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论文咨询网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障碍因素分析及对策

来源:华盛论文咨询网 发表时间:2019-10-09 10:01 隶属于:农业论文 浏览次数:

摘要 摘 要:文章阐述了目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具有的地域性强与依赖性强、投资大与收益慢、风险性大与稳定性差等众多特点,分析了面临的困境及成因,并结合实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尊重

  摘 要:文章阐述了目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具有的地域性强与依赖性强、投资大与收益慢、风险性大与稳定性差等众多特点,分析了面临的困境及成因,并结合实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尊重农业的现实需求、完善成果转化机制、加大对受众群体的培训力度、建立完善的成果转化机构等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

  关键词:农业科技;科技成果转化;障碍因素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1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与特点

  1.1 地域性强与依赖性强 我国农业区域幅员辽阔,农村人口众多,农业生产需要大量农业新成果、新技术。农业科技研发迫在眉睫,但对于已研发成功的科研成果如何应用于农业生产,更是重中之重。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强的特点,对于地域的气温、湿度、土壤、光照等客观条件有严重的依赖性,这也是农业科技成果难以大范围推广的主要原因之一[1] 。在实验室的研究结果,很难在大自然的条件下毫无差异地实现,容易出现“实验室中成功但室外失败”的现象。部分农作物对于客观条件的要求较为苛刻,若不能满足其生长条件,就会影响其生长。区域之间的种种因素差异会导致区域依赖性较强的农作物在跨区域种植过程中存在着各种无法回避的问题,导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失败[2] 。

  1.2 投资大与收益慢 土地的利用率是有限的,其资源开发程度也是有限的,单位产品的利润基于这些客观条件的限制也必然会受到限制。故而,高投资的科技成果所获得的收益未必达到理想的水平。同时,所产生的回报也必然是缓慢的[3]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的农业生产模式,导致农业必然不会是快速获得收益的产业,因此,对于农业生产来讲,难以快速实现商业化价值,也是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困难的因素之一。

  1.3 风险性大与稳定性差 农业科技成果在转化时,也表现出稳定性差的特点,不能对产生的收益有所保证。况且农业生产受客观因素的影响较大,如旱、涝、大范围的虫灾等都是不可抗拒的,在这些不可抗因素的影响下,缺乏对生产安全进行保障的有效途径,故而其生产投资中也存在着风险过大的问题[4] 。

  2 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

  2.1 尊重农业的真实需求 应尊重农业生产的真实需求,将其合理的需求与科研项目联系起来,不能为了“搞科研”而“搞科研”,也就是说,“搞科研”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而不是为了“形式化农业”,更不是为了使农业生产“盲目科学化”[5] 。有关部门在扶持科研机构进行农业生产项目研究时,应对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予以全面的调查和系统的数据分析,以了解真实情况,防止科研与生产脱节。例如,曾针对某作物研发的“尿素与化肥播撒机”,其工作原理类似于播种机,在对该作物进行尿素与化肥播撒时,对于均匀程度有着严格的要求,为满足这一要求,操作时该机器的轮子往往会压坏垅上的秧苗,实践证明,这个播撒机的播撒效果远不如人工。因此,在进行科研项目立项时,一定要先了解生产者的真实需求,把实际应用放在首位,将利于生产作为科研的主要目标。

  2.2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要不断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通过对产业的扶持及试点,使科技成果进入最初的实际试用阶段,让农业生产者先体验到科技带来的生产便利和高效率。据统计,我国的农业生产区域往往闭塞程度比较高,生产者对于新科技的接受能力不强,甚至抵触,面对这种形势,就需要相关部门进行机制上的完善,并在资金援助方面提供充足的保障[6-7] 。除此之外,还要在科研项目的立项工作上予以严格的核查,对无用的科研项目要予以撤销,对于切实有效的科研项目要予以扶持,并鼓励相关科研人员在农业科研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在国家科研资金的保障下,研发出更多实用性强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不完善是影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一大障碍,同时,也是农业生产者对新科技接受能力弱的主要原因之一。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象,就需要有关部门进行彻底的机制改革及相关政策的完善。

  2.3 加大对受众群体的培训力度 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势必会对农业生产者的知识水平提出一定的要求。我国不少地区已制定了农民教育培训的相关条例,如《吉林省农村教育普及条例》、《甘肃省农民教育培训条例》等,通过一系列措施来规范对农业生产者的科技培训,提高其农业科技文化素质。提升农村教育水平是提高对农业科技接受能力的基本途径,同时,也能带动对农村教育重视程度的提升。虽然我国的农村教育水平一直在不断提高,但相比城市教育而言,农村教育程度依然不高,这也是造成我国农业生产者平均教育水平偏低的主要原因。对于偏远地区的农村教育要更加重视,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偏远地区也是构成生产链条的重要组成部分[8] 。

  3 结语

  作为农业生产大国,我国在农业产业中始终存在着科技化不明显、农业生产者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现象,究其根本,是我国的农业生产存在一定的落后性。对此,相关部门唯有通过宏观调控的手段进行资源控制,并辅以微观调节予以修正,才能有效地改变当下科技成果难以转化的现实状况。

  4 参考文献

  [1] 周振亚,叶纪明,付仲文,等 .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障碍因素及对策研究——基于吉林省的调查[J]. 农业科技管理,2015,34(4):7-10,75

  [2] 沈月领,赵增峰,韩永峰 .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2012,14(1):79-81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障碍因素分析及对策》来源:《农业科技管理》,作者:王佳江、赵宇、徐世艳、侯倩倩、吕珂、赵泽民、高明 。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hr.com/hrlwfw/hrnylw/12352.html

声明:《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障碍因素分析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