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论文咨询网

音乐审美教育从培养音乐感受力开始

来源:华盛论文咨询网 发表时间:2021-12-28 09:14 隶属于:教育论文 浏览次数:

摘要 音乐审美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已日益引起广泛重视。目前较为普遍的音乐审美教育以音乐欣赏为主,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音乐史的发展脉络,记住一些作曲家的名字、国籍和

  音乐审美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已日益引起广泛重视。目前较为普遍的音乐审美教育以音乐欣赏为主,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音乐史的发展脉络,记住一些作曲家的名字、国籍和代表作,学习一些简单的音乐知识,如初步识读五线谱等,并以此为主要内容进行考试。然而,这就是每个人都应接受的美育教育吗?知道贝多芬是德国人、莫扎特是奥地利人、《四小天鹅》舞曲选自柴可夫斯基的舞剧《天鹅湖》对我们的素质有何影响?不知道这些就无法欣赏音乐,知道这些的人音乐欣赏能力就更强吗?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困惑,其根源就在于人们常常错误地把音乐审美教育与音乐知识的学习等同起来。世界上各种各样的知识可谓浩如烟海,就像有人说“一沙一世界”,即使很微小的事物,深入探究下去也可能包含无穷无尽的知识。作为生命有限的人类,不可能也没必要去穷尽世界上的知识。因此,非音乐专业的人的确没必要非要掌握大量的音乐专业知识。作为人人都该接受的音乐审美教育,其培养目标应该是增强和提升每个人对音乐的感知和感受能力。而这与音乐知识的掌握是不能画等号的,生活中学了大量音乐知识但从未被音乐感动过的大有人在。我就曾听一些从事音乐专业学习或工作的人说,他其实对音乐毫无兴趣。反之,很多非音乐专业的人却有着极好的音乐感受力,常常因一首曲子激动得不能自已。《世说新语》里曾讲过一个人,每听到好听的音乐就会被感动得难以自持,但他不知道该用什么话来描述,只会感慨万分地说两个字“奈何”。虽然只有“奈何”二字,但他却比一些著作等身的音乐专家更有感受力,因为他曾被音乐深深地打动过。

音乐审美教育从培养音乐感受力开始

  一、听音乐是听什么

  对音乐的感受和感知能力究竟是什么呢?这要从人们听音乐究竟是在听什么说起。我一直认为,音乐从本质上说,是作曲家对声音良好感性样式的追求,以及其情感世界、精神内涵的音响化呈现。而从乐谱、乐器到演奏方式等,都只是为了让这些得以呈现的媒介。在音乐表演过程中,除作曲家的情感和精神内涵外,又不可避免地融入了演奏者的情感和精神内涵。因此,欣赏音乐、感受音乐,就是感受作曲家和演奏家蕴藏在音乐作品之中的情绪、情感和精神内涵,而音乐审美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和提升对音乐作品的情绪、情感和精神内涵的感受力。正如人的任何一种能力都有提升的过程,音乐审美感受力也有初级和高级之分。众所周知,在人类的儿童时期,其注意力最容易被感性特征明显的事物吸引,比如色彩斑斓、带有声响的玩具,情节较快、充满幻想的故事书等,而随着教育带来的感受力和理解力的提高,人们渐渐就能够阅读情感更为复杂、细腻的作品,能够捕捉那些隐藏在字面之下的深层含义。就如“80后”小时候几乎都看过连环画版本的《水浒传》,长大后也在课本中学过原著的节选,老师讲课的时候也做了很多正面的引导,不过很多人都只是被故事中的“行侠仗义、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豪情所吸引。待人到中年再去读《水浒传》,才发现以前对作品中很多人物的心路历程、人性刻画视而未见。在人世经历了一番,我们才能更深刻地感受到书中的种种隐喻和世情道理。这种情况在音乐审美上也同样存在。人类在儿童时期容易被旋律性强、节奏鲜明的音乐吸引,这就是音乐审美能力处在初级阶段的体现。而当人的审美能力提升,音乐趣味得到发展,我们就会渐渐发现,尽管音乐的旋律、节奏十分重要,但已不会占据我们全部的注意力了。我们可以去欣赏那些情感更为复杂、细腻和深刻的音乐作品,那些乐音深处的情感和动机是我们在幼年阶段从未领略过的。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很多人在成长中并没有得到相应的音乐教育,以至于审美趣味一直保持在单纯天真的儿童阶段,也就是只能被旋律性强、节奏强烈鲜明、情绪单一明确的音乐所吸引。流行音乐就是这类音乐的代表。以流行歌曲为主的流行音乐有着占据主导地位的旋律和明显、稳定而持续的节奏,再辅以歌词来进一步阐明音乐主题。一切都非常具体,听者只需要轻松地感受就好,不用费神去捕捉什么、领会什么,将音乐欣赏的门槛降到了最低。一生只欣赏流行音乐,当然没什么原则性的错误。但是我想每个人可能都愿意在有限的人生中尽可能多地体会生命的色彩和魅力,而艺术就是一种极为宝贵的生命体验。如果一生都只停留在跟着流行音乐用脚打拍子或摆动身体的阶段,始终未有更充分、深微的赏乐体验,难道不是一种深深的遗憾吗?如前所述,音乐审美教育的任务是提升人们对音乐的感知和感受的能力。我们所受到的很多教育,实际上都是让我们能够用后天习得代替自然反应。所谓鉴赏就是把概念运用于知觉的一种形式。需要注意的是,形成概念并在欣赏中运用于知觉不是通过背音乐知识就能实现的,而是与个人的感受力息息相关。书本知识可以通过阅读和死记硬背来获得,其间可以无须实际音响和音乐本体的介入,因此可能与实际的音乐感受无关。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个学生在音乐史的笔试中取得了非常高的分数,但在播放笔试涉及的音乐作品时,他竟一脸茫然,因为他从来没听过这些作品。这说明单纯知识的堆砌与实际的音乐感受力是完全脱节的。

  二、如何提高音乐感受力

  那么,通过什么方式才能提高对音乐的感知和感受能力呢?其实并不难,就是要多听。多听音乐大师的经典之作,反复听,不一定要在音乐会或音乐欣赏课上听,也不一定非要专心致志地听。在网络音乐如此发达的时代,在我们步行、坐地铁、开车、忙家务时都可以随手播放一段古典音乐,让它成为生活的陪伴和点缀。正所谓“好书要经百回读”,渐渐地,你就会在感知音乐旋律的同时,感受到越来越多的弦外之音、越来越多的情感张力。此外,提升音乐感受力还有一个重要条件,那就是培养和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由于流行音乐通常都是有歌词的,因此我常常遗憾在以欣赏流行音乐为主流的当代,很多人在听没有歌词的乐曲时明显缺乏想象力,或是不愿展开主观想象,总希望有一些明确的引领。古典音乐不仅有着大量的器乐曲,而且常常没有明确的标题,只以奏鸣曲、交响曲、赋格、前奏曲等体裁名称为标题。这就使得听众听得一头雾水,最后望而却步。从根本上来讲,歌词并不是音乐手段,而是文学手段,听懂歌词不等于听懂音乐。众所周知,一首歌曲可以被填入意思截然不同的词,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很多流行歌曲都有国语版、粤语版,一些翻唱自欧美、日本的歌曲也都是重新填词的。那么,究竟哪个版本的歌词才是这段旋律的正解呢?因此,无歌词、无标题的器乐曲才常常被称为纯音乐,而这些纯音乐并不会剪掉听众想象的翅膀。相反,恰恰因为没有了歌词和标题的限制与束缚,我们才能更充分地展开想象的翅膀,为作品赋予无穷的解读。在我看来,对音乐有着无尽想象力的人可能远比一些能张口说出作品号的人更有音乐素养。爱因音乐审美教育活动现场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重要得多,因为知识是有限的,但是想象却可以遨游世界。”对于音乐感受力的培养,还有一件值得注意的事情。如同我们说话的口音、吃饭的口味等一样,音乐感受力也存在培养的关键期。一个人语言能力的培养关键期是幼年和童年,口味的偏好也基本都在人生的早期定型,其后会保持很久甚至终身,正所谓“乡音难改”。而幼年、童年到青少年也是一个人的音乐感受能力和品位形成的关键期,对一生有着深远影响。我发现,在大学里参加音乐公选课的非音乐专业学生往往都是小时候受到过一些古典音乐熏陶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上对音乐的反应之强烈、表现之积极活跃有时甚至超过了一些音乐专业的学生。在面向社会大众的线上鉴赏课上,也存在类似现象。可见,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音乐审美教育是多么重要,音乐美育应从娃娃抓起。

  三、音乐审美教育需要知识,更需要感受力

  那么,音乐审美教育是否需要进行知识的传授呢?当然需要。我完全同意知识是所有教育的基础。但要注意,知识绝不是教育的终极目的。就像我们平日所吃的食物,是我们拥有健康和力量的保障,但食物本身并不是健康和力量,而要看我们的消化方式、生活习惯等能否将之转化为健康与力量。知识在音乐审美教育中的作用与之类似。知识本身无法替代感受,而要靠对音乐的长时间浸淫,运用精神的消化能力深化或转化,从而提升感受的能力。音乐审美教育的目的并不只是学习音乐知识,而是要使人们能区分音乐作品的优劣。如果缺乏这样的分辨能力,我们将会失掉生命中的许多乐趣。请相信,每个作曲家和演奏家都希望他所创作或演奏出来的音乐能引起听众的共鸣。而能否接收到这种共鸣,就取决于聆听者的音乐感受能力了。受过训练、有良好的音乐感受力,似乎只是审美范畴的事,与道德无关,但有时还真的会使人萌生善念。音乐作品作为人的精神创造物,蕴含了作曲家、演奏者丰富的情感。优秀的音乐作品能够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直抵聆听者的内心世界,从而引发其精神世界的某些变化,甚至直接影响其行为。奥斯卡获奖影片《钢琴家》中,那位德国军官如果不是被波兰犹太钢琴家演奏的《肖邦第一叙事曲》所打动,感受到钢琴家抒发的强烈情感,又怎么生出恻隐之心,帮助其躲过厄运?所以,提升音乐感受力,对于提升民众素养、大众品位,营造和谐的文化、社会环境也是大有裨益的。一个国家的音乐审美教育水平,并不取决于这个国家产生了多少音乐家,也并非是有多少人喜欢听音乐,而是取决于人们喜欢听什么样的音乐。因此,让我们的音乐审美教育,从培养音乐感受力开始吧。

  《音乐审美教育从培养音乐感受力开始》来源;《美育》,作者:段召旭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hr.com/hrlwfw/hrjylw/17545.html

声明:《音乐审美教育从培养音乐感受力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