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论文咨询网

浅谈美术教学对提高情绪智力的作用

来源:华盛论文咨询网 发表时间:2021-10-19 09:17 隶属于:教育论文 浏览次数:

摘要 情绪智力实际上是一种修养,同样也是一种人格因素。学生的情绪智力主要包括构建良好人际关系的心理素质、控制情绪的能力以及激励自我的精神动力等,是由其根据自身对客观事物

  情绪智力实际上是一种修养,同样也是一种人格因素。学生的情绪智力主要包括构建良好人际关系的心理素质、控制情绪的能力以及激励自我的精神动力等,是由其根据自身对客观事物的实际需求进行调节的。美术教育能够充分满足学生在情感方面的需求。在开展美术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影响学生自我完善与自我发展的情绪智力的因素主要包括:学生对于艺术氛围以及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心理倾向,针对艺术作品的情绪控制能力与辨别能力,等等。

浅谈美术教学对提高情绪智力的作用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情绪智力的重要意义

  1. 传承文化,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开展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和技能,而且应该传承相关文化,传播人类的优秀文明成果,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深刻地感受到文化的魅力,进而影响学生的道德观念、价值观、思维方式等。美术是人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含着丰富的人文资源。开展美术教育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美术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够促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掌握和了解不同的艺术语言和形式,分辨美术学科中较为特殊的语言与符号系统,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地感知世界,获得全面发展。从学生的视觉欣赏角度讲,在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其往往能够获得相应的文化积淀[1]。如,江南的民居、中国古代的桥等都属于视觉艺术形象,这些对于学生来讲都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2. 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视觉感知能力

  形象思维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思维能力,是与学生创造能力之间存在密切联系的思维方式。形象思维实际上就是学生进行概括、抽象、综合以及分析的过程,属于一种艺术活动。小学美术教学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形象储备,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正确、高尚的审美观念,提升学生的审美创造以及审美感知等能力,这是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一项重要任务[2]。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

  美术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道德情操等具有重要作用。朱光潜在谈到美育时说:“美育是情感教育。”情感是艺术课程中的重要属性,学生的认知活动和实践活动不仅受其思想认识的影响,而且受其情感活动的影响。情感教育的目的是充分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优秀的美术作品往往反映了作者对自然和社会的评价、看法,能使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情绪智力的方法与策略

  1. 在激发训练中学习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

  美术的个性化特征决定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受到自身情感以及情绪等方面的影响,学生的内在情感会直接影响学习效率、学习积极性等。因此,在实际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如何保持稳定的情绪,使学生保持高涨的学习兴趣[3]。学生应该在学习过程中有效地调节个人情绪,以高质量地完成美术作品。

  如,在开展美术技法教学过程中,学生如果始终难以领会要领,就应该加强练习。但是,部分学生往往会在这样的情况下感到烦躁、不想学习,如果教师继续开展教学,往往难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该在实际的教学中开导和鼓励学生,并且告知学生控制情绪的方法,让他们能够沉着、有耐心地开展创作。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深刻感受成功的喜悦,促使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提升交际能力。

  另外,在开展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情绪智力,增强学生对于周围事物的探究兴趣和欲望,促使学生积极地体验和观察,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的乐趣,提升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与学习中,有效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进而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2. 在美术欣赏中培养情绪的自我陶冶能力

  欣赏是学生对于客体的一种能动性认识和体验形式[4]。欣赏的内容包括各种自然和人类创造的文明成就以及社会环境的品质、能力等。在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当中,其情感越细腻、丰富,越能够深刻地认识、了解欣赏客体。影响学生欣赏水平的因素包括学生的心理素质、兴趣爱好、阅历、经验以及知识水平等。在开展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以学生的想法和情感为主,加入相应的问答互动等环节,还可以渗透相关的小故事,充分调动学生的欣赏积极性,促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进而更好地陶冶学生的情操。

  如,凡·高的《向日葵》在布局、色调、笔触等技法方面,充分体现出其对于生命与自然产生的独特情感体验,展现出一种悲伤又热烈的心理情绪。因此,学生只有在充分了解凡·高生平经历的前提下,才能够真正体会到这幅画作的内涵。美术欣赏实际上就是通过让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等,达到影响学生的人生观、审美观的目的,陶冶学生的情操,促使学生能够求真向善,逐渐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3. 在美术实践中学会情绪的自我激励能力

  许多艺术家不仅拥有非常高的智力,而且具有独立、自信、勤奋、顽强等良好的性格特征,这些优秀的意志和品质是一个人成功的必要前提。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拥有美好的品质[5],而小学美术是培养学生优秀品质的重要学科。意志和情感是学生内在心理活动的重要因素,能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积极性。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如何保持良好的情绪和状态,维持较高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应该始终保持一种积极上进、坚定不移的态度,有效克服消极情绪,明确学习目标,积极主动参与美术相关实践活动。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该对其加以引导,培养学生能够从困境中获得成功的能力[6]。另外,在开展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如何避免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有效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和情绪,独立思索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够在美术学习中形成较强的情绪控制和调节能力,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能力。

  结语

  在以往的美术教育中,部分教师往往忽视了对于学生情绪智力的培养,也忽视了学生对于情感方面的实际需求。而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美术教育在培养和发展学生情绪智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小学美术教学当中重视培养学生的情绪智力,不仅是对“以生为本”理念的充分体现,而且能够发掘学生的优点,更好地帮助和鼓励学生慢慢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美术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情绪智力。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情绪智力,促进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周芸.让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融入小学美术慧学课堂[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20(12)-.234-235.

  [2]马亚丹.巧借审美能力之帆,构建小学美术教学课堂之船[J]术教育研究, 2020(5):132-133.

  [3]李红彤用审美的眼光看世界一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 2020 46)110-111.

  《浅谈美术教学对提高情绪智力的作用》来源:《美术教育研究》,作者:潘志洁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hr.com/hrlwfw/hrjylw/17188.html

声明:《浅谈美术教学对提高情绪智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