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论文咨询网

二化螟的抗药性及综合防治研究

来源:华盛论文咨询网 发表时间:2020-01-04 09:04 隶属于:农业论文 浏览次数:

摘要 摘要:长期单一的使用同一种农药去防除某一种农作物的病虫害,很容易让该种类的病虫产生抗药性,更有甚者会以更加猛进的势头繁殖扩大。为了确保农作物安全性,以及种植质量和

  摘要:长期单一的使用同一种农药去防除某一种农作物的病虫害,很容易让该种类的病虫产生抗药性,更有甚者会以更加猛进的势头繁殖扩大。为了确保农作物安全性,以及种植质量和大面积种植,展开针对性的病虫害抗药性研究,进行相对应的综合防治措施研究十分重要。以在水稻种植中的二化螟病虫害的抗药性为例,对其防治措施进行研究和讨论。

  关键词:二化螟;抗药性;综合防治;农作物

二化螟的抗药性及综合防治研究

  1 二化螟概述

  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是水稻种植中的重要钻蛀性害虫,一般采取的防治措施为化学防治,以大面积用药为主,但是农药的大量使用会造成一个弊端,对作物本身产生影响,粮食所能承受的药剂有限,粮食本身的安全性与人类自身健康相关。在水稻二化螟治理中,考虑到用药的安全性、防治药剂的有效性和作物种植中所涉及到的用药成本。由于这些条件的限制,导致在实际治理过程中,用药选择变得十分有限,用药也比较单一,长期在某种单一药剂防治下可能导致二化螟的抗药性增强,从而使得二化螟增长数量增加,仿效减少。

  2 二化螟的抗药性

  病害虫对农药产生抗药性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样也是农药对病虫选择性的结果,长期使用某种相同的农药,生物有足够的适应环境的能力,逐步将这种坚强的基因遗传给后代,表现出对该种农药的抗性,即这种农药对靶标生物逐步失去药效。一般来讲农药都是小分子的物质,比如有机磷等。这些小分子物质进入生物体以后一般不会引发免疫系统的免疫反应,因为它们大多不具备抗原性,而是通过阻碍生物反应进程导致死亡,或者阻断生物细胞间的联系,或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不具备抗原性的物质不会产生抗体的。这种抵抗力的选择更多情况下是自然选择导致的,同时也是代谢途径改变的结果。根据当前病虫害的形势,病虫害处越来越明显,也呈现出越来越难防治的势态。仅仅个人的在小面积范围内的防治病虫害上是不行的,需要共同协作,进行大面积成片的病虫害防治管理。现在面临的问题在于化肥、农药滥施,土地成年累月种植,这对于土地的损害和病虫害抗药性的提升等问题的解决是不利的。近年来,尤其在水稻种植主产区,二化螟防治难度逐年增大,下面就针对二化螟严重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说明。

  3 二化螟严重发生的原因分析

  我们都知道,农田生态系统是以农作物为核心,人为地对自然生态系统进行改造而建立起来的生态系统,主要包括3个子系统:作物系统、非作物系统、人类系统。其特点是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断施加影响,尤其是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使农田朝着有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和经济利益的方向发展,这就导致农业生态环境的简单化和单一化。目前,仅有几十种作物被大面积种植,取代了原有的自然多样性,造成群落结果趋于简单,群落的物种数和个体数都比自然生态系统少,农业害虫易爆发成灾。为防治害虫,大量、不合理的化学防治引发了害虫产生抗药性、再生猖獗、农药残留等一系列影响人畜健康、食品安全和环境质量等问题。由于长期单一使用杀虫单防治二化螟,致使二化螟对沙蚕毒素类、氟虫氰、氯虫苯甲酰胺等药剂抗药性迅速上升,田间出现防治失败现象。综合治理二化螟抗药性已是水稻生产上亟待解决的问题。未来针对二化螟的防治,通过一系列田间试验,进一步明确二化螟和水稻播栽期,以及各个品种间的关系,筛选出高效药种,找到有效的防治策略,初步确定一套治理抗性二化螟的综防技术。二化螟的抗药能力不仅与植株的农药有关还与周围植株环境有关,其中主要原因还是单一农药经年累月喷洒,导致病虫的抗药性增大。通过查明二化螟繁殖旺盛期和水稻播栽期两者的时间差,利用时间差大范围阻碍二化螟数量,抑制二化螟繁殖,同时研究发现更多高新药剂,在确保植株生长健康的同时最大限度的消灭二化螟,并规范治理技术。下面对针对二化螟的综合防治展开研究与讨论。

  4 二化螟的综合防治

  随着大量农药的使用,甚至是盲目的使用,对作物生产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比如药害、虫害抗药性等问题,并引发担忧食品安全问题。近年来,人们更倾向于绿色、优质农产品的需求,要求农业必须向着绿色可持续方向转型。农业生产种植中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行绿色生产方式,推进农业清洁生产。这就意味着要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尽量使用农业防治或生物防治的方式进行病虫害防治。这些方式包括田间耕作管理、病虫害预测预报、培养天敌等。尽量减少或合理的使用农药和化肥,以达到绿色生产的效果。在有关水稻二化螟的综合防治措施执行中,病虫害预测预报必须要有大量的数据来支撑,如虫情密度变化、环境变化数据等等,这些都需要大量人力进行观察记录,才能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尤其是在当今这个大数据时代,云信息发展比较广泛,使用农业云平台能够做到对农业种植情况的远程控制,农业云平台也可为数据的监测带来新的方法,通过在园区安装摄像头、户外气象站、传感器等物联网设备,实现对环境数据的实时监测及记录,确保了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系统后台还会对监测到的数据进行整体分析,对园区的病虫害预测起到重要的作用,为园区病虫害管理提供数据支撑。因此,在对二化螟进行综合防治中,充分利用平台技术以及科学手段,增强对种植区的整体控制和管理。病害管理可以减少病害防治成本,降低损失。传统的病害防治方法就是看到作物有病害农民才会去防治,大爆发的时候才来防治,这样必定增加了用药成本。如果一个地区病害管理做得好,提前告诉农户要用药,这样那些由于知识不足等原因而耽误用药时机的农户,就会及时防治,从而减少损失,降低成本。防止病虫害的跨区域流动也是病害管理的重要方面。国家检疫局、海关,都会检查进出货物是否携带检疫病虫,防止病虫害跨区域流动,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比如松材线虫,就是从日军运入中国的松木包装箱进入中国的,几十年过去了,松材线虫一直是国内松树的头号杀手,很难防治。因此,综合防治离不开整体的控制管理。

  5 小结

  综上所述,在有关二化螟的抗药性研究和综合治理中,我们总结出在种植作物的时候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预防病虫草害的发生比如种植抗性品种,做好植物检疫工作铲除病株清除田间秸秆,然后监测有害生物,少的时候,损失不大,就不用防治,多的时候,也可以考虑生物防治,然后考虑使用农药来防治,农药不能乱打,用什么药,什么浓度,打多大面积,打在叶面上还是枝干上或是别的地方,多久打一次,最后一次打完药多久可以上市,这些都要考虑。尤其是在针对二化螟的病虫防治中,要针对水稻栽培种植的实际情况展开研究,以便给予水稻栽培更好的保护。

  参考文献

  [1] 曹明章,沈晋良,张绍明,等.2002年江苏省二化螟抗药性检测及治理[J].植物保护,2003,(5):34-37.

  [2] 曹明章,沈晋良,张金振,等.二化螟抗药性监测和对三唑磷抗性的遗传分析[J].中国水稻科学,2004,(1):73-79.

  《二化螟的抗药性及综合防治研究》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作者:赵容波。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hr.com/hrlwfw/hrnylw/12990.html

声明:《二化螟的抗药性及综合防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