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论文咨询网

复述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华盛论文咨询网 发表时间:2019-11-19 17:18 隶属于:教育论文 浏览次数:

摘要 据统计,现行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明确要求 复述课文的共有 41 篇之多。复述既是吸纳内化语言,又是表达运用语言,既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深化,又是对言语形式的进一步学习运用

  据统计,现行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明确要求 “复述课文”的共有 41 篇之多。复述既是吸纳—内化语言,又是表达—运用语言,既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深化,又是对言语形式的进一步学习运用。复述对于发展学生语文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与意义。复述不同于概括:概括是对课文主要内容进行提取整合、归纳、提炼,复述则是对文本具体语言材料整体的口头表述。复述不同于朗读:朗读是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读)出来,但复述不用眼睛看着文字,也不必用读的腔调来表现,重在通过回忆具体语言及相应情景口头表述,超越“读文”,实现“述文”。复述不同于背诵:背诵重在记忆,丰富积累,复述则大可不必在字句是否与课文有出入 (完全相同)方面过于计较,重在考察是否具体正确(但并非 “精确”)地运用语言、表述课文。复述不同于迁移:迁移一般是由课文拓展、转换至另一语境或生活情境的言语活动,而复述是基于课文语言本身的内化与表达运用。

复述教学存在的 问题及对策

  学生自信地站在他人面前表述是一种能力与素养,是语文课程核心素养与现代公民重要素质之一。但“复述”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与落实,甚至成了“被课堂遗忘的角落”。

  一、复述教学存在的问题

  1.问题之一:假假是指复述课文在日常教学中并不能真正得到落实。尽管课文后面有明确的要求,但教师要么视若无睹、置之不理,要么敷衍了事、自欺欺人。通常做法是课末布置一下——“请同学们回家把课文故事讲给家长或小伙伴听”。第二天,教师往往并不检查反馈。久而久之,学生也就“心领神会”——没有谁会真正去完成这项作业。

  2.问题之二:大一位教师指导学生复述《祁黄羊》,分角色朗读课文之后,就让他们复述全文,大家面面相觑,不知如何下手。虽然课后要求“复述课文”,但课文第一段长而严整的背景介绍,四年级学生记住并复述出来谈何容易?其实,课文的重点(正是复述的价值所在)是“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这两部分,即主要人物(悼公与祈黄羊)精彩的对话描写。教师完全可以突出重点,降低难度、缩小跨度、化难为易、化大为小。如把第一、二段整合成一两句话,作为“引子”,让学生接着在情境中重点回顾与复述下面两部分对话。或者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这两部分内容分开进行复述指导与实践,重点指导“外举不避仇”这一对话场景,再放手让学生自主练习“内举不避亲”这一部分的对话。

  3.问题之三:空空就是教学虚无,没有支撑,学无所依。一位教师指导复述《祁黄羊》,PPT 出示复述方法:一记大概(主要内容),二抓关键(语言、神态),三放电影(想象画面),之后让学生复述。结果,学生不知所云,手足无措。其实,《祁黄羊》“外举不避仇”这部分的复述指导,可按序出示一组词语:“解狐、郑重、深感意外、仇人、举荐、担此重任”,让学生依次运用这些词语复述故事情节。然后,让学生依法自己在文中寻找、摘录 “内举不避亲”这部分的关键词(祁午、郑重、十分惊讶、亲人、举荐、担此重任),连词成句成段,切实复述故事。

  二、复述教学存在问题的对策

  1.落实——化虚为实复述课文教学首要的是教师应充分认识其对于学生学习内化文本、规范语言、发展语文核心素养的独特价值与重要意义,思想认识上真正重视,教学行为上真正落实,不能让这一教学要求在实际教学中虚无与落空。

  2.下水——化师为生下水,就是教师先把自己当作这个年段的学生来复述课文,在真实具体的复述实践过程中,获得切身体验,获取“第一手材料”。这样,才会真正发现具体的实际教学疑难与学生学习困难所在,才会真正基于实际学情与需要,确定基于不同课文特点的真正具有针对性的具体指导、助学方案。

  3.情境——化你为我如何激发学生复述课文(讲故事)的兴趣与内驱力,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复述课文的乐趣,喜爱复述与表达——这是关于复述的一个更为重要的具体问题。情境,惟有情境最能让学生“忘我”地“投入”到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与丰富美妙的想象中来,入情入境、如痴如醉、欲罢不能。基于儿童特点,通过图画、视频、引语或关键词等,把学生引入课文(故事)情境,在情境的驱动下回忆情节、再现语言、复述内容,他们不知不觉沉浸其中,自然而然实现“心口一致”。如此,化你为我——课文(你)与孩子(我)在情境中实现统一,避免心口不一的困境。

  4.分解(分散)——化大为小复述课文并非一定要一次性完成,更非一定要一次性完成全文复述,完全可以分散复述或有重点地选择性复述。比如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狐假虎威》,有教师分课时安排:第一课时着重引导学 生品读第 1 至 6 自然段——狐狸与老虎的对话,然后趁热打铁复述这部分;第二课时重点品读第 7、8 自然段,接着练习复述这两段,最后全文复述。这样,化大为小,分散难度,先分后合,分层推进。再如上文所述——指导复述《祁黄羊》,教师把第一、二段整合成一两句话,作为“引子”,让学生接着在情境中回顾与复述“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这两部分,重点指导“外举不避仇”这一对话场景,再放手让学生自主练习“内举不避亲”这一部分。这样就可以突出重点,缩小跨度,分解难度,化大为小,有选择地复述。

  5.渐进——化整为零学生最终能够自信地绘声绘色地复述课文,并非一蹴而就、一步到位,而是循序渐进的结果。一位教师为了让学生讲好《哪吒闹海》这个家喻户晓的经典神话故事,重点引导学生研读课文第 2、3 两个自然段(打夜叉、斗太子),细致比较这两段描写的异同,引导学生发现:一是哪吒使用的武器不同:打夜叉——乾坤圈;斗太子——混天绫。二是哪吒的动作不同:打夜叉—— 一闪、躲过、取下、扔去;斗太子——一纵身、趁势抖出。三是对夜叉、太子的动作描写不同:夜叉——“钻出来,举起斧头便砍”;三太子——“跳出水面,举枪便刺”。四是对夜叉、太子的语言描写不同:夜叉——没有语言描写;三太子—— 三太子跳出水面,气冲冲地说:“你打死我家夜叉,该当何罪?”接着,整理成表格:然后,教师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对照表格,配上动作、表情,表演故事。三年级的小朋友入情入境,讲得绘声绘色,课堂上掌声不断…… 复述课文,需要建立在“感受—理解—品味—朗读”等教学过程的基础之上,循序渐进,化整为零,由扶到放,减缓坡度,水到渠成。

  6.脚手架——化难为易脚手架策略是指在指导学生复述的过程中,为他们提供向上攀登的有力支撑——脚手架,让学生借助这一支架,通过自己的攀登与努力,由“说不好” 到“说好”,由零碎到完整,由生涩到流畅、自然…… 譬如,指导复述《狐假虎威》,为学生提供三组关键词——描写狐狸、老虎和大小野兽各一组词语。学生就能凭借这三组词语所搭建的“脚手架”,连词成句成段成篇,不断向上跃升,最终成功实现“复述课文” 的目标。再如,表 1 也是为学生搭建脚手架,学生借助这个脚手架,就能实现自我攀升——逐步讲好这个神话故事。更为重要的是,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最终学会自主建构学习的“脚手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7.融合——化离为合很多课堂没有把“复述课文”融入到整体教学过程当中,仅作为一个孤立的教学内容。似乎无足轻重、可有可无。想起来,就顺带说一下;想不起来,就不了了之。复述并非与前后的教学没有关联,不应与其他教学环节处于离散状态。复述是教学整体中的一环,要与整体感知、品读以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等融合起来。化离为合,融为一体。这样才能在复述过程中实现“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 “表达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的课程标准要求。如此,就把复述内容、表达情感、内化(运用)语言融合起来,提升了复述教学的品质。

  8.填补与创生——化一为二复述课文,最高层次的追求是希望学生在较好地吸纳、内化、运用、重述课文语言的基础上,实现创造性地复述(表达),从而实现对文本语言的“填补” 与“创生”。复述不能只限于重述原文语言材料,而应鼓励发挥个人想象与创造力,填补课文语言空间,适当创造新的个性化语言,从入格步入破格。这也是复述所追求的更高境界——让学生通过对文本语言的模仿、复制、吸纳、内化、重述,最终实现自由运用及创造自己的语言,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当然,在小学阶段要求不宜过高,应该重在“入格”——原文复述,内化文本规范语言及精彩的故事(情节、描写等)。对于在复述实践中发展较好、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引导“填补”与“创生”,走向创造性 复述。

  《复述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来源:《教学与管理》,作者:王祥连。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hr.com/hrlwfw/hrjylw/12633.html

文章TAG标签:教学论文

声明:《复述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