂果,苹果粗皮病、果树流胶病等都是由于土壤酸化造成的。

  二、土壤酸化的原因及过程

  (一)氯化铵

  氯化铵是一种速效氮素化学肥料,含氮24%~25%,易溶于水,吸湿性比硫酸铵大,易潮解,是生理酸性肥料。氯化铵中的铵离子被作物吸收后,氯离子就留在土壤中,在酸性土壤里氯与氢结合成为盐酸,会增加土壤的酸度。在石灰性土壤里,氯和钙结合生成氯化钙;在排水良好的土壤里,氯化钙易于被雨水或灌溉水淋洗掉;在排水不良的土壤或干旱地区土壤里,又会因氯化钙的积累而增加土壤溶液的浓度,对作物生长不利。

  (二)氯化钾

  氯化钾施入土壤以后,钾呈离子状态存在,它既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也能与土壤胶粒上的阳离子进行交换。在中性或石灰性土壤中生成氯化钙,氯化钙易溶于水,在灌溉条件下,能随水淋至土壤下层,一般对作物无危害。在酸性土壤中生成盐酸,盐酸能增强土壤酸性,有可能加强活性铁、铝的毒害作用。

  (三)硫酸钾

  硫酸钾含氧化钾48%~52%,和氯化钾一样,均为化学中性、生理酸性肥料。硫酸钾施入土壤中的变化与氯化钾相似,只是生成物不同,在中性和石灰性土壤上生成硫酸钙(石膏),而在酸性土壤上生成硫酸,同样会增强土壤的酸性。

  (四)过磷酸钙

  过磷酸钙含有12%~18%的五氧化二磷,40%~50%的硫酸钙,2%~4%的硫酸铁、硫酸铝等副成分,还含有3.5%~5%的游离酸,使其呈酸性反应,稍带酸的气味,腐蚀性很强。生产上使用的过磷酸钙以及复混肥中使用的过磷酸钙,一般是由矿石生产的,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硫酸,不少产品质量不稳定。特别是有些生产企业使用的是质量差的硫酸,很容易造成过磷酸钙产品中的硫酸等酸类物质含量过高。不合格的过磷酸钙含有的有害物质会污染土壤,使作物生长紊乱。

  不合理施肥是造成农田土壤大面积酸化的主要原因,过度施用氮肥,则加快了土壤酸化的进程,高产高投入的集约化农业导致施肥量增加、氮肥过量,农田土壤酸化是集约化农业生产不可避免的结果。

  三、土壤酸化的预防改良措施

  (一)转变生产观念

  30多年来,农作物尤其是粮食作物一直在追求高产、超高产,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连年加大化肥的施用量。目前,为了改良土壤、保护土壤,必须减少化肥的施用量,所以应转变生产观念,由过去一味地追求高产向追求稳产、优质转变,否则的话,施肥不增产、反而减产的例子会越来越多。

  (二)因地制宜,科学施肥

  要根据种植作物的种类,选择合适的肥料,要依地定产、依产定肥,要依据种植作物的需肥规律来确定施肥的时间和数量,要做到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相结合、大量元素和中微量元素相结合以及底肥、追肥和叶面施肥相结合。忌连年施用同一种肥料,忌盲目加大施肥数量,忌底肥“一炮轰”。

  (三)改变施肥种类

  1.增施有机肥。有机肥施入土壤以后,可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可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可以提高品质和增加产量。严禁使用未经腐熟的牲畜粪便。

  2.施用钙镁磷肥。钙镁磷肥是磷肥的一种,过去农民认为它肥效慢,放在水里不像过磷酸钙那样容易溶解,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而钙镁磷肥在中性和偏碱性土壤中溶解的确实不好,但一旦进入酸性土壤,就会“活力十足”,起到矫正土壤pH值过低的效果。

  3.施用氰氨化钙。氰氨化钙含氮20%以上,因含有石灰成分,故叫石灰氮,其分子式是CaCN2,是一种黑灰色带有电石臭味的油性颗粒,是药、肥两用的土壤净化剂,具有土壤消毒与培肥地力的双重作用。石灰氮遇水产生氰氨、双氰氨,能杀灭有害病原菌及线虫等有害生物。石灰氮含氮素17%~20%、含钙50%,由于不易淋溶,可以防止土壤酸化,改良土壤结构,改良次生盐渍化土壤,增加土壤钙素和有机质,能使有效氮均匀缓慢释放,其有效成分全部分解为作物可吸收的氮,没有残留,满足大多数作物的需求,肥料的有效期为80d。

  (四)使用土壤调理剂结合作物整地,每667m2施用土壤调理剂(pH>12.0,钙>20%,铁+锌+硼+钼+锰+铜>1.75%)20~40kg。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hr.com/hrlwfw/hrnylw/11221.html

声明:《土壤酸化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及预防改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