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内容摘要】21世纪初,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认定、保存和传播。要组织各类文化单位、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及专家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大理论和实
【内容摘要】21世纪初,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认定、保存和传播。要组织各类文化单位、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及专家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研究”①的精神,基于此,我国高等美术教育亟需填补对非遗教育与研究的空白。2006年河北师范大学设立在一级学科美术学下的“民间美术”方向,更名为“民间美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方向。名称和内容的调整使研究方向更加贴合时代的需要,非遗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民族的风骨与哲学交融其中。研究探讨它的发展规律,对于继承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促进新时期的文化艺术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校;民间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
一、走向田野—坚持田野调查的教学实践
自古以来,民间文化难入典籍,所以研究民间美高校民间美术与非遗研究专业田野调研魏姝俊河北师范大学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就非常缺少古代先人的文献参考。现存的民间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基层也大都处于濒危状态。我国许多文化学者也曾经提出:民间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民族民间文化与传统风俗密不可分,它是本源的文化、母体的文化,是现代一切文化艺术的根基,应该积极开展走向田野的调研活动。从我国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来,政府与国民对文化遗产、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提到一个新的高度,认识到其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与社会价值。所以,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赋予我们一代年轻学者的重担,而其研究方法,必然是从学校走向田野和民间。走向田野的治学方法,主要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属于人类学范畴的概念,简单来说,田野调查或田野作业是指到调查对象所在地通过勘测、询问、交谈、观察、录音、摄影、摄像等手段取得所需研究资料的方法。它不仅是依靠图书文献资料进行研究的补充,而且通过田野资料的收集和记录,更加有效地构架出新的研究体系和理论基础。相较而言,不同学科对于田野调查的依赖程度不同,有些学科田野资料的采集只是室内工作的补充,但有些学科资料的搜集只能靠田野调查。
二十年前,我校民间美术这一研究生方向刚成立之初,相关学科建设及教材建设还处于低潮时期,学科建设一般以教材建设为支撑,没有经典教材为依托,势必影响学科发展,由此走向田野的教学实践很大程度上代替了最基本的教材来统筹、说明和承担相对确立的研究对象、相对独特的研究方法和相对独立的命题任务。民间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可以查阅的文献很少,重要的就是田野实地调查,这是研究工作的第一手资料,必须引起高度重视。20世纪20年代,当河南安阳小屯出土的甲骨文在学术界引起轰动时,王国维先生提出了著名的“二重证据法”,即以地下出土之文物与古文献记载相互印证,以考量古代历史文化,成了一种公认科学的学术正流。河北师范大学魏力群教授主张在“二重证据”的基础上再加上田野调查这一重要手段,提倡使用“三重证据法”去进行民美与非遗的研究。许多有价值的、历史的、民俗的、文化的资料仍然鲜活地保存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有待我们去发现、去诠释,去与地下出土之文物与传世文献相印证。“三重证据法”将会拓展我们的研究视野,丰富我们的研究内容,充实我们的研究手段。魏力群教授用他的研究经历阐述了集皮影之实物、读传世之文献、行田野之调查三重推进、印证的皮影艺术研究结构。既注重史料的全面性,又不为历史文献所囿,通过大量取自民间的调查资料,在系统整体、全面立体中把握皮影艺术的发展方向、脉络和规律,从而对学界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提出自己新的认识和看法。关于学科建设,我校多年来坚持把民俗学与艺术学的交叉学科新领域作为研究方向,制定了一整套科学系统的培养方案,填补了我国艺术教育领域的一项空白,结束了我校在此学术领域没有专业理论人才培养的历史。在教学工作中,密切关注此领域与历史学、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内在联系,指导研究生在侧重查询历史文献和阅读相关书籍的同时,更要通过自己大量的田野考察数据作为研究工作的重要支撑,做无人能够替代的基础性调研、普查工作,从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一教学方法,得到我国著名民俗学家、教育家乌丙安先生的多次肯定和赞赏,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大会中屡屡提及。根据教学和研究生选题的需要,历届研究生在校大约组织了四十余次的民间田野调查,其中包括皮影、年画、剪纸、土纺土织、柳编、泥玩具、陶瓷等在内的数十个项目,指导学员撰写了一批高质量学术论文,相关研究成果有的已经以专著或核心期刊论文的形式发表。
“走出学校、走向民间”的田野教学方式使学科建设焕发出勃勃生机。田野调查对于教育领域来说是一种比较新的教学思路,学校的教研工作离不开田野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利用。田野的方式,在非遗问题上具有广泛的使用前景。各种非遗门类,都产生和造就出一定数量的代表性人物,在这些非遗传承人身上,都展现着某一非遗文化的精彩篇章。对他们进行全方位的采访调查,往往可以直接触摸到那种非遗文化最为精髓的地方。另外,这些代表性人物多年事已高,存在着人亡艺绝的危机,对其实施全面采访、调查、研究也是非遗保护的重要内容。田野调查的效果和质量取决于对环境的熟悉程度、对选题的认知高度以及对实践的坚持长度。例如:钟敬文先生沿着一条田野道路走出来,他二十岁左右时,从自己故乡及周围搜求民歌、谚语和故事开始,将其毕生精力献给了民间文学、民俗学的研究事业,才终成为一代大家。走向田野—我校始终践行着自己的教研理念,为教学和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对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上更加具有了方法论上的指导意义。
二、觉浅而躬行—研究生选题、田野考察与研究成果
民间美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特有的形式记载和阐释着我国各民族最具特征的文化心理和价值观念,因此,作为学术研究,它离不开民族学、民俗学、艺术学、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的共同建构。研究生开设的主要课程有人类社会学、民俗学概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文化遗产学、民间美术概论、民间美术发展史、田野调查实践与调查报告写作、民俗艺术鉴赏、论文写作等。民间美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方向是一门新兴学科,从本质上看,是一种综合性极强的文化事项,如果没有多元的、立体的视角,就不可能客观全面地解读。通过跨学科基础理论的学习,从而让研究生系统地掌握民间美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理论知识体系,通过对其具体事项的研究,来探究它的文化根源、分析它的2005年乌丙安先生应邀来河北师范大学讲学美学本质与特征、探讨创作规律与心理特点、研究它与姊妹艺术的协同关系、揭示它的发展趋势,寻找其内在自律性和生存发展的外在逻辑等一系列问题。
在研究生的选题上,与培养计划密切相关,本方向研究生培养分为两个阶段:一年内以民间美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为重心;余下两年时间里,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题做重点深入研究,完成自己的选题,撰写出硕士论文。这两个阶段都结合了大量的田野作业,前期是导师带领大家设计路线沿途考察,预先做好准备工作包括资料的查询、调查的选项、调查目的地、调查内容、调查问卷等。结合实地考察和实物分析,在反复的田野实践中掌握田野作业的途径、方法,最终能独自完成策划田野作业的工作步骤,完成清晰有实效的调查报告。历次田野考察设计的路线有:探寻民间手工艺的传承(广宗土纺土织、魏县蓝印花布、磁县面羊、馆陶黑陶、玉田泥玩具、蔚县剪纸、丰宁剪纸与布糊画、胜芳花灯、曲阳石雕);太行民居访民情(蔚县古堡、井陉石头村);走进民间绘画之美(衡水内画、武强年画、辛集农民画);乡土里的民俗(蔚县照月亮、暖泉社火和打树花,井陉老母会);学术年会学习与采风(山西柳林、陕西西安、甘肃庆阳、湖南凤凰、云南昆明、贵州施秉)等。我们的田野调查内容有的属于兼顾大面做普查,对河北省内的具有代表性的选题做必要的了解和重点深入考察,同时注意发现所到之地资料以外的民间美术和非遗新内容,并思考其内在之间生发的联系,特别要抓住民间文化深层的源头,深析艺术、人文、民俗的关系。还有的调查则是抓住某一个选项做深入的、反复的调研活动。非遗的各个门类最可反映一个地域或民族的生活方式,它既有物质化、具象化的操作规程,又有精神化的深刻内涵,在田野调查中力求材料广泛、内容翔实、观察全面。立足点要高,能站在全局的高度,具体问题也要求深求细。
田野报告要有内容、有问题、有分析、有观点。导师特别要求我们从内心里虚下心来,实实在在地和民间百姓、民间艺人交朋友,从骨子里和他们做一家人,这样才可以获得实在的、广泛的交流机会,这是从事民间美术与非遗研究最基本的素质。在导师的引领下,我们通过田野考察来探索博大深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时,从最初的望洋兴叹、不知所措,逐渐对它的发生、演变、传承、现状等问题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同学间田野作业相互协调、合作的快乐让我们终生难忘。
三、结语
2021年8月1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②(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提出:“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出版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识教育读本。在中小学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课程,鼓励建设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特色中小学传承基地。”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普及力度,也反映在近几年高校的教学改革中,为加强我校的非遗教育而开设了与民间美术造型、民间美术鉴赏、民间美术实践相关的必修课程和通识选修课程。让为数更多的本科学生熟悉民间美术的发展历程、品类特征、审美意蕴等,使学生理解民间美术独特的哲学渊源、造型观念、色彩体系等,无论今后是从事中小学美术教育还是绘画创作都大有裨益,这是拓展师范院校美术教育的有益补充,也是弘扬与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高等师范院校是培养未来中小学教师的地方,开设的非遗课程不仅会全面提高学生对中国民间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认识、涵养和审美能力,也必将整体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而更加有信心、有能力面对未来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挑战。《意见》中还提出:“加强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体系和专业建设,支持有条件的高校自主增设硕士点和博士点。在职业学校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专业和课程。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师资队伍培养力度,支持代表性传承人参与学校授课和教学科研。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培训,广泛开展社会实践和研学活动。建设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实践基地。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包括民间美术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口传心授的方式由民众集体创作、在民众中世代传承、为民众所享受的文化。这一传统文化事项是承载中华民族精神与情感的重要载体,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基础,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然而,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它却面临着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急剧变迁,有的甚至遭遇到行将消逝的危险,挖掘、整理、研究的工作已经迫在眉睫。
高等院校是非遗研究的阵地,高校的人文传统、人才培养、信息平台、研究机构、场馆设施等都能为非遗的研究发挥灵活多样、跨界融合的作用。高等院校理应加强民间美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教育中的学科建设,深入开展学术研究,将这些流传到现代的丰厚遗产,从跨学科角度做进一步梳理和研究,必将为当代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步履不停,且行且思。关注民间百姓的艺术理想和生活观念,以人文的视角重新解读那些典籍不载、正史不论的民间艺术,这些与百姓自然相伴、密不可分的民间艺术在某种意义上足以支撑一个民族的元气。河北省是名副其实的非遗大省,截至2021年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的公布,河北省共有163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
然而全省对于非遗的理论研究还很薄弱,于知网上研究热度趋势图便可看出,“非遗”时代的来临催生出的研究热度正在慢慢消退,很多国家级非遗项目研究成果近年呈下降趋势,也有很多项目检索不到任何与研究相关的数据。相关理论的匮乏势必也会严重影响国家所倡导的“非遗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贯穿国民教育始终”的非遗保护意见。非遗与教育纵深关系的发展也将成为今后的一个重要课题方向。
《高校民间美术与非遗研究专业田野调研》来源:《民艺. 2022,(03)》,作者:魏姝俊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hr.com/hrlwfw/hrwslw/18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