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摘 要:陈鹤琴先生毕生从事着儿童教育科学化的事业, 在儿童艺术教育方面, 陈鹤琴先生也曾做过大量理论与实践的探索, 做出过许多重要贡献, 并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儿童艺术教育思
摘 要:陈鹤琴先生毕生从事着儿童教育科学化的事业, 在儿童艺术教育方面, 陈鹤琴先生也曾做过大量理论与实践的探索, 做出过许多重要贡献, 并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儿童艺术教育思想体系。时至今日重新梳理, 陈鹤琴先生的艺术教育思想仍昭显着强大的生命力, 对新时代的艺术教育有着不菲的指导价值。
关键词:陈鹤琴; 儿童艺术教育思想; 启示
陈鹤琴先生毕生从事着儿童教育科学化的事业, “是一位经历了私塾教育洗礼、对传统教育深有感受的教育家, 也是一位经过西方教育熏陶、对现代教育思潮深有感悟的教育家”。[1]在儿童艺术教育方面, 陈鹤琴先生也曾做过大量理论与实践的探索, 做出过许多重要贡献, 并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儿童艺术教育思想体系。时至今日重新梳理, 陈鹤琴先生的艺术教育思想仍昭显着强大的生命力, 对新时代的艺术教育有着不菲的指导价值。
一、陈鹤琴艺术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艺术活动是陈鹤琴“五指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和健康活动、社会活动、自然活动、文学活动一起, 构成一个具有整体功能的“手掌”, 成为陈鹤琴“活教育”的教学内容, 互相联系, 缺一不可。
(一) 艺术教育的目的及意义
陈鹤琴曾多次撰文提倡对儿童实行艺术教育, 他认为音乐、图画、手工活动能“陶冶幼儿的情操, 启迪幼儿的审美感, 发展幼儿的欣赏力,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2]他指出绘画主要依靠视觉, 以动手操作为特征, 可以发展儿童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培养表现力, 通过创作活动能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欣赏活动开拓文化视野, 了解人类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文化发展, 了解艺术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学习分析、综合和评价的思维技能, 提高审美感受力和判断力, 通过手工活动锻炼儿童的动手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在绘画过程中孩子能随意情感宣泄, 心理发展得到平衡的同时还能怡情养性, 陶冶情操, 使人充实和完美。培养审美能力。至于音乐, 先生更是特别撰文《音乐在儿童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指出“音乐是儿童生活中的重要灵魂”, “儿童生活离不开音乐”, 用音乐来丰富儿童的生活, 培养儿童的意志, 陶冶儿童的情感, 使儿童能表现真实的自己。
(二) 艺术教育的内容
“五指教育”中的艺术教育包括音乐 (唱歌、节奏和欣赏) 、图画和手工。由于儿童词汇量的相对匮乏和语法的不规范, 他们往往很难用语言来准确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和内心的真实感受, 于是唱歌、跳舞、手工和纸上的涂鸦自然就成了儿童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因此, 陈鹤琴认为艺术活动应该包括唱歌、跳舞、图画、工艺等学科, 通过这些艺术活动陶冶儿童的情感, 在艺术活动中让儿童释放情感, 表现真实的自己。
(三) 艺术教育的方法
至于艺术教育的方法, 陈鹤琴提出“整个教学法”, 他曾尖锐指出“当今的艺术是把艺术简单化了, 把艺术简单地等同于课程的学习, 把本是一种很有生气的科目, 搞得干燥乏味、一点意思都没有”。[3]他同时也反对把“国语、算数、社会、自然、图画、手工、唱歌、游戏、故事、卫生分得清清楚楚、不相混合”[4]的教学, 他认为儿童的发展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儿童做人, 做一个完整的人, 因此, 教育的内容不应该人为割裂而应该相互关联。他提出“整个教学法”, 注重课程内容之间关联, 的把儿童应该学的东西系统地交给儿童。
(四) 艺术教育的原则
为贯彻“整个教学法”的教学方法, 陈鹤琴提出“快乐教育原则”、“本土化原则”和“生活化原则”。“快乐教育原则”就是在儿童学习艺术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发展;“本土化原则”就是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中的教育资源, 扩充儿童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儿童艺术教育的教材、课程、方法都应该从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 合理利用当地环境, 发掘本土化教育课程。“生活化原则”就是艺术教育不能脱离儿童生活, 把艺术教育和儿童的生活、和幼儿的感性经验联系起来, 使儿童在一日的生活中获得身体、认知、情感、社会性发展的同时获得艺术的熏陶。
(五) 陈鹤琴艺术教育实践
围绕其艺术教育思想, 陈鹤琴亲自指导并参与了一系列的艺术教育创新实践, 包括美术、工艺、音乐、戏剧等方面。比如在南京鼓楼幼稚园, 陈鹤琴倡导让艺术活动贯穿儿童的生活, 鼓励儿童自由创作, 记图画日记, 倡导美术游戏、图画点名;在上海工部局小学, 陈鹤琴倡导美术教学重写生, 学生写生重表现个性, 他要求学生的手工课包括学习纸工、陶工、石膏和模型制作, 通过写生来学中国画, 在教学方法上要求美术和其他学科打成一片, 和整个教育有机融合;陈鹤琴鼓励教师编写《木兰从军》、《卧薪尝胆》、《文天祥》等爱国主义题材的木偶剧及反映人类发展的《原始人》木偶剧, 倡导儿童表演木偶戏。此外, 他还长期关注并亲自考察了欧美各国的新教育发展趋势, 包括奥地利的艺术家、前苏联的儿童艺术教育活动等。在陈鹤琴的大力倡导下, 师生共同创造艺术环境。浓厚的艺术氛围, 大量的艺术教育实践, 使得他将“创造的艺术”的教育主张在理论和实践上做出了进一步的拓展。个案研究方面, 1920年, 陈鹤琴以自己的长子陈一鸣为研究对象, 从其出生开始进行连续808天的全面而系统的实践研究。其中, 对陈一鸣的儿童绘画个案研究, 正是陈鹤琴儿童艺术教育实验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此项长期跟踪实验在持续了三年之后又持续了长达十余年之久。
二、陈鹤琴艺术教育思想对当今艺术教育的启示
(一) 确立正确的艺术教育观
1. 艺术教育要回归儿童生活
纵观中外教育史, 不少教育家都提出了教育与生活相统一的思想。法国思想家卢梭主张的自然教育、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主张通过儿童日常接触的事物进行教学、美国教育家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思想。陈鹤琴在他的“活教育”思想中, 也提出要充分利用儿童生活的环境, 利用生活中儿童熟悉的、感兴趣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对他们进行教育, 让儿童在真实、鲜活、丰富的生活中去学习知识、积累经验。他认为艺术来源于生活, 儿童艺术教育也应回归儿童的生活, 包括儿童艺术教育的教材, 也不能脱离生活, “我们要注意教材的选用, 最优良的材料是取自儿童的生活经验, 与他所学的各项科目取得联系”。[5]因为只有当教材内容取材于儿童的生活经验, 当活动的主题和内容为儿童所熟悉时, 儿童才会有兴趣, 才会有学习的热情, 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发现、去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 寓教育于生活, 使生活和艺术教育紧密结合, 在“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的思想下选择教学内容, 让儿童在于自然、社会的紧密接触中获取经验和知识, 这是陈鹤琴艺术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艺术教育的重要启示。
2. 艺术教育要以儿童为中心
陈鹤琴认为艺术教育要充分发挥儿童的主体性, “要顾到儿童心理发展与能力, 不要根据成人的经验, 而编制一些生硬、枯燥、高深的材料, 让儿童茫茫然不知所以地得到一些糊涂、杂乱无章的知识”。[6]他认为要根据孩子不同的情况设置“富于弹性的课程”, 以孩子为中心的艺术教育可以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设置多种艺术课程, 满足孩子不同兴趣的需要;另一方面同一艺术课程也要有不同的层次, 满足孩子不同能力的需要。在教学方法上, 也要以儿童为中心, 因材施教, 引导儿童按照自己的兴趣去活动, 由此调动积极性, 增强效果。而我们今天的艺术教育却往往是以成人 (教师和家长) 为中心的, 成人的兴趣、爱好、价值观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内容和方式, 没有充分考虑到儿童的需要, 因此教育往往难以取得预期效果。因此教育开始前就要准确地了解儿童的需要和特点, 这是儿童艺术教育成功的基本前提条件。
3. 艺术教育不以技能的掌握为目的
艺术教育的是什么?陈鹤琴认为艺术教育的目的在于陶冶情操, 培养审美能力, 提高表现力, 发展创造力, 而非简单的技艺训练。今天的艺术教育却有着这样的误区, 让孩子学习艺术的目的不是体验美、鉴赏美, 而是作为将来升学或谋生的手段, 于是特别强调技能技巧的训练。有的教师、家长认为所谓艺术教育就是教孩子写字、画画、唱歌、跳舞, 成功的艺术教育便是孩子画的画“像不像”、“好不好”, 钢琴、声乐能过几级?于是不管孩子愿不愿意, 也不理孩子是否能接受, 都千篇一律地用同一专业训练标准来对待普通儿童, 使儿童日复一日地陷于枯燥的技巧练习中, 苦不堪言, 兴趣全无。其实正如陈先生所言, 艺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审美素养, 使孩子们学会欣赏美, 继而学会创造美。从这个目的出发的艺术教育, 一定是以尊重孩子们的天赋和兴趣为前提, 通过孩子们对美的敏感与热爱来培养心性、陶冶情操。每个孩子有不同的个性、特长、爱好, 因此, 艺术教育不是强制的, 是自由的, 艺术教育要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而不仅仅是技能技巧的传授和掌握。
(二) 创新艺术教育方法
陈鹤琴之所以将儿童的活动比喻成“五指活动”, 是看中“手掌”的整体功能。在教学方法上, 他提出“整个教学法”原则, 重视整体性和连贯性, 即艺术要与其他学科紧密联系, 艺术教育应渗透到其他各科教学中去, 把儿童应该学习的东西, 整个的、系统的去教。反对不顾儿童心理特征地将课程内容划分得过细的分科教学。比如他提出音乐“可与其他各门学科相结合。例如语文课, 可选用文中诗词谱曲;理课, 可根据文中所讲的地域, 选用当地的民歌;其它如劳美、体育等, 更是非与音乐取得联系不可”。[7]如今教育内容综合化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一大趋势, 许多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都在探索艺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有机结合的途径和方式, 陈鹤琴的“整个教学法”原则彰显出很好的现实意义, 艺术教育应该从单一学科的教学转变为与其他学科结合的综合性实践教学, 在教育方式上也应采用学校、家庭、社会立体交叉的多渠道的方式。在艺术课程的设置中, 在发掘本土教学资源的同时鼓励儿童按自己的天性去唱、去跳、去画、去弹、去编曲编舞、去手工制作。考虑到爱好游戏是儿童的天性, 还可以要求教师要以游戏的方式来组织儿童的艺术教学活动, 在游戏中激发儿童的主体性和合作意识, 充分宣泄情感和培养想象力、创造力。
(三) 为儿童创造良好的艺术环境
良好的环境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在《儿童应有良好的环境》一文中, 陈先生提到“他生活的环境是很优美的, 他听见很好的音乐, 会不知不觉地唱起歌来;他看见美丽的图画, 他也来画画看”, 在《怎样做人民的幼稚教师》一文中, 陈先生再次提到“伟大的音乐家、画家和诗人, 都对自然的美有精湛的欣赏力, 以高超的技术, 将自然的形态和声乐描写的淋漓尽致, 这种欣赏力从哪里来的呢?当然是有适当的环境来培养的”。良好的环境包括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至于学校环境, 陈鹤琴提出在室外“应尽可能地开辟草场、菜圃, 栽培美丽鲜艳的花卉和蔬菜, 绿荫浓浓的树木;在室内也应该布置一些适应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挂图、画片、漫画和故事画等等”。[8]至于家庭环境, 陈鹤琴认为孩子是有审美的概念, 因此, 家庭也应为儿童提供一个良好的美育环境。从家庭的墙饰、桌椅的摆设到各种用品的摆放, 都应美观、整齐。除此之外, 家长还应该给孩子创造一种艺术的氛围, 要想孩子对音乐感兴趣, 父母可以经常在家听音乐、唱歌或是弹奏乐器;要想孩子对美术感兴趣, 家里多悬挂各类艺术作品, 准备画笔、画纸、颜料, 让孩子在家随时都可以涂鸦, 抒发感情。而且在整个过程中父母只要有时间, 最好也是热情的参与, 和孩子一起分享。总之, 环境对儿童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 艺术学习尤其如此。良好的艺术环境, 不仅可以给儿童艺术的享受, 还能培养孩子艺术的兴趣, 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创造美的能力。
(四) 培养儿童对于艺术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旦有了强烈的兴趣, 就会有愉快的情绪, 集中的注意力, 自然就事半功倍了。陈鹤琴认为大部分儿童天生是喜欢艺术的, 因为很多孩子从小就是爱唱爱跳、爱写爱画的, 只是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 随着年龄的增长, 这些天性才慢慢消失。陈鹤琴在其艺术教育实践中, 将“尊重儿童的天性”作为基础。因此艺术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受教育者对艺术的兴趣。当前, 许多教师和家长都意识到了艺术在陶冶情操、开启智力、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但不顾儿童的身心特点的枯燥的技能传授和技巧的训练, 却不是激发和培养孩子的动机和兴趣, 而是在无形中扼杀了孩子对艺术的兴趣。至于如何激发儿童的艺术兴趣, 如上所述, 陈鹤琴认为首先在于创设良好的学校、家庭艺术环境, 其次便是用教师和家长自己对艺术的兴趣和修养去感染儿童, 和孩子一起参与、一起分享、一同进步。
(五) 注重良好素质师资的培养
在艺术教育的过程中, 教师的艺术素质、教育素质、人格魅力都将对儿童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陈鹤琴在《我们的主张》一文中, 主张教师要有广泛的艺术修养, “幼稚园的教师是不容易做的, 因为幼稚园的教师要善于唱歌, 善于弹琴, 善于绘画, 善于讲话和具有其它技能”, 他要求幼儿教师要“能演奏一种乐器, 应以能奏一种乐器为原则”。因此, 要发展儿童艺术教育, 注重良好素质师资的培养, 提高教师的艺术素质和修养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陈秀云, 柯小卫选编.小学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1.[2]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陈鹤琴全集·第二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0:385.[3]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陈鹤琴全集·第四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0:115.[4]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陈鹤琴全集·第四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0:124.[5]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陈鹤琴全集·第四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0:459.[6]韦禾.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述略[J].教育研究, 1987 (06) .[7]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陈鹤琴全集·第四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0:459.[8]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陈鹤琴全集·第二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0:620.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hr.com/hrlwfw/hrwslw/9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