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群众文化建设的道路中,群众文化活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乡镇地区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与国家现阶段的重要政策与方针相符合。借助群众文化活动,能够提高乡镇群众的思想文化
在群众文化建设的道路中,群众文化活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乡镇地区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与国家现阶段的重要政策与方针相符合。借助群众文化活动,能够提高乡镇群众的思想文化意识,通过活动多角度地向群众宣传国家最新的方针政策,抵制并逐渐排除旧文化;另外,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符合了广大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迫切需求。在经济水平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群众对于文化方面的需求越发强烈,在此时机大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不仅有利于提升群众的思想文化素养,还有利于社会建设的顺利开展。总而言之,只有通过不断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人民群众才能够通过活动接触更多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品位,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因此,加强对群众文化活动相关的研究,对于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是十分必要的。
1加强群众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群众文化建设的目的是向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精神食粮,普及文化知识,传播先进的文化信息,并不断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文化服务,保障人民群众最基本的文化权益。在中国的文化体系中,群众文化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它与基层人民群众紧密相连,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不同地区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水平[2]。现如今,随着国家对文化建设的重视进一步提升,各地区的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由于中国的地大物博,不同地区的历史与文化发展情况各不相同,且经济水平上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部分地区的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进度较为缓慢,尤其是在一些经济贫困的偏远地区,群众的文化生活仍十分枯燥贫乏,赌博、封建迷信等消极文化有所蔓延,不仅为当地带来了不良风气,还严重影响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为了消除封建文化,让广大人民群众接触到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必须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只有做好群众文化建设工作,进一步提升群众文化内容的广泛性与先进性,传播先进的科学理论与科学精神,弘扬社会正气,加强公民思想道德教育,才能帮助群众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引导贫困地区的群众摆脱不良文化现象,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近几年,乡镇地区的发展迅速,不仅在经济水平上还是文化建设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加强乡镇地区的作者简介:沈桂霞(1974-),女,汉族,本科,馆员,研究方向:乡镇群众文化。群众文化建设,有利于发挥乡镇群众的主体作用,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乡镇地区的建设凝聚力量。另外,通过提高对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视,能够对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建设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以此来提升乡镇地区的文明程度,为乡镇地区的和谐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
2群众文化活动的意义与主要特征
群众文化活动是各级政府与相关文化部门为了提高当地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而定期开展的文化建设措施。通过举办文化相关的具有一定引导性与示范性的文化活动,提升群众之间的凝聚力,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例如,部分企业举办的职工内部比赛、社区举办的民间艺术展览等。在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的选择上,主要有活动开展的目的、所需资源的情况以及群众的接受程度3种主要的影响因素。活动的形式由内容与举办目的所决定,只有深入群众,充分考虑群众实际的文化需求,才能够创新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形式[3]。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1)广泛的参与性。群众文化贯穿于社会发展的整个流程,具有悠久的历史基础。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也紧贴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喜好,且相对较为通俗简单,不受到时间、地域以及参与者年龄、地位、身份等要素的限制,这使得群众文化活动参与面极为广泛,每一个群众都可以轻松自在地在群众文化活动中感受文化的熏陶,学习文化知识,展现自我。另外,随着物质生活的富裕,越来越多的人渴望能够参与群体活动,获得更多与其他人交流与沟通的机会,或走进大自然,参加绿色健康的活动,以此缓解生活中的压力,这意味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更加广泛的社会基础[4];(2)独特的审美性。群众文化活动是不强制群众参与活动,秉承自愿参与的原则,这使得群众文化活动具有特殊的社会地位。人们在群众文化活动中享受艺术,提升自身的审美情趣,不断实现自我教育的过程。另外,群众文化活动还具有宣传教育、娱乐、文化传承等社会功能,通过群众文化活动,城市的文化氛围得以提高,与此同时,群众文化活动的存在,还在无形中补足了大众文化、娱乐文化等其他文化中的不足,形成了独特的审美趣味。
3当前乡镇群众文化活动存在的问题
3.1文化设施不完善
文化设施作为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基础条件,对活动的效果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在部分乡镇地区,由于过于经济等各种原因,导致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进程极为缓慢,其中在文化设施方面的影响尤为明显。部分乡镇因为经济发展相较落后,能够投入到群众文化建设方面的资金较少,还有部分乡镇是因为当地管理人员对文化建设的不重视,导致文化建设没有一定的物质载体,无法充分地满足当地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3.2文化活动内容枯燥
在相关部门的重视下,乡镇地区的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相较以往有了很大的进步与改善,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也有所增加。然而,现如今的乡镇群众所能参加的文化活动尽管很多,但大多数仍是较为普遍的声乐、舞蹈等内容,且重复内容较多,活动内容的选择上缺乏创意,这使得群众文化活动对当地群众的吸引力逐渐下降,群众对活动的满意程度也并不理想。
3.3专业文化人才缺失
在大部分的乡镇地区,专业文化人才的缺失一直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尤其在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缺少专业素质强硬的文化人才,对于当地现有文化资源无法做到充分的挖掘利用,在文化活动的组织与策划上也缺少创新[5]。随着乡镇图书馆、文化站等基础文化场所的增加,对于专业文化人才的需求也不断提升,文化设施的维护与管理等都需要专业的文化人才。因此,专业文化人才的缺失会大大影响乡镇群众文化建设的进程,难以保群众文化服务的质量与水平。
4新形势下乡镇群众文化活动发展策略
4.1完善基本文化设施建设
要想从根本上提升群众文化活动的质量,首先应该满足基本文化设施这一必要条件。必须对基本文化设施建设进行完善,修建相关的文化活动中心、图书馆、老年活动室等文化活动场所,拓展文化阵地。现如今,互联网技术已经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乡镇地区也不例外,因此,互联网相关的点机子算计设备等也应该算在基本文化设施之内,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传播先进文化,将科学技术与群众文化活动相融合,不仅能够提高群众文化的影响力,还能够增加群众文化活动感染力,吸引更多的人民群众参与群众文化建设。
4.2创新群众文化活动内容与形式
不断对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创新,是保持群众文化活动的活力的重要途径。相关文化部门必须及时并精准地把握不同时期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并深刻了解新时期文化活动的要求与规定,选择合适的活动内容与形式,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例如,可以将群众文化活动与中国的传统节日或当地的民间习俗相结合,利用群众对本土文化难以割舍的深厚情感,提升活动的吸引力。例如,元宵节有奖猜灯谜活动、七夕书签手工制作活动等,通过新颖且带有趣味性的活动向群众普及传统文化知识,发挥出寓教于乐的作用。在活动内容上,应时刻掌握现如今国内外热门的文化相关内容,不断在群众文化活动中添加新元素与新看点,提升文化活动的生命力。在活动的范围上,也不应只拘泥于传统的大型文艺表演,可以细化到社区、街道,扩大群众文化活动的覆盖面,真正实现人民群众能够在家门口享受文化服务,感受文化带来的乐趣。
4.3推动广场文化建设
近年来,广场舞逐渐成了人民群众生活中的人们词汇,不管是城市地区还是乡镇地区,都能够随处可见广场舞的身影。广场舞是广场文化之一,具有群众自发性、业余性以及浓郁的地域特点,因此,重点关注并切实发展广场文化,不仅能够更加贴近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了解其文化需求。同时,由于广场文化具有相对更加热闹的气氛以及独特的文化魅力,对于人民群众的吸引力也更加强烈,正确引导并管理广场文化,能够提升群众文化活动的效果,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群众的文化素养。
4.4建立群众文化队伍
在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得到丰富的同时,对于乡镇地区群众文化队伍的要求也进一步提升。为了满足群众不同的精神文化需求,相关文化工作者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能够组织并管理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同时还应具备不断对群众文化活动进行创新的能力,深刻了解当前阶段最新的文化资讯,提升文化活动的质量。另外,为了加强乡镇地区的群众文化队伍建设,应通过培训、引进等方式对文化工作者的专业能力进行提升,优化人员结构,提高文化队伍的凝聚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更高质量的文化服务。
5小结
现阶段乡镇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仍存在着文化设施不完善、文化活动内容枯燥单一、专业文化人才缺失等诸多问题。群众文化活动作为群众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对于保障文化建设工作顺利平稳发展,提升乡镇地区群众精神文化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必须不断对文化活动的内容进行创新,深入基层群众,切实掌握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保证群众文化活动的质量,为乡镇群众提供更加高质量的文化服务,促进乡镇地区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孔琴琴.当前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艺术品鉴,2015(6):323
[2]韩锦红.现阶段乡镇群众文化活动创新思路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17(8):220,219.
[3]哈比拜·买买提民.浅谈新时期如何做好乡镇文化服务工作[J].魅力中国,2017(33):283.
[4]刘梅花.新形势下乡镇文化站创新群众文化工作的探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6):206.
[5]郭晖.当前基层群众文化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J].今日中国论坛,2013(21):24-26.
《乡镇群众文化活动问题及对策》来源:《广东蚕业》,作者:沈桂霞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hr.com/hrlwfw/hrnylw/14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