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论文咨询网

多种视域下哲学史方法论探讨

来源:华盛论文咨询网 发表时间:2020-11-16 08:36 隶属于:文史论文 浏览次数:

摘要 方法论往往是伟大的哲学系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哲学的知识追求、价值评判、视野期待等需要通过方法论的界定来表明其功能。方法的创新也导致哲学的发展,如苏格拉底辩证法、

  方法论往往是伟大的哲学系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哲学的知识追求、价值评判、视野期待等需要通过方法论的界定来表明其功能。方法的创新也导致哲学的发展,如苏格拉底辩证法、现代的实证主义、分析哲学、现象学等;中国哲学方法的变换也导致思想或学术的更新,如玄学的得意忘言、理学的问学体道、朴学的说文诂义,都与经典诠释的方法切换有关。杨海文著《化蛹成蝶——中国哲学史方法论断想》(齐鲁书社2014年版)收录哲学史方法论的论文共39篇,对哲学史方法论研究进行有效探索。陈少明在序言中指出,全书“视野开阔”,且与“本世纪以来关于中国哲学史学科正当性的讨论相关”, “既有哲学史学科的学术史轶事,也有某些可以称之为现代思想斗争史的插曲的”a。该著呈现出关于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多维度内容,既有传统的方法论智慧,又有现代出场视域下的中国哲学写作方式,抑或形象抒怀视域下的中国哲学展开方式“诗词作业”与“心灵审美”。

多种视域下哲学史方法论探讨

  一、基于传统的方法论智慧视域下中国哲学史的研究方法

  基于“护守传统的方法论智慧”视域下的中国哲学史的研究方法,表现为同情地理解、抽象地继承与综合地创新。作者认为,充满文化守成情怀的孟子在王官失守的境况下建构了“尚诗书”的文本解读方法,启迪了在思想深处和逻辑深层有内在关联的20世纪的思想家们在中西古今之争中培塑了护守传统人文的方法论智慧。孟子以“友”为情感基点的价值观为知人论世、还原历史经验的第一个逻辑层次,开启了陈寅恪“了解之同情”以及钱穆“温情与敬意”的方法论取向。孟子超越文本误区、“抽象地继承”的价值取向——“取”是第二个逻辑层次,属于理智途径,指引了冯友兰以“释古立场”和“新命抱负”超越传统与现代冲突而升华的“抽象继承法”。孟子以意逆志、进而追求视域融合的价值取向——“得”为第三个逻辑层次,开启了张岱年“综合地创新”的方法论智慧的意志目标。基于“一般问题意识”视域下中国哲学史的研究方法,表现在老老实实的文献学功底、“功夫在诗外”的解释学技巧以及情真意切的人文学关怀方面。作者指出,“问题意识”表现在“年轻”的中国哲学史学科需要与时俱进,需要通过通史、断代史、专题研究、思潮学派研究等发掘“悠久”的哲学史传统。中国哲学史史料学要从具备基础性、综合性、边缘性、应用性特征的中国古文献学中获得“哲学—观念史进路”研究的突破。解释学对于中国哲学史的关联性表现在侧重经典解释实践的“第一序”和侧重经典解释方法论的“第二序”相结合以及如何从经典原意诠释与诠释者自身哲学体系建构的矛盾中走出。“非善意解读”与“善意解读”的双管齐下,显示了诠释者要在方法论解释学强调的“原意”与哲学解释学强调的“先见”之间求得解释本身的“客观性”,二者的冲突需要“人文学关怀”去设定边界,从而避免“过度诠释”、“诠释暴力”的出场。作者认为,善意的“先见”在价值立场上要高于非善意的“先见”,而且以“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与“中和位育、和而不同”的原则去解读原作者的“原意”,表现出了浓郁的人文学关怀。基于中国传统哲学特征视域下的哲学史审思方法,即“写”“思”“行”及相应的诗化编码、引导取向、入世态度。作者指出,在“怎么写”的编码方式上中国传统哲学属非逻辑的而是诗化方式;在“怎么思”的致思取向上属非认知取向而是引导取向;在“怎么行”的生存态度上属非出世而是入世的。孟子认为,直觉超越经验与知识,经验的丰富性被直觉所省略、知识的规范性被直觉所解构,体现出诗化特征。认知取向的“以物观物”追求的是“什么”,侧重世界及客观知识体系;引导取向的“以我观物”探究的是“如何”,侧重人生及共同意志的创造性转化。传统哲学在社会科学为主体的内容真理与自然科学为主体的外延真理之间更注重内容真理,在具体普遍性与抽象普遍性之间更关注具体普遍性,在道理与真理之间更强调道理。这些都体现出引导取向的特征。人的两重性存在表明,人在社会存在之外,还需精神—非社会性的个体存在。在人生之行上的“入世”态度需要坚实人格的支撑,力争“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主张个体在哲学层面的内在超越。基于治理经验视域下的中国哲学发展方式:“中西马”对话与古典哲学的三教合流。作者在《中国哲学如何在“对话”中成就自身》等文中青睐对话、融通为一方法,认为“西用”“马魂”“中体”的“中西马”对话是“获得全新意蕴的”的方式。哲学的“二级学科之辨”旨在为“中西马对话”开辟道路,“中西马”要在“道通为一”的路上“经由真切的对话去抵达自身的本命,但对话同样是艰巨的”a。“中国哲学把西方哲学的方法化作了自己的具体的运用,此乃‘西用’;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信仰积淀为自己的内在的灵魂,此乃‘马魂’;在‘西用’‘马魂’于中国哲学内安家落户的同时,自主性的‘中体’也就得到了凸现”b。传统哲学中由于各自独特的治理功能,以佛修心、以道养生、以儒治世的区域分治策略,让释、道、儒各司其职,共同为国家的长治久安、人民的幸福安康服务,也可以满足当时社会的多元政治—文化需求。

  二、基于现代出场视域下的中国哲学写作方式

  作、故事描绘、读后感撰写等,以为一个现代知识分子对“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横渠语录》)的实践阐释。互联网阅读与博客写作。在《中国哲学的“互联网阅读”与“博客写作”》中,作者认为,圈内在问题向度、诠释向度、实践向度、自我向度上做足功夫,或在中医哲学、茶道哲学、养生哲学、艺术哲学上另辟蹊径,中国哲学的提高和长足发展才可以期待。在互联网上,个人的喜好永远无法跟民族的灾难、国家的利益相提并论,凸显了哲学出场方式的重要性。互联网阅读与博客写作成为哲学当代展开的应然之途,因此,需要哲学从业者“紧跟‘博客改造中国’的时代潮流,经由长——眼光长远、宽——胸襟宽广、高——思想高妙的‘博客写作’,去落实哲学思想的普及化,去实现社会评论的思想化,自然也就成为中国哲学现代出场或当代展开的应然之途”a。理论的落脚处终归是实践,作者不仅倡导博客写作等崭新的出场方式,且身体力行坚持写博客,体现了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精神品格。作者按年代顺序和文章体例分类的四百多篇博客内容很丰富,如国学原典、家论语、书评天地、文化学管窥、菖蒲塘诗存等,希望以自己的辛勤耕耘,在各维度开辟一块中国哲学的沃土。思想史“写作”及国学等。作者在《思想史“写作”的里里外外》中认为,抽象而非具体的“元思想”仿佛是“一片冰心在玉壶”,是冰清玉洁的,但现实却充斥着具体而非抽象的“活思想”,要想获得思想的权力来对抗现实的“物质”,迫切需要“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坦然。在思想的“史”和“思想”的史之间,如何将客观、考辨性的“文献学世界”转入主观、阐释性的“解释学视界”十分关键。对于新世纪以来不断升温的国学热,作者指出“大国学”与“新国学”之间的关系为“大”体“新”用的关系,一个侧重范围而另一个侧重意义方面。面对纠结着民族文化情怀和学术研究两种路向博弈的“国学热”,作者认为,“民族文化情怀适度降温而学术研究取向适度升温,当是较好的选择”b。作者对于国学普及遇到的难题表示关切,认为需“节典化”和“课堂化”等方式,即“理性地审视以孔子诞辰为中国教师节”和“客观地辨析《四书》进中学课堂”。基于实史、编史两形态视域下的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格言下乡与故事上山。在《中哲史研究的“格言下乡”与“故事上山”》中,作者认为,“实史”指的是古人原著,编史指的是今人研究。实史的中国化与编史的哲学化双重使命的实现可融合古人原著言与事的两种存在视域,使得格言显赫了自身的思想视界、事理昭示了自身的实践世界。或者说,以历史的叙事来泛化哲学感、以哲学的睿智来纯化历史感,让格言的普适性反复经受实践世界的检验,使故事的规律性去接受思想视界的考量。“‘父为子隐,子为父隐’之格言下乡,‘不问马’之故事上山,有助于舒展之人性、平和之物性再次被激活并确立为我们这个时代最急需的价值理念与人文信念,亦有助于我们找寻德性伦理之具体落实的某种契机。”c实史之硬实力与编史之软实力结合即巧实力,融历史与哲学于一炉、融格言下乡与故事上山于一体,阐释了“以中释中”的经典解释学方法。关于读后感。作者读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后认为,其“随处说法”突出了先秦两汉的著编体例,涉及传统名篇的篇名意义性、自序后置、内外篇结构、著作结集诸问题,尤其是冯先生的“收集史料要‘全’,审查史料要‘真’,理解史料要‘透’,选择史料要‘精’”观点有助于学人发掘传统学术的现代意义。读郭齐勇先生《中国哲学智慧的探索》,作者认为该著“经由鲜明的问题意识和学术取向,浓缩地写照了郭先生承传并创新‘珞珈中国哲学’的学派诉求”a。确信“学人在‘德业双修、学思并重、史论结合、中西对比、古今贯通’的道路上,更能把‘珞珈中国哲学’的学派诉求进行到底!”b读李承贵《儒士视域中的佛教》,作者突出其“思想史价值”以及在“儒佛兼综”研究方面的贡献,“真诚于儒学、道家、佛教的人不仅仅是‘知识分子’,更是任何时代都不可或缺的‘知道分子’”c。

  三、基于形象抒怀视域下的中国哲学展开方式:诗词作业与心灵审美

  杨海文一直不遗余力地以多种方式弘扬国学,比如作者认为其所青睐的文学形象的方式可能更利于国学的普及。他说:“古老的国学经典需要不断地被诠释(比如以文学叙事的方式),方能敞开于当代”d。《中国哲学共同体的“诗词作业”与“心灵审美”》指出,孔子“思无邪”“兴观群怨”,孟子“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构成其诗论的主要内容。正因为对于包括《诗经》在内的诗书文化传统给予合法化认同与创造性转换,或者说,孔孟围绕《诗经》所展开的诗词作业成就了他们的“文化素质”,并得以成为世罕其匹的大思想家。《诗经》之为神圣的经典,持续地夯实了诗哲们对于“大道”的敬畏、诗之为率性的技艺,持久地呵护了诗哲们对于性灵的敞开。作者呼吁:“中国哲学倘若要在21世纪获得长足进展,我们这个共同体就必须强化自身的素质,而让‘诗词作业’再度出场,正是我们重新构造自身素质必不可少的‘路径依赖’。”e对于萧萐父、李锦全编撰《中国哲学史》时流露出的盎然诗意,作者认为,“在这个‘非诗’的时代,就是要领悟一个平凡而又永恒的道理:心智上的诗性成长远远比名利上的量化成长要重要得多!”f作者还专门录出张岱年、石峻先生联合署名的诗作《大连中哲史审稿会有感》,“藉以祭奠他们为中国哲学史学科建设做出的突出贡献”a。在讨论李泽厚时,作者指出哲学家“思想的世界”的“后屋”,即情感的、跳动的、直觉的、非理性的心灵世界,肯定其“对世俗、人情、伦理道德的重视,以及对金钱、名利、地位的超然态度”b。杨海文自己也养成坚持写诗达思、以诗会友、以诗酬答及以诗养心抒情的习惯。在网易博客“菖蒲塘诗存”里就有《壬辰端午忆谒无锡灵山大佛》《咏康园杜鹃》等诗作近五十篇,阅读者众多,评论者畅所欲言,人气十足。杨海文从事中国哲学史研究多年,在成果丰硕的背后是汗水的艰辛付出。他深信,“只有会思想、有着自己的思想的人,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思想是一种美丽的享受”c。然而,思想绝对不是胡思乱想,需要汗水相伴。之所以将书名定为“化蛹成蝶”,作者希由“庄生梦蝶”表达思想突破的艰辛历程,作茧自缚而后破茧化蝶,由戒而定而后由定生慧,而达到心灵审美、“美丽的享受”以及“浩然之气”养成之效。作者与哲学结缘30多年,期间数十篇文章可谓篇篇精彩、整体精彩,既见哲学史家又见哲学家,抑或哲人与诗人、形而上学与下里巴人、青灯古人与潮流博客写手、象牙塔里的蜃楼幻影与日常生活的丰盈多姿等合二为一、析一为二。

  《多种视域下哲学史方法论探讨》来源:《孔子研究》,作者:施保国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hr.com/hrlwfw/hrwslw/15574.html

声明:《多种视域下哲学史方法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