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的《古代汉语》课程有其鲜明的特色和意义,在提升学生汉语综合能力和专业学养素质方面应大有可为。但在实际教学中常处于某种困境,其必要性和实效性甚至
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的《古代汉语》课程有其鲜明的特色和意义,在提升学生汉语综合能力和专业学养素质方面应大有可为。但在实际教学中常处于某种困境,其必要性和实效性甚至受到质疑。因此,结合对本校汉语言专业留学生的初步调查结果,提出《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应进一步明确“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就古代汉语词汇教学策略提出较具体的意见。
一、留学生《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困境
国内高校的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以母语非汉语的学习者为培养对象,培养“适应现代国际社会需要、具备良好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汉语专门人才”。汉语言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教学大纲的制定、教材的编写,到教学策略的实施等都以此为主导。留学生《古代汉语》课程的设置和教学主要基于这一考虑,根据《大纲》,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文言阅读水平,使学生扩大文言词汇量,初步了解文言的句法结构,使学生能读懂选注本和借助工具书读懂比较浅显的中国古代作品。”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显示,汉语言专业留学生关于古代汉语的学习情况并不乐观。《大纲》虽将这一课程归为“阅读技能训练课”,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兴趣未必在阅读本身,有关汉语阅读的教学研究也极少涉及或关注“古代汉语”的阅读技能。同时,仅从有关留学生古代汉语教材的讨论中也可以看出,学界对这一课程的理解与定位存在较明显的分歧,理念上的分歧又直接反映到课堂教学实践上,从某种程度上说,留学生古代汉语课程面临一种困境:教得不轻松,学得不情愿。在一些高校《古代汉语》课程的课时被压缩,远低于76学时,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也相应打折,甚至有声音提出,《古代汉语》课程不适合留学生学习,应予以取消。
二、留学生《古代汉语》课程的定位
《古代汉语》课程有其鲜明的语言特色和文化内涵,本应在提升学生汉语综合能力和专业学养素质方面,发挥其价值。眼下的尴尬处境,究其原因仍然是纠结于“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例如,教材和教师都将古代名篇选段作为主要教学内容,这无可厚非,然而在教学中若切实达成对文选内容的学习和理解,需要两个重要的条件:一是文献选段对学生来说有较浓厚的趣味性;二是善于利用文献选段,引导学生结合学习与生活,积极探索其现实性和普世价值。否则,很容易使学生产生较大的学习压力甚至衍生出畏难、放弃心理。提高文言阅读能力、扩大文言词汇量、了解文言句法结构,这些项目的训练,不应是孤立的,仍是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汉语能力而服务的。笔者先后在本校汉语言专业留学生做过调查,关于选课原因,明确表示“因为对古代文选、文化感兴趣”而选修《古代汉语》的学生在两个年级学生中约占22%;“因为学习古代汉语”而选修这门课的学生比例更少,不足9%。课程进行6周以后,关于学习效果的调查中认为有助于“学习古代文化”“文学知识”“汉字知识”的学生在两个年级中分别占90%、76%。这些信息可以从侧面看出,选课前学生对课程缺乏必要的了解,缺少学习的兴趣;课程进行中学生对课程有了一些兴趣,但仍停留在对部分知识的直接获取阶段,尚未明显表现出进行文言阅读训练的主动性。另外,通过深入访谈发现,学生对学习具体课程的主要诉求,仍集中在强化现代汉语知识和汉语综合应用能力。课程教学不仅基于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更需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对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的需求。留学生《古代汉语》课堂需要由今及古,以古促今,将学生对现代汉语学习和训练的积极性因势利导,通过“古—今系联”实现知识和兴趣的正迁移,学习古代汉语、培养文言阅读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的汉语综合能力。
三、留学生《古代汉语》课程词汇教学策略
语词是文言阅读的拦路石,是留学生学习古代汉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教学中实施“古—今系联”的重要环节。《古代汉语》课程词汇教学的重点首先就放在落实语词的古今对应性上。简单来说,教师循着由今及古、求同存异的路子,引导学生利用所熟悉的、所能理解的现代汉语知识来理解文选中的特定语词。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实施主张形式简洁,难易适度,注重展示词汇知识的规律性,挖掘其中的文化特色和普世价值。这里结合通用的徐本教材中的具体语词,谈谈留学生《古代汉语》教学中对词汇的处理。1.充分利用成语将已知的成语语素意义和“陌生”的古代语词联系在一起,学生往往一点就通;常见的对文式成语结构是不可忽视的一种有效途径。例如,“楚人有鬻盾与矛者”(《寓言故事·自相矛盾》),其中“鬻”不常用,也不易过多展开,向学生简单描述了“卖儿鬻女”“卖官鬻爵”的情景,学生根据汉语中常见的对文结构,利用相应位置上的“鬻”和“卖”同义对文,很快就明白了文选中“鬻”的意义。2.结合诗词歌曲对大多汉语言专业的留学生来说,像《静夜思》《忆江南》等较浅显的诗词,或者像《雎鸠》《送元二使安西》《山居秋暝》《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盛名在外的有所了解。类似的名句尤其是演绎为歌曲流传的,可以适当选用为教学辅助手段,既增添了文化情趣,也拉近了学生和古代汉语的距离。例如,“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古代笑话·执长竿入城》),学生容易用“但是”直接解释这里的“但”。课前预习材料中借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视频演唱,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对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留下较深刻的印象。这时从“但愿”入手,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但”并非转折用法,而是表示强调,意即“仅仅,只”。3.调动方言优势江浙方言特色鲜明,留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吴声越语,很有兴趣。古代文选中的语词可以和身边的方言相联系,让他们觉得新奇,从而学得快,也记得深刻。例如,“其人弗能应也”(《寓言故事·自相矛盾》),对于“弗”的意思,学生发现平时偶尔听到过的“弗来噻(不行,差)”“弗晓得(不知道)”,竟在这里得到印证,很是雀跃。4.抓住核心义词语从古至今的意义变化,即使看似杂乱却总有迹可循,抽丝剥茧,抓住推动意义演变的逻辑核心——核心义,以一而牵动全网。对意义复杂的语词,讲解中抓住核心义,往往化繁为简,而不宜展开复杂的意义关系,增加学习负担。帮助学生从核心词义入手,一方面使词义讲解更简捷,另一方面帮助学生逐步构建、完善自己的词义系统,有意识地探寻汉语意义变化的规律性。例如,“就有道而正焉”(《论语·九则》)中“就”是一个常用而意义复杂的词,而学生大多最熟悉的是它在现代汉语中的虚词用法。从它的基本义“就高也,到高处去”,直接切入“就”的核心义“接近,趋向;达到目的”,帮助学生明确在现代常用的“就位、就座,成就、造就”等词语中,“就”的意义都集中指向这一意义核心。同时,教师也可让学生从孟浩然的那句“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过故人庄》),得到启发或印证,这里的“就”也是动词意义“接近”。5.编织意义网络意义丰富而且在现代仍然较活跃的语词,一般也是现代汉语词汇的学习重点,他将其常用义项以网络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通过意义链条,梳理意义引申的逻辑性和规律性,同时发现文选中语词所对应的义项。例如,“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为学》),“去”是一个常用词,意义和用法丰富,但这里的“去”对学生来说并不好懂。列举现代汉语中“去”的词语组合,借由“花去、除去、擦去”等提出问题,在补语位置上表示“去掉、消失”的“去”,和常用于“往某地,到”的“去”的意义引申逻辑是什么?带着这一问题,整理“去”的常用义项,展示其简略的意义网络(见下图)。对照这一引申脉络,学生对“去”在两地之间表示“距离”的意义和用法,基本达成较一致的认识。6.归纳同义项语词的某些义项即使在现代汉语中出现频率不高,但通过用心收集和整理,让学生能发现其中相同、相通之处,即可做出基本准确的归纳,这是古代汉语词汇教学中较常用的一种手段。例如,“不患人之不己知”(《论语·九则》),“患病”是学生相对熟悉的一个语词,但这对于理解文选语句的帮助不大。举“忧患、内忧外患、患得患失”等一组语词,引导学生总结束语素意义,语词和成语的内部并列结构也同时发挥作用,学生能较便捷地发现这一组词语中“患”的动词义指向“担心”,同时引导学生根据字形,推测“患(懽)”的基本义正是“担心,忧虑”,“患病”之“患”的意义来源也得到了很好的疏解。如果说前面几项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教师的准备和组织,后两项策略,学生一旦具备了一定的归纳和比较的词汇学习方法与习惯,教师稍加指点,学生也有能力自主达成。作为高层次的汉语言专业教学,需要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与良好的综合素养,适时引导,授之以渔,使学生突破词汇认知的藩篱,将古代汉语的学习与现代汉语的学习视为有机的整体,有意识地将二者同时融入提高自身语言能力及文化体验能力的学养训练中。
参考文献:
[1]徐宗才,李文.古代汉语·上册(修订本)[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0
[2]王云路,王诚.汉语词汇核心义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课程教学策略》来源:《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作者:陈敏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hr.com/hrlwfw/hrjylw/14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