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论文咨询网

电力设备制造业发展与投融资特点

来源:华盛论文咨询网 发表时间:2020-07-15 09:13 隶属于:社科论文 浏览次数:

摘要 近年来,电力体制改革走向深化,国企改革持续推进,电力设备制造业发展获得重大利好。随着产业结构逐渐得到优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应用领域需求扩大,电力设备制造

  近年来,电力体制改革走向深化,国企改革持续推进,电力设备制造业发展获得重大利好。随着产业结构逐渐得到优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应用领域需求扩大,电力设备制造业的融资需求、咨询服务和跨境金融业务类需求也显著上升。鉴于电力设备制造业的行业周期特点和当前的政策优势,商业银行可针对行业内的重大技术创新、企业兼并重组、企业出海等领域进行重点关注,对发展前景良好的企业进行深入研究,完善电力设备制造业信贷政策,针对企业需求,创新开发新兴金融业务,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

电力设备制造业发展与投融资特点

  产业链分析

  1.产业链介绍

  机械加式、电子元器件、仪器仪表和绝缘制品等行业即为电力设备制造业的上游行业,以钢材、真空灭弧室、铜材和互感器以及绝缘制品等为主要原材料。上游行业的产品制造与供应基本上形成了市场化,并且能够很好地满足市场需求。电力设备制造业受到上游原材料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市场价格以及性能的不稳定。中游产业链是电力设备制造加工行业。下游产业链即为收入来源,涉及面十分广泛,以电网和工业行业领域为主,而电网行业主要包含联网工程、风电输送、大型水电、煤电水电建设、城市和农村电网改造等多方面的工程。电力设备的需求随着下游行业的不断发展而持续扩大,从而推动电力设备制造业的飞速发展,反之亦然。

  2.产业链上下游运行现状及趋势

  (1)上游——有色金属:钢铁和有色金属是电力设备制造业最主要的原材料,其供应情况直接影响电力设备产品的生产成本。从价格变动情况来看:钢铁方面,近年来,在产能过剩、需求增长缓慢等因素影响下,钢铁行业供过于求,价格呈现波动下行态势。有色金属方面,尽管部分有色金属价格出现上涨,但是行业总体价格水平处于下行通道,价格指数均低于100[1]。总体来看,有色金属和钢铁价格水平持续下行,降低了电力设备制造业的原料成本。然而,尽管原料成本总体下滑,但是人力成本、运营成本等上涨,导致行业仍面临较高的成本压力。

  (2)中游——电力建设:2017年以来,全国重点电力建设项目进展顺利,电源新增生产能力明显回升,电力供应能力持续增强。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19》显示,2018年,全国全口径发电量6994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4%,比2017年提高1.8个百分点,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有力带动了发电设备需求,拉动发电设备产量增长。同期,电网建设长度逐年递增。截至2018年末,新增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长达到3.77万千米,总长度达到了71.6万千米,对主要输变电产品需求形成了较强的支撑。

  (3)下游——电力需求:近年来,我国发电效率略有下降,电源投资速度持续放缓,电力需求增速下滑,但仍实现一定的增长,电力整体呈现供需平衡态势。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18年全社会用电量6844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5%,用电增长速度创七年新高。另外,从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来看,发电设备利用时长随着电力需求的增速降低而有所减短,全国超过6兆瓦(包含6兆瓦)的电厂发电设备累计利用时长均值为3969h,同比减短349h。电力需求不足将影响对电力设备的需求[2]。

  行业规模及发展空间

  1.行业规模

  电力设备制造业是机械工业领域最主要的子行业,在机械工业资产总额中的占比达到25个百分点。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底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21967家,较2018年末增加352家;资产总计为62168.45亿元,同比增长5.78%,增速同比提升2.80个百分点;负债总额为35303.02亿元,较2018年末增加3371.82亿元,同比增长10.5%[3]。

  2.行业空间

  近年来,受应用领域需求扩大、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等一系列利好因素的刺激,我国电力设备制造业发展取得了重要进展。随着电网和电源建设投入持续加大,市场需求也会日趋广阔。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电力设备制造业实现工业产值超过8.42万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达8.95万亿,实现利润5112亿元,进出口总额达2649亿元。根据市场研究机构Markets and Markets发布的最新报告,预计到今年末,我国电力设备制造业营业收入将达到13万亿元,年均增速超过15%。

  金融需求及特点

  1.行业现金流分析

  电力设备制造业的现金流向一般从上游原材料的采购开始,然后流向生产环节,再经由企业经销商或者招投标等贸易方式流向电源、电网和工业等终端市场,并且资金与产品流向是相逆的。资金来源主要有行业利润、银行贷款以及从资本市场募集的资金三部分。

  (1)招投标环节。汽车生产、轨道交通以及电力生产和供应等行业是电力设备产品的最终用户,产品选定一般通过招标方式实现。生产厂商参加投标,以评定规则为依据来确定中标者,然后签定技术协议和商务合同。产品的设计与研发都是基于用户需求展开的,体现出品类多样性和产品定制化等特性。在合约中留有部分金额作为质量保证金,直到质量保障期过后才会支付。

  (2)原材料采购环节。电力设备制造业属于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物料品规格多、采购成本相对高。一般企业采购时,大多选择多个供应商供货的采购模式,通过分配采购数量规避价格风险。同时,电力设备制造业对原材料需求量大,为规避市场上原材料价格上升带来的波动风险,多数选择按订单计划一次性采购模式,由于支付金额一般较大,往往采用预付定金分期结清的方式。

  (3)销售环节。电力设备制造业产品价格一般较高,为方便客户需求,电器机械和器件制造企业推出分期付款的支付方式,即在客户购买设备时提供分期付款、银行按揭以及融资租赁等融资方式。

  2.金融需求特点

  (1)研究与开发投入大。一方面,目前我国电力设备制造业技术含量相对较低,拥有自身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较少,亟需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变化较大,企业为了保持自身竞争力和领先性,需要不断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创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而研究与开发是一个长期过程,具有投入大、周期长、资金回笼慢以及技术推广周期长等特点,因此该行业在研究与开发方面有较多的融资需求。

  (2)短期融资需求量大,流动资金比较紧张。从产业链来看,因为原料成本占到电力设备生产总成本的80%,企业采购涉及到大额资金需求,比较依赖短期融资。再者,行业主要客户大多是大型电网企业,电力设备公司通常需要先期垫付资金,积累大量的应收账款,导致企业流动资金不充足。

  商业银行业务机会及开发策略

  随着新能源发电、城镇化建设和轨道交通等一系列产业政策发布,智能电网、特高压等重大工程陆续启动,我国电力设备制造业将进入全面发展期,产业升级持续加速。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要将自身优势发挥出来,提前布局,建立系统与特色化的产品与服务体系。

  1.业务机会

  (1)重点支持特高压设备、配网设备制造龙头企业。分析各细分行业发展前景,特高压能够实现远距离、大规模和大容量的电力传输,有效解决我国能源分布不均衡的现实问题,建议商业银行重点支持特高压水变电设备制造业领域的信贷需求。同时,由于国家电网已启动全国范围内的配网自动化改造项目,建议积极介入配网设备制造龙头企业,并与其他具有技术优势的龙头企业开展全方位银企合作。

  (2)关注产业链上下游原材料供应商、电网等领域的业务机会。建议关注上下游产业链中受政策利好、符合产业发展趋势,发展前景好的一些领域,围绕电力设备制造业产业链,向上延伸至原材料供应商,向下延伸至电网、电源和其他耗电工业中的优质企业,并采取适当的业务模式择优支持。

  (3)关注行业兼并重组和国企改革带来的业务机会。由于电力设备制造业正处于兼并重组的活跃期,建议积极关注相关业务机会。除关注行业内部兼并重组外,可积极关注不同行业跨界兼并重组,上下游产业链兼并重组。随着顶层设计逐步完善,电力设备制造业国企改制将会持续推进,也将形成新的经济金融环境,如融资需求和咨询服务类需求上升、增加跨境金融业务等,建议关注国有电力设备企业改制带来的业务机会。

  (4)关注“一带一路”走出去相关业务机会。在丝路基金扶持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电网建设将加快,同时发展中国家本土设备企业技术落后,进口依赖度高,为我国电力设备出口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有助于我国电网企业进一步提升在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份额。建议积极关注核电、智能电网等领域的业务机会,并采取适当的业务模式择优支持。

  (5)聚焦重点区域电力设备融资需求。从各区域的发展机遇看,行业规模、市场份额和利润等在全行业领先的省市无疑是发展电力设备制造业的重点区域。江苏、浙江、广东、山东和辽宁等省份区域内已实现一体化发展,相应配套产业建设齐全。同时,这些地区拥有优质的钢铁、有色金属企业和电气元器件供应商。加之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经济水平高,电力需求旺盛,线路规划健全完整,建议积极支持上述区域融资需求。

  2.开发策略

  (1)加大信贷倾斜力度。一是紧密关注特高压输电、配网自动化改造以及新能源发电等行业政策动态,充分考虑项目特点,提高信贷支持力度,针对具有竞争优势和行业影响力的领军企业和重点中小企业优先给予支持,积极争揽政府支持项目。二是充分利用贸易融资、流动资金以及固定资产贷款建立不同层次的信贷产品组合。

  (2)加强全产业链信贷支持。一是以行业发展特征、潜力和产业链价值为依据,向电网和有色金属等一些关键性的企业推广产业链营销,将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服务网、管理制度、专业人才和信息系统等各项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为上下游行业公司提供资产管理、代收付以及投资咨询等各方面的服务。二是针对具备较强还款能力且资金流稳定的项目,在抵、质押品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措施,加大对整个产业链的信贷支持。

  (3)提供专业的国内外结算服务。一是打造现代化支付结算平台。鉴于电力设备制造业属于资金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现金流较大,商业银行可根据企业规模量身为其打造与之匹配的结算服务,通过开展网络现金管理和理财服务,帮助企业实现对资金流入、流出、盈余和短缺等资金周转各环节的科学管理。二是提供专业理财服务。商业银行可对电力设备制造企业提供富余资金理财服务,如单位协定存款、定期存款、通知存款和不同期限理财产品组合认购等。三是提供跨国结算服务。建议结合商业银行的“国际化”发展战略,为进出口企业提供跨国结算、进口开证、押汇和代付等境外采购融资服务和出口押汇、贴现和保理等出口融资服务。

  (4)探索金融创新发展模式。一是加快推动票据融资业务。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推进,商业银行票据融资作为短期融资工具的一种,越来越受企业青睐。建议商业银行针对大型电力设备制造业开展票据融资业务,加快企业间资金周转促进商品交易,既可实现业务盈利、改变资产结构、保持高流动性,又可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提升经营效益。二是积极探索“研发信贷”业务模式。尽管我国电力设备制造业在国际上已有一定的基础和竞争力,但从整体来看,多种核心零部件仍需进口。未来仍需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建议商业银行紧抓业务发展机遇,针对试点企业研发提供研发信贷支持。商业银行将中介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整合机构资源,捋顺风控、抵押担保和变现等各个环节,促进电力设备制造业稳步发展。

  (5)开展融资租赁业务。一是与租赁公司合作,即下游公司向租赁公司开展设备租赁,租赁公司向商业银行贷款,将设备进行抵押。基于专业运作模式,这项业务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了专用设备不允许进行抵押的限制(如医院、高校等事业单位)。二是与电力设备公司合作,签订三方合同,供货商向银行贷款采购设备,下游公司通过分期付款进行设备租赁,资金结算完后,供货商依旧具有设备所有权。三是发挥信用中介和顾客资源优势来提供融资租赁咨询服务,帮助下游公司以满意的价格获得设备。

  (6)创新信贷风险管理模式。一是正确把握行业技术周期和发展特征,健全信贷准入机制。针对产业发展前景进行深入研究,对电力设备制造业相关政策、行业市场和技术等展开追踪分析,把握好行业发展走势。二是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方法,建立成熟高效的评估体系来评估无形资产质押融资。对担保品类加以创新,扩大其范畴,推出股权、知识产权和应收账款质押等不同产品。

  参考文献:

  [1]陆燕荪.我国电力设备行业竞争与合作的战略思考.电器工业,2002,(1).

  [2]王立鑫,李莉.浅析电力设备行业在国内市场的发展前景.中国市场,2019,(8).

  [3]吴琦.我国电力设备制造业的新机遇.能源,2016,(12).

  《电力设备制造业发展与投融资特点》来源:《中国国情国力》,作者:金然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hr.com/hrlwfw/hrsklw/14607.html

声明:《电力设备制造业发展与投融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