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阿奇霉素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一种,存在广泛的抗菌谱,对于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厌氧菌、肺炎球菌以及金葡菌的杀菌活性比较强,此外也可以消灭衣原体、军团菌肺炎以及
阿奇霉素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一种,存在广泛的抗菌谱,对于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厌氧菌、肺炎球菌以及金葡菌的杀菌活性比较强,此外也可以消灭衣原体、军团菌肺炎以及肺炎支原体[1-2]。因抗菌作用比较大,且降低不良反应,因此,阿奇霉素逐渐发展为儿科常用的一种抗生素,随着近年来临床上广泛应用阿奇霉素,逐渐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且经常出现新不良反应,将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纳入且参与诊治的50例儿科患儿作为此次实验分析目标,报道以及评估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实验涉及目标选为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纳入且参与诊治的50例儿科患儿,女性患儿24例,男性患儿26例,最大年龄12岁,最小年龄1岁,中位年龄数值(5.21±0.32)岁,最大病程36d,最短病程5d,中位病程(20.21±3.01)d。10例皮肤软组织感染、5例泌尿系统感染、35例呼吸系统感觉。1.2方法1.2.1构建阿奇霉素药学监护机制:依据国家相关卫生部给出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构架本院完善的以患儿为中心的药学管理干预模式,尤其是阿奇霉素在儿科患儿应用的不良反应,制定完善且有效的监护制度,确保全面落实儿科不良反应监护工作。1.2.2强化儿科日常监护:儿科用药中需要临床医师确保能够对患儿用药情况进行了解,强化病区用药医嘱审核的力度,建立完善用药管理机制,并且深入分析和了解阿奇霉素和其他药物的相关配伍禁忌和相互作用,如患儿不能有效应用阿奇霉素,此时应该建立全程化药学监护机制,对设计阿奇霉素治疗计划、实施阿奇霉素治疗计划和监护进行落实,最大限度保证应用的合理性,将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同时,对护理人员正确指导,将药物保管、请领、使用相关工作切实做好,确保正确应用阿奇霉素。1.2.3药物应用安全性:临床医护人员需要对阿奇霉素应用可靠性和安全性进行全面评估,确保处于正常范围的药物应用剂量和药物浓度。为了将应用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降低,需要选择合理方式进行处理,静脉注射阿奇霉素时和维生素联合使用,有利于胃肠道不良反应的降低;患儿出现瘙痒或者皮疹等不良反应,应该立即停止继续用药,并适当予以患儿氯雷他定等药物,达到抗过敏的作用;阿奇霉素静脉注射引发静脉炎,此时应该将医护人员责任心增强,提升护理患儿的水平,降低炎症发生因素减少。1.2.4提升专业水平:医院定期提升和培训医护人员专业水平,促使医护人员能够全面了解阿奇霉素应用剂量、应用途径、浓度正确性以及合理性,保证一次穿刺成功,将药物带来的刺激降低。1.3观察指标:观察且分析50例儿科患儿应用阿奇霉素之后的不良反应。
2结果
此次纳入研究且分析的50例儿科患儿,经阿奇霉素治疗之后,主要生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神经系统损害反应以及静脉炎等不良反应,①胃肠道反应例数为26例,占据比例为52.00%,具有最高的发生比例,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为主要临床表现,静脉注射药物之后患儿多发生胃肠道反应。②过敏反应患儿例数为10例,占据比例为20.00%,主要有过敏性休克和过敏性皮疹。口服或者静脉滴注阿奇霉素都可能引发患儿出现过敏性皮疹,存在不一致的发生时间,有的发生十几分钟,有的发生几天,静脉注射药物几分钟后出现过敏性休克,呼吸困难、面色苍白、胸闷等主要临床表现。③静脉炎患儿发生例数为7例,占据比例为14.00%。患儿大部分都可能发生浅静脉炎反应,即为静脉血管出现急性无菌性炎症,不少患儿同时出现白细胞总数增高和发热的表现。④神经系统损害患儿发生例数为8例,占据比例为16.00%,大汗淋漓、口干烦躁等为主要临床症状。不良反应不但和患儿抵抗力较差、药物自身的不良反应等存在一定关系,也和不合理用药、不科学用药等存在一定关系,如过大的给药剂量、过快的静脉滴注速度、静脉滴注时间过长等。见表1。
3讨论
近年来随着小儿呼吸道感染发生率的不断提升以及年龄化的发展趋势,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金葡菌成为常见病菌,支原体存在一定流行趋势,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对异常病原体控制的最有效药物[3],但是不断产生耐药菌株,红霉素治疗效果呈现出下降的发展趋势,同时发生明显的胃肠道反应,静滴过程中存在较强的局部刺激,容易诱发肝肾功能损害现象[4]。阿奇霉素属于独特的一种药代动力学特性药物,存在较高的组织渗透性和耐酸性[5-6],特别是肺部肺组织中存在持久且高的浓度,较长的血浆半衰期。随着近年来不断扩大临床用药范围和应用人数,不良反应不断增加,阿奇霉素存在多样化的不良反应类型,因此,需要临床予以高度重视[7]。此次数据研究发现,经阿奇霉素治疗50例儿科患儿之后,胃肠道反应占据52.00%,过敏反应患儿占据20.00%,静脉炎患儿占据14.00%,神经系统损害患儿占据16.00%。不良反应不但和患儿抵抗力较差、药物自身的不良反应等存在一定关系,也和不合理用药、不科学用药等存在一定关系,如过大的给药剂量、过快的静脉滴注速度、静脉滴注时间过长等。综合以上结论,对于儿童感染性疾病开展阿奇霉素治疗中具有显著作用,是儿科抗感染的有效药物,但用药后需要对不良反应进行高度重视,如发生异常现象,需要及时进行停药观察,并且不可随意增减用药剂量。
参考文献
[1]汪洋.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11(9):144-145.
[2]陈现慧.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25):3921-3921.
[3]孙勇.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J].医药前沿,2016,6(20):79-80.
[4]康玉芳,武生光.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J].医药,2016(2):00241-00241.
[5]陈平,于洪霞,王磊.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与药学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9):61-61.
[6]欧阳玉环.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与药学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2):247-247.
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的不良反应相关推荐儿科临床护理常见风险因素及应对措施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hr.com/hrlwfw/hryxlw/13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