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来,我国艺术领域发生了较大变革,小提琴音乐艺术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人们在演奏小提琴的过程中,会产生丰富多彩的奇妙音色,有欢快的、热情的、刚柔并济的等等,为
近年来,我国艺术领域发生了较大变革,小提琴音乐艺术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人们在演奏小提琴的过程中,会产生丰富多彩的奇妙音色,有欢快的、热情的、刚柔并济的等等,为了能使表演者更好地表现出曲目喜怒哀乐的情感和人物出神入化的内心感想,表演者应充分掌握小提琴演奏中音色的运用,以便创造出更加光彩夺目的艺术盛宴。下文中主要针对小提琴演奏中音色的地位、重要作用及驾驭和把握的方法做出相关阐述,希望对广大音乐演奏者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
一、音色在小提琴演奏中的地位分析
(一)创新演奏方法
小提琴历史较为悠久,纵观小提琴演奏方法的演变历程,发现音色已经成为小提琴演奏的核心元素,小提琴不仅可以有效地模仿人声,在诸多乐器中脱颖而出;还能通过丰富多彩的音色效果及细腻的音色变化,充分表达出演奏者浓厚的情感,从而使演奏者更好地运用其独特的音色魅力,在传统演奏形式的基础之上不断优化、创新演奏方法,以各式各样的音色体现出演奏者的审美水平和演奏技能。由此可见,音色在创新小提琴演奏方法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二)提高演奏的感染力
目前,在我国小提琴演奏中,演奏者通过将音乐作品与音色完美结合,不仅充分调动了听众的视听情绪,使听众身心愉悦地融入到演奏者营造的唯美意境中,丰富听众的视听体验和感受;而且通过不同种类、内容丰富的音色转换使听众深刻体会到乐曲中所蕴藏的喜怒哀乐,从而呈现出更动听的演奏效果。例如,演奏者在演奏拉威尔的《茨冈》曲目时,将拉威尔演奏时独特的音色及和声内容充分融入到演奏者自身的演奏过程中,运用拥有较强力度的G弦音色,借助小提琴不断变换热情、舒缓的音色效果,从而使听众能够准确感受到演奏者的情感变化,进而更好地提高演奏的感染力[1]。
二、音色在小提琴演奏中的重要作用
(一)模仿声音
演奏者在进行作品表演时,可着手从曲目的实际情感和内涵出发,通过改变小提琴的按弦和拉弓方式,采用恰当的演奏方法,成功地模仿出各种声音。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增强作品的音乐魅力,提高听众的视听体验;还能提升该作品的欣赏价值,可谓一举多得。例如,在著名曲目《梁祝》的演奏过程中,演奏者可将曲目的故事背景与中国古代越剧曲调有机结合起来,运用长笛、双簧管和小提琴多种乐器奏鸣的方法,为听众营造一种凄婉的爱情情境,让听众主动跟随音色、音调的不断转换,充分感受梁山伯与祝英台凄美的情感变化,进而有效提高作品的感染力、召唤力。
(二)构建情境
在小提琴演奏中,演奏者可结合曲目所表达的内容,通过音色变换构建相应的音乐情境,为广大听众呈现一场绝美的听觉盛宴,使听众能够根据音色所构建的情境做出相应的分析、理解,进而迅速明白曲目中所蕴含的深意,达到激发听众情感共鸣的目的。例如,演奏德彪西的《月光》时,演奏者可结合《月光》的曲目内涵和情感表达,从小提琴的音色变化等方面着手,对小提琴的音色与情感表达之间的关联进行深入剖析,借助泛音和左手拨弦使小提琴的旋律产生变化,将曲目中的哀伤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使听众充分感受到曲目作者的内心变化。这样不仅能有效诠释出曲目的完美音色,还能将演奏者与小提琴融为一体,达到人琴合一、美妙动人的理想演奏效果[2]。
(三)传递感情
长久以来,小提琴一直以优雅、美妙的声音受到音乐制作人和爱好者的广泛喜爱,这源自它不仅能通过各种各样的音色诠释出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变化,还能准确地体现出作者的思想内涵,通过接近人声的演奏形式,充分表现出丰富的音色效果,引发听众共鸣。例如,演奏贝多芬的经典作品《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时,演奏者可根据贝多芬刚烈的性情和民间音乐欢快的曲调,通过音色与演奏之间的相互作用,借助舒缓、轻柔、简单的音色,向听众传达出快乐、坚韧、淳厚的曲风魅力,使听众透过动听的音色,快速融入到乐章的氛围之中,这样不仅能全面感知到演奏者呈现的作品内容,还能真切地感受到乐曲清新、浪漫的美感。又如,在演奏《苗岭的早晨》这一曲目时,刚开始有一段展现早晨空山中鸟儿空灵、清脆的叫声的段落,为了使听众身临其境地体会到大自然的美丽,演奏者可借助小提琴和长笛,通过主和弦与和声之间的相互配合,来展现出曲目的深层意境,以便听众更好地感受到绚丽清雅的美感。
(四)压力发音
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应该充分把握小提琴的演奏技巧,特别是要充分运用小提琴的音色技术,借助演奏中的压力完成发音。例如,西方著名音乐家莫扎特就十分重视借力发音的技巧,经常借助压力来完成主题曲的发音。通常情况下,他会在小提琴的琴码附近,用手指为小提琴施加一定的压力,并将力量的大小与不同曲目的速度、节拍有效结合起来,从而将动听、悦耳的音色弹奏出来[3]。又如,俄国有一位不知名的小提琴家,也是借助了压力发音的手法演奏出精妙绝伦的作品。与莫扎特不同的是,他常常在琴码附近采用拉动琴弦的方式借助压力完成发音,这有效完善了小提琴演奏的技巧。由此可见,只要适当利用弓速制造压力,就可提升演奏者对小提琴各种不同类型音色的控制能力,为听众呈现出更丰富的作品。
(五)释放音色
演奏者在开展小提琴演奏练习时,要想充分展现出曲目的内涵和情感,除了要科学、合理地运用音色,变换音乐的演绎形式外,还要懂得如何借助琴弓的拉动速度和琴弓、琴弦发音点之间的距离将音色完全地释放出来,使演奏者展现出对作品的把握和理解程度,以此确保曲目音符弹奏的准确性。例如,在演奏圣桑的《引子与回旋随想曲》的引子部分的时候,由于其描述的是一位舞者在舞台上编排自己的舞步,因而其中的音色和情感是很难拿捏的。如果音色过重,会使人感到鲁莽,过于轻柔又显得太过压抑。演奏者只有将小提琴的拉弓速度与琴弦有机结合,采用一定的演奏技巧,才能把完美的音色展示给听众,以此提高自身的演奏水平。由此可见,演奏者与小提琴具有相互依赖的关系,只有通过反复的实践练习,才能使演奏技术与小提琴完美融合,做到人琴合一,从而呈现出完美的音色。
三、小提琴演奏中音色的驾驭与把握方法
(一)结合琴弓和琴弦的接触点,提高演奏者的音色辨识能力
在小提琴演奏过程中,演奏者需在掌握小提琴音准的基础之上充分把握琴弓和琴弦的接触点,利用琴弓和琴弦在接触时的振动、摩擦发出各种类型的音色,演奏者还要具备敏锐的听觉,有意识地提高自身对音色的辨识水平,以便更好地理解、把握和驾驭音色,弹出优美动听的高质量曲目,出色地完成演奏活动[4]。演奏者在提升自身音色辨识能力的同时,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演奏水平和对小提琴演奏技能的熟练程度,为自己制定一份详细的听辨训练计划,然后带着目的和计划开展有序的专项训练,使自己通过完整的听辨训练,准确把握所演奏的音色是否符合自己内心对曲目的理解和对情感表达的需求,以便逐渐增强自身的音色记忆能力,提升自身对音色的想象、创新能力和辨识水平,为以后的演奏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掌握琴弓的分配技能及弓法的运用技能
小提琴演奏者在实际演奏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利用自己的音色知识储备,有效掌握琴弓在小提琴演奏过程中的分配形式,以便更好地发挥其功能,创造出更优质的音色。在演奏过程中,要注意握弓的手指尽量保持弧形状态,切勿太偏或太直,一定要灵活地把握和调节握弓的技巧。只有充分掌握了握弓技巧,才能使演奏者保持自然放松的状态,进而提升手腕和手指的灵活性,达到运弓流畅、奏出美妙音色的目的。与此同时,在日常的曲目练习中,还要注重科学、合理地运用弓法来获取更高质量的音色。结合右手运弓、加强长弓以及复合弓位等方式来提升自身的运弓技能,掌握正确的持弓技巧和方法,以便更好地掌控琴弓的分配以及弓法的运用,从而准确表达出演奏曲目的情感和内容,增强演奏的艺术感染力。
(三)运用揉弦找准发音点
所谓发音点,即为弓毛在琴弦上发出声音的准确位置,一般在小提琴弓毛外侧。演奏者应尽量多运用揉弦,这样不仅能准确找到发音点并且能及时调整发音点,产生理想的音色和音质;还能避免由于找不到发音点使声音出现飘忽不定的感觉。在小提琴实际演奏过程中,演奏者一定要结合所奏曲目的节拍运用揉弦找准发音点,让演奏过程充分体现出演奏者内心的情感,以便运用完善、熟练的揉弦技巧赋予小提琴音色更多的灵性和激情,将手指揉弦、手腕揉弦和小臂揉弦三种方法有机结合起来,这样不仅能有效提高演奏效果,还能使小提琴音色更圆润。
四、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的艺术事业也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小提琴作为中国现代常用乐器之一,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演奏者通过对音色的精准驾驭和把握,结合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并不断进行积累、总结,丰富了小提琴弹奏技能。这不仅实现了弹奏技能与小提琴音乐艺术的有机融合,给听众带来了浪漫、和谐的艺术享受;还通过准确地把握小提琴的音色,奏出了精妙绝伦的艺术作品,将曲目的核心内容与情感表达展现到极致,带给听众强烈的艺术感受,更好地提高演奏感染力。
参考文献:
[1]耶胡迪·梅纽因.梅纽因论小提琴[M].曹伟,张静,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16,(04):56-58.
[2]伊万·加拉米安.小提琴演奏和教学的原则[M].张世祥,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17,(06):36-39.
[3]熊然.解析小提琴演奏技术中的不利因素[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2):114-116.
[4]卓佳.如何掌握小提琴演奏的基本技巧[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03):221-223.
[5]尤·伊·扬凯列维奇.论小提琴演奏与教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8,(02):88-89.
《浅谈小提琴演奏中音色的驾驭与把握》来源:《戏剧之家》,作者:姜海超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hr.com/hrlwfw/hrwslw/17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