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论文咨询网

水产养殖污染控制策略

来源:华盛论文咨询网 发表时间:2020-03-23 08:43 隶属于:农业论文 浏览次数:

摘要 水产品中含有大量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和微量元素,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水产养殖已经逐渐实现了规模化,能够有效满足人们的饮食需求。但是在养殖的过程中,由于外源性污

  水产品中含有大量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和微量元素,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水产养殖已经逐渐实现了规模化,能够有效满足人们的饮食需求。但是在养殖的过程中,由于外源性污染和自身的污染问题,水产品的质量不能得到保证,不仅会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还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有必要深入分析污染的来源,并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

水产养殖污染控制策略

  1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种类

  1.1外源性污染

  在水产养殖中,外源性污染是造成水质下降和鱼类死亡的重要因素,究其原因,在于植物中含有很多氮、磷等元素,这些植物在水中会消耗氧气,同时释放出有害物质,不仅会污染水体,还会由于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水产死亡,进而对水产养殖造成破坏。同时,在水产养殖中会使用一些药物,且还会受到工业废水的影响,其中含有的重金属元素会导致水体的动植物死亡[1]。

  1.2内因性污染

  首先,在水产养殖中,养殖户为保证水产品健康生长会向池塘投入饲料和改良剂。水产品的养殖密度较大,如果大量投入养殖饲料,会导致饲料在水中剩余,这些残留物质会溶于水体并且为微生物繁殖提供条件,进而造成水体污染。同样,如果使用的消毒剂和改良剂用量没有掌握好,也会对水质造成影响。其次,在养殖过程中,池塘底部会因水产品的排泄物、饲料、生物遗体化解以及泥土沉积,而在池底形成淤泥,这些淤泥是造成水质差的重要因素,在水生物活动过程中会造成水体二次污染,降低自净能力。最后,对水体投放养料后,水产品会吸收和新陈代谢,此过程会提升水体的氮、磷含量。

  2如何在水产养殖中控制水产污染

  2.1加强制度建设

  要想保证水产养殖的环境,就要解决外源性污染问题,国家需要在保护水产养殖上加大管理力度,日前颁布的《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意见》中,就提出了改善水产养殖环境的要求,这就需要保证水产养殖的水质,进而为水产品健康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外源性污染源的分析,解决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染问题,注重治理重金属排放问题,减少和杜绝水体污染。同时,对于出现的水污染事件要严格处理,依法追究责任,并且根据环保形势和水产养殖户的需求制定和颁布法规,加大管理力度,从根本上推进我国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2]。

  2.2科学规划水产养殖区域

  纵观当前的水产养殖,出现污染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科学的养殖管理方式,导致水产养殖没有实现规模化发展。部分养殖人员缺乏科学的管理理念,没有规划好养殖区域,在养殖中都没有科学把握喂养量、药物使用配比,由此会造成污染问题。因此,在养殖环节必须加大管理力度。首先,根据养殖品种和规模确定养殖区域,对水环境的营养成分进行检测,评估是否满足水产品的生长需求,其次,净化人工湿地,做好二次水源储备,进而保证水产养殖的经济效益。最后,要对养殖区域进行划分,比如形成水源池与养殖池不同的区域,并且加强养殖管理,避免水体污染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2.3利用清洁技术养殖

  在集约化的养殖模式下,如果不合理喂食饲料和使用药剂,加之不及时清除淤泥,会提高水产品的发病概率。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做好清洁措施,有效预防和治理出现的污染问题。具体说来:要科学选择饲料,根据养殖种类、规模、生长期、池塘容积科学喂食饲料。同时,要想减少各类药剂的使用量,就要保证幼年鱼、虾、蟹的质量,通过减少化学成分的投入量保持水体环境。此外,需要定期清理池塘的淤泥,在完成消毒后养殖水产品[3]。

  3结语

  在水产养殖中,受到外源性污染和内因性污染的影响,池塘的水质会逐渐发生变化,如果不及时改善水环境会对水产品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甚至严重影响养殖效益。因此,在今后的水产养殖中,需要认真分析造成污染的原因,加强制度建设,科学规划水产养殖区域,并且利用清洁技术进行养殖,从而才能在根本上为水产品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获得更高的养殖效益。

  参考文献

  [1]唐东姣.关于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与其控制策略探析[J].农家科技,2017(1):290.

  [2]施永芳.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及其控制对策[J].农家参谋,2018(5):209.

  [3]杨承兵.试析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及其控制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7,37(5):109-110.

  《水产养殖污染控制策略》来源:《江西农业》,作者:尹美根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hr.com/hrlwfw/hrnylw/13614.html

声明:《水产养殖污染控制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