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论文咨询网

端午节俗文化传播研究

来源:华盛论文咨询网 发表时间:2020-08-08 09:35 隶属于:文史论文 浏览次数:

摘要 中医文化博大精深,融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岁时节日期间得以集中体现。本文依托山东省县志文献资料,借助对端午节中关于中医文化的核心习俗梳理,分析端午节中蕴含的中医所

  中医文化博大精深,融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岁时节日期间得以集中体现。本文依托山东省县志文献资料,借助对端午节中关于中医文化的核心习俗梳理,分析端午节中蕴含的中医所倡治病与防病相结合以求健康的理念,探究民间节俗在文化传播变迁过程中的逻辑运作与表达。

端午节俗文化传播研究

  一、引言

  端午节在中国节日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当代中国人最为熟悉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山东省,一些特殊的端午节习俗又呈现出多元化的民族性与地域性文化差异,根据诸多县志资料归类分析可知,山东省端午节体现中医理念的节俗主要包括以下几大类。

  二、山东省端午节地方性驱邪求吉习俗

  (一)饮药酒

  饮药酒,主要是指引用雄黄酒和蒲酒,在山东地区,人们还于端午日饮用朱砂酒。雄黄有毒但却同时能攻毒,《神农本草经》对其药理功用价值有着详细记载,这说明我国发现和利用雄黄来治病驱邪的历史已逾两千多年。有些地方的人们,将菖蒲碾成粉泡酒,在端午之日饮用蒲酒,人们相信蒲酒能以其烈性来祛除病害,有着驱邪保健的作用。同时,人们习惯用雄黄酒或蒲酒涂抹在小孩儿的耳朵、鼻子、脚腕等处,防止蛇蝎蚊虫的叮咬,可以驱除虫、灾、魔,保佑小孩子们健康成长。例如,山东《高密县志》(十卷·清乾隆十九年刻本)记载:“仲夏之月五日,贴门符,悬艾虎,童子系彩索。啖角黍,蒸食作荷叶形,以雄黄和火酒饮之,涂小儿耳鼻窍,云辟百虫。”其中,就有以酒涂小儿鼻窍,以防百虫的习俗。

  (二)涂抹药酒

  旧时还有许多地方撒雄黄、龙黄(即硫黄)于屋内墙角、窗台、食物贮存处及厨房,以防害虫,熏蛇、蝎等毒虫。费县喜欢喝雄黄酒,据说雄黄酒有杀菌功能,儿童不能喝酒,便在耳朵和鼻孔里抹一点。招远、诸城一带的妇女儿童,也习惯以雄黄酒涂抹耳鼻,意在驱邪防病。据《邹平县志》(八卷·清康熙三十四年刻本)记载:“端午,晨起,饮银醪一杯,俗谓辟邪。”可见,邹平人民除了饮药酒之外,清晨起来还要饮一杯酒,在表达节日祝福时,也期望达到辟邪的目的。在当地,饮酒本身就属于民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烈酒有着非常显著的杀菌功能,人们饮酒实际上是象征性地表达辟邪驱毒及祈求身体安康的愿望。与此相类似的习俗。在《临朐续志》(二十二卷·民国二十四年铅印本)也有记载:“五日,旧称‘端午节’……是日食粽,饮醇酒(俗称‘端阳酒’)。旧民功,酒先两月重酿,饮醉竟日醒,盖酎类者是也。”

  (三)挂艾蒿、菖蒲

  门挂艾蒿、菖蒲的习俗流行于各民族和地区,人们相信艾蒿和菖蒲有着很高的药用价值以及神秘而强大的巫术力量,故而借以辟邪保健。艾蒿于每年五月成熟,端午节正是其药性最佳之时。在端午日,采艾蒿制成中药,或者将艾蒿悬挂在门庭,具有驱虫防病的作用。民间还有制作“艾虎”“艾人”的习俗,据《荆楚岁时记》载:“采艾以为人形,悬门户上,以禳毒气。”在民间,人们把老虎视为神兽,相信虎具有镇祟辟邪的神力。在某些地区,人们在小孩儿的额头处画“王”字,此习俗具有借虎辟邪保平安的用意。采艾插艾及类似驱邪习俗普遍流行于齐鲁大地。端午节之日,山东所有地区普遍鸡未鸣时早起采艾,将其插在门口。《荆楚岁时记》载,“采艾以为人形,悬于门户上,以禳毒气”。鄄城、曲阜民谣说:“端午不插艾,死了变个大鳖盖”。除了插艾外,泰安和胶东部分地区还加插避邪的桃枝,德州还加挂驱鬼的葫芦。诸城一带,还用束艾抽打屋内旮旯,边打边说:“今日端午节,蝎子你听着,只许你墙上爬,不许你把人蜇。”德州的男女无一例外都要戴艾,说“端午不戴艾,死了变成猪八戒”。沂蒙山区还在床上铺艾,以驱蚊虫。村妇用香药(中药店以白芷、山柰、艾叶配成,端午前送卖)缝成精致的香荷包,送给小孩、亲人,结于纽扣之上,据说可避瘟祛邪。同时在所有门窗上插艾与桃枝,贴葫芦、鸡、虎、蟾、桃、五毒(剪刀剪蝎子)等剪纸。插挂的艾棵,必于节前一日黄昏后黑暗中至山野拔取,俗名“摸艾子”,五月五日日出之前往山野“抹露水”,取艾与“五样树头”,蓄以为药。捉疥蛤蟆一只,将墨一锭塞其腹中,干后用以研墨涂疮疖,俗传有疗效。同样,从端午节这一天开始,山东省沿海地域的渔村便安排歇伏,人们对这一传统节日特别重视。然而,时至今日,各地端午节的仪式活动多有简化或消失,唯有长岛县大钦、小钦、南隍城、北隍城诸岛渔村是比较完整地保留端午节古俗最多的地方。至五月五日,家家再次在大门上插艾、插桃枝、挂纸制或布制的桃或孙悟空,下缀蒜、黑豆和五色布条,于大门门板上贴剪纸桃、虎、鸡、葫芦,门框上贴宝剑。除了在大门上插艾、插桃枝,长岛渔村地区的人们还在大门坎上贴一双剪骶黄牛,有的在牛身上贴“天下太平”四字,有的写上符咒:“我是一头天上的老黄牛,不吃五谷和杂粮,单吃人间百病和忧愁”。

  (四)采药、捉蛤蟆

  采药也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荆楚岁时记》引西汉时期《夏小正》:“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可见,采药是端午节最为古老的习俗之一,也是端午节流传至今最为重要的节俗之一。此习俗在山东省境内较为多见,据《重修莒志》(七十七卷·民国二十五年铅印本)记载:“五日为‘端阳节’。家家包角黍,饮菖蒲酒。……(旧志)酒和雄黄饮之,以涂小儿耳鼻,云一、引言端午节在中国节日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当代中国人最为熟悉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山东省,一些特殊的端午节习俗又呈现出多元化的民族性与地域性文化差异,根据诸多县志资料归类分析可知,山东省端午节体现中医理念的节俗主要包括以下几大类。

  二、山东省端午节地方性驱邪求吉习俗

  (一)饮药酒

  饮药酒,主要是指引用雄黄酒和蒲酒,在山东地区,人们还于端午日饮用朱砂酒。雄黄有毒但却同时能攻毒,《神农本草经》对其药理功用价值有着详细记载,这说明我国发现和利用雄黄来治病驱邪的历史已逾两千多年。有些地方的人们,将菖蒲碾成粉泡酒,在端午之日饮用蒲酒,人们相信蒲酒能以其烈性来祛除病害,有着驱邪保健的作用。同时,人们习惯用雄黄酒或蒲酒涂抹在小孩儿的耳朵、鼻子、脚腕等处,防止蛇蝎蚊虫的叮咬,可以驱除虫、灾、魔,保佑小孩子们健康成长。例如,山东《高密县志》(十卷·清乾隆十九年刻本)记载:“仲夏之月五日,贴门符,悬艾虎,童子系彩索。啖角黍,蒸食作荷叶形,以雄黄和火酒饮之,涂小儿耳鼻窍,云辟百虫。”其中,就有以酒涂小儿鼻窍,以防百虫的习俗。

  (二)涂抹药酒

  旧时还有许多地方撒雄黄、龙黄(即硫黄)于屋内墙角、窗台、食物贮存处及厨房,以防害虫,熏蛇、蝎等毒虫。费县喜欢喝雄黄酒,据说雄黄酒有杀菌功能,儿童不能喝酒,便在耳朵和鼻孔里抹一点。招远、诸城一带的妇女儿童,也习惯以雄黄酒涂抹耳鼻,意在驱邪防病。据《邹平县志》(八卷·清康熙三十四年刻本)记载:“端午,晨起,饮银醪一杯,俗谓辟邪。”可见,邹平人民除了饮药酒之外,清晨起来还要饮一杯酒,在表达节日祝福时,也期望达到辟邪的目的。在当地,饮酒本身就属于民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烈酒有着非常显著的杀菌功能,人们饮酒实际上是象征性地表达辟邪驱毒及祈求身体安康的愿望。与此相类似的习俗。在《临朐续志》(二十二卷·民国二十四年铅印本)也有记载:“五日,旧称‘端午节’……是日食粽,饮醇酒(俗称‘端阳酒’)。旧民功,酒先两月重酿,饮醉竟日醒,盖酎类者是也。”

  (三)挂艾蒿、菖蒲

  门挂艾蒿、菖蒲的习俗流行于各民族和地区,人们相信艾蒿和菖蒲有着很高的药用价值以及神秘而强大的巫术力量,故而借以辟邪保健。艾蒿于每年五月成熟,端午节正是其药性最佳之时。在端午日,采艾蒿制成中药,或者将艾蒿悬挂在门庭,具有驱虫防病的作用。民间还有制作“艾虎”“艾人”的习俗,据《荆楚岁时记》载:“采艾以为人形,悬门户上,以禳毒气。”在民间,人们把老虎视为神兽,相信虎具有镇祟辟邪的神力。在某些地区,人们在小孩儿的额头处画“王”字,此习俗具有借虎辟邪保平安的用意。采艾插艾及类似驱邪习俗普遍流行于齐鲁大地。端午节之日,山东所有地区普遍鸡未鸣时早起采艾,将其插在门口。《荆楚岁时记》载,“采艾以为人形,悬于门户上,以禳毒气”。鄄城、曲阜民谣说:“端午不插艾,死了变个大鳖盖”。除了插艾外,泰安和胶东部分地区还加插避邪的桃枝,德州还加挂驱鬼的葫芦。诸城一带,还用束艾抽打屋内旮旯,边打边说:“今日端午节,蝎子你听着,只许你墙上爬,不许你把人蜇。”德州的男女无一例外都要戴艾,说“端午不戴艾,死了变成猪八戒”。沂蒙山区还在床上铺艾,以驱蚊虫。村妇用香药(中药店以白芷、山柰、艾叶配成,端午前送卖)缝成精致的香荷包,送给小孩、亲人,结于纽扣之上,据说可避瘟祛邪。同时在所有门窗上插艾与桃枝,贴葫芦、鸡、虎、蟾、桃、五毒(剪刀剪蝎子)等剪纸。插挂的艾棵,必于节前一日黄昏后黑暗中至山野拔取,俗名“摸艾子”,五月五日日出之前往山野“抹露水”,取艾与“五样树头”,蓄以为药。捉疥蛤蟆一只,将墨一锭塞其腹中,干后用以研墨涂疮疖,俗传有疗效。同样,从端午节这一天开始,山东省沿海地域的渔村便安排歇伏,人们对这一传统节日特别重视。然而,时至今日,各地端午节的仪式活动多有简化或消失,唯有长岛县大钦、小钦、南隍城、北隍城诸岛渔村是比较完整地保留端午节古俗最多的地方。至五月五日,家家再次在大门上插艾、插桃枝、挂纸制或布制的桃或孙悟空,下缀蒜、黑豆和五色布条,于大门门板上贴剪纸桃、虎、鸡、葫芦,门框上贴宝剑。除了在大门上插艾、插桃枝,长岛渔村地区的人们还在大门坎上贴一双剪骶黄牛,有的在牛身上贴“天下太平”四字,有的写上符咒:“我是一头天上的老黄牛,不吃五谷和杂粮,单吃人间百病和忧愁”。

  (四)采药、捉蛤蟆

  采药也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荆楚岁时记》引西汉时期《夏小正》:“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可见,采药是端午节最为古老的习俗之一,也是端午节流传至今最为重要的节俗之一。此习俗在山东省境内较为多见,据《重修莒志》(七十七卷·民国二十五年铅印本)记载:“五日为‘端阳节’。家家包角黍,饮菖蒲酒。……(旧志)酒和雄黄饮之,以涂小儿耳鼻,云做此游戏提供了便利条件,是人们彼此交流沟通的绝佳平台。在山东境内,斗百草习俗也较为流行,例如,清康熙四十九年刻本《茌平县志》第五卷记载:“五月五日,旧传五鼓扇蚊蝇,扫蚤虫。馈角黍,饮菖蒲、雄黄酒。艾虎悬门,小儿臂系彩丝,户贴朱符,或为百草之戏。”斗百草习俗在端午节情境中,更多体现出一种游戏化和娱乐性的特点。

  三、文化传播过程中端午节的文化内核

  萧放教授认为,传统端午节俗归纳出五大要素,即“全生避害(避瘟保健)、人神祭祀、饮食、娱乐、家庭人伦等,这五大要素能够覆盖全国各地的端午节俗”。①围绕端午节的五大要素加以研究,端午节的文化内涵有比较系统的展现,而其主要文化内涵有以下两个层面。

  (一)驱邪避害、求吉保健

  驱邪保健的文化意义是端午节在其发展过程中非常稳定的文化因素,这一点在全国普遍流行的传统端午习俗中有明显体现。例如,端午之日,全国各地流行着民众普遍使用菖蒲、艾蒿的传统习俗,自古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艾蒿和菖蒲具有巫术价值和药用价值,于是才出现多种利用蒲艾辟邪保健的习俗,比如采百药、斗百草、门庭悬艾等习俗,各民族和地区的人们,相信艾蒿和菖蒲有着灵验的药效以及神秘的巫术力量,故而借以辟邪保健。还有,人们普遍饮用药酒以求辟邪保健,药酒主要是雄黄酒和蒲酒,二者都为具有刺激性气味的烈酒,人们相信药酒能以其烈性来杀死病毒、祛除病害,有着极为强大的驱邪保健的作用。在一些地域仍流传着这样的习俗:人们习惯用雄黄酒或蒲酒涂抹在小孩儿的耳朵、鼻子、脚腕等处,认为如此可以防止蛇蝎蚊虫的叮咬,可以驱除虫、灾、魔,保佑小孩子们健康成长。再比如,端午登高习俗也带有趋吉避凶的意味。据清道光二十六年刻本《招远县志》(十二卷)载:“‘端午’为‘天中节’,遗风颇多。士民群向山野抚景为乐,或竟日始归云。”可见,在古人眼中,五月五日是一年中的恶日,因为日月重逢五,离夏至较近,依古人五行学说理论的解释,自此日起,人间阳气逐步式微,阴气开始渐渐回升和浓烈。出于对邪恶之气的恐惧,人们便纷纷登高出游。这种既能躲避邪气保证生命安全又能饱览胜景的习俗,是古人重视顺应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的鲜明体现。

  (二)充满活力的竞争精神

  在端午节的节俗体系中,赛龙舟、斗百草、骑射、角力、斗石等都是充满竞争性和趣味性的民俗活动。端午节习俗所体现出的竞争精神,不仅指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还有人与自然的竞争,即人定胜天的思想。这与古人对整个世界和宇宙的认识是分不开的,就像在前文分析的那样,古人把五月视为一年中的恶月,当作阴阳转换的关键时期,而端午节更是邪气盛行之期的重要节点。此时,阴气动于地下,阳气迫于上空,故而人们将五月看作是“阴阳争、死生分”的恶月。于是,才在端午节形成了一系列以“争斗”为核心的娱乐性习俗。

  四、结语

  在社会转型期的当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着翻天覆地的转变,随着工业化、信息化进程的展开,传统的农耕劳作模式逐渐为人们所放弃,与之相关的文化记忆也淡出人们的观念世界,包括端午节在内的很多传统节日的功能也逐渐消失。同时,传统节日文化所赖以传承的物质性载体,在现代化与城市化的影响下,不再为转变了生活方式的人们所容易获取,媒介性载体的缺失带来了传统节日习俗的存亡危机。端午节蕴含着丰富的中医文化理念,民众通过多样的节俗习俗活动来表达对平安健康的追求,体现出充满活动的竞争精神,因此,从中医文化视角理解端午节是对其保护的路径之一。

  参考文献:

  [1]高密县志.十卷•清乾隆十九年刻本.

  [2]邹平县志.八卷•清康熙三十四年刻本.

  [3]临朐续志.二十二卷•民国二十四年铅印本.

  [4]重修莒志.七十七卷•民国二十五年铅印本.

  [5]招远县志.十二卷•清道光二十六年刻本.

  《端午节俗文化传播研究》来源:《传媒论坛》,作者:孔军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hr.com/hrlwfw/hrwslw/14845.html

声明:《端午节俗文化传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