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主要从德育论框架下的心理健康问题研究、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关系、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促进等三个方面展开,旨在系统梳理德育论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的研究成果
本文主要从德育论框架下的心理健康问题研究、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关系、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促进等三个方面展开,旨在系统梳理德育论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的研究成果,深入阐述二者的相互关系与相互促进,以期为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参考。
一、德育论框架下的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在心理学中,品德是个性心理的一种特殊表现,反映的是个性中具有道德价值的核心成分[1]。也就是说,品德本质上反映的是人的性格或人格,而人格健全是个体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志。可见,品德既是德育论研究领域的核心话题,也是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的重要内容。
1. 德育论对品德心理结构的研究从改革开放至今,德育研究领域中关于品德的结构出现了很多有代表性的观点,但研究者对品德结构的探讨,大多没有脱离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国内关于品德的结构较有影响力的观点有班华的“三维结构说”和林崇德的 “三子系统说”。“三维结构说”认为,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三个维度,即心理形式维、心理内容维和心理能力维。心理形式维包含人们经常提到的知、情、意、行等心理要素; 心理内容维包括人们的世界观、政治态度、道德立场等具体内容; 心理能力维即有关思想品德方面的智能结构,包括完成一定品德活动所需要的心理特征和实现一定品德活动的方式[2],这些都是心理健康个体应具备的基本心理品质。“三子系统说”认为,品德结构主要包括三个子系统: 一是品德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的关系系统,即道德动机系统和道德行为方式系统; 二是品德的心理过程和行为活动的关系系统,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品德心理特征系统; 三是品德的心理活动和外部活动的关系及其组织形式系统,即品德的定向、操作和反馈系统[3]。正是由于动机、态度、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和心理特征是品德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心理健康对于人的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才举足轻重。品德如若缺乏心理健康作为支撑,便会丧失其发端,更不要说为品德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2. 德育论对品德发展与品德不良问题的研究个体品德的发展过程是德育论长期以来关注的重点。其中,认知学派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以及新行为主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比较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前者认为,人的道德发展与认知发展过程息息相关,存在一个固定的发展顺序。并且,从本质上来看,人的道德发展就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因此,认知发展学说将个体自身的道德判断、自我调节与自我控制等因素置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并且强调道德教育要根据人的认知水平与身心发展规律进行。后者吸收了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的部分内容,不仅重视道德形成过程中个体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个体对于榜样的模仿和学习,还强调自我效能感、自我调节能力以及自我反省能力在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中的作用。可见,不论是认知学派还是新行为主义学派,都认识到个体心理的能动性在道德发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缺乏“自我”的作用,个体便无法进行正确的道德判断,无法作出正确的道德行为,也就无法将外在的道德要求最终内化为自身的品德修养。因此,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必须以个体的积极心理活动为基础,必须以心理健康为依托与支撑。
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关系
1.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共性第一,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高度一致,二者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育人”。从本质上讲,德育是塑造个体社会人格和道德人格的过程,而使人格的生理、心理、道德、社会各要素完美地统一、平衡、协调,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诉求。具体来说,德育一方面要推动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促进个体自我价值的实现,实现人的自主自我教育; 另一方面,要关注人的社会化过程,培养人的社会人格。而对心理健康而言,2001 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明确提出,它是指一种健康或幸福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体可以实现自我、能够应对正常的生活压力、工作富有成效和成果,以及有能力对所在社会作出贡献[7]。这表明,心理健康教育同样服务于个体的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第二,根本目标的一致性使得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有部分重叠。现代德育内容主要包括文明习惯、基本道德 ( 美德) 、公民道德和信仰道德这四个方面[8]。在一些基本的文明习惯和道德规范上,例如合作、理解、尊重、奉献等,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点是一致的。同时,由于德育的目的之一即提高个体生存价值、提升个人生活质量,其中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开拓人生、享受生活等相关内容,这与心理健康教育致力于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实现自我殊途同归。第三,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遵循相同的教育原则。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共同之处就在于它们都是对人的精神世界进行塑造,这就要求教育者在开展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时,要特别注重“以人为本”。教育者要在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点,提供满足学生需要的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该充分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除此之外,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潜移默化的特点,决定了“以身作则”是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另一个重要原则。不论是德育还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都应该用自身的“心理资本”去影响学生,否则德育就很容易变成一种居高临下的说教,心理健康教育也容易走上“开方治病”的老路。
2.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差异通过对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脉络的梳理以及对相关研究的总结,可以发现二者主要在理论体系、教育切入点以及教育途径与方法上存在差异。第一,现代科学意义上的心理健康教育起源于心理辅导[9]。心理辅导所依托的主要是心理学和医学的理论基础。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需要的转变,我们倡导心理健康教育要将心理学和教育学结合起来,心理健康教育又多了一重教育学的背景; 而德育则主要以哲学、伦理学、社会学和政治学为理论体系,其中绝大部分内容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反映了一定的价值导向,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这是二者在理论基础与理论体系上的差异。第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入点不同。德育探讨的基本问题是“培养什么人”,它是以道德教育为主线,通过培养人良好的道德品质,使人成为“人”,进而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有用之才。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入点则在于人的各种心理过程以及人的个性心理,重点关注人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状态,通过调节人的心理因素,激发人的心理潜能,帮助人实现自我、服务社会。
三、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促进
1. 德育领域中的心理健康促进不同时期的教育家、思想家所提出的道德教育思想,汇成了德育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毫无疑问,儒家道德教育思想对当前乃至今后整个德育系统影响力最大。探析儒家道德教育思想,可以发现其中不乏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仁” 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仁”的最基本的含义即“爱人”,简单来说就是从心里关心他人、体恤他人,在行动上帮助他人、奉献他人。“仁者爱人”( 《孟子·离娄下》) ,“泛爱众,而亲仁” ( 《论语·学而》) ,就深刻地反映了仁德与关爱大众之间的密切关系,也体现了儒家对于个体恻隐之心以及个体与他人之间和谐关系的强调与培养。以孔子、孟子、曾子为代表的儒学思想家,深信坚持反躬内省,即可获得道德。对此,他们提出了“诚意”“正心”等促进内心和谐的方法。在推动个体形成健全的人格方面,孔子不仅重视知识的作用,还非常强调自我意志的培养与锻炼。孟子提出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 ,与之内涵相似。这与当前心理健康教育所关注的提高个体心理弹性,使个体在挫折、困难中形成坚忍的意志,并形成应对挫折和困难的积极心理策略,有异曲同工之妙。德育中对心理环境建设的倡导,也为推动个体心理健康起到了重要作用。人的品德的形成主要经历了内化与外化这两个过程,不管是任何过程,德育始终要重视个体的心理发展过程,帮助个体构建良好的心理环境,从而推动个体形成积极稳定的心理品质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简而言之,个体所有的心理环境作为一种刺激条件,是影响人心理状态的支配因素。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以环境为载体,形成一种优化的教育生态环境并作用于个人,使个体能够建构出一种良好的心理环境,从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举例来说,学生所感知到的学校氛围就是一种心理环境,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会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研究表明,校长的变革型领导方式有助于形成创新、公正的学校氛围,这种良好的学校氛围可以促进学生的现代性和社会化,使学生能够更加有效地与他人沟通,不断提高和反思自己的能力等[11]。因此,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离不开学校管理改革以及校风培育等校园生态环境的建设。
2. 心理健康教育对德育的贡献对学生而言,心理健康主要包括学习、自我、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也因此围绕这些内容展开,这对个体道德的形成与发展同样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学习方面,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为学校德育提供了良好的借鉴。现代德育过程中不仅广泛运用以其为理论依据的榜样学习法、行为训练法,还出现了一些根据榜样力量、观察学习等提出的新型教学模式。比如,有研究者就提出了以榜样力及感染力为支撑的故事型德育模式。这种德育模式在实践操作层面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四个因素融为一体,通过故事中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以故事的独特感染力、吸引力为外在形式,把社会道德价值自然而然地转化为对象自身愿意接受的个体德性价值,从而提升了德育的效果[12]。此外,心理健康教育通过优化学生的学习策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形成较强的学习自信心和满足感,同样可以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有研究表明,深度学习方法与道德推理之间存在一定的积极关系,特别是当学生参与旨在整合来自各种来源和不同观点的信息的活动时,其道德推理会得到有效发展[13]。
四、小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在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上,目前研究者对德育论中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有了较好的认识和了解。随着国家和政府对德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日益重视,德育中的心理健康问题必然会成为日后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在未来的研究中,还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 在研究方法上应加强教育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的跨学科研究视角,注重定量与定性方法的结合,全面、深入、科学地探索德育领域中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目前,德育论学科中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更多地沿用了教育学的研究范式,运用逻辑思辨的方法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不可否认,这种思辨的方法为我们揭示了很多深层次的本体性内容,为其他相关研究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该领域的研究中起到无法替代的作用,但是我们同样应该认识到,心理健康问题大多属于心理学的范畴,而基于证据的科学研究历来是心理学研究所坚持的。因此,实证方法对研究德育领域中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是不可或缺的。德育论对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研究应该以教育学为导向,在真实的教育场景中收集证据,基于证据本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借此进一步推动理论的创新与发展。研究者在开展实证研究的过程中,既要重视调查问卷法、量表法、实验法等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定量方法,也要积极采用行动研究法、访谈法、个案研究法等教育学研究中广泛使用的定性方法,做到不同研究方法之间的优势互补,使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研究能够真正打破藩篱,走向更加规范、全面与深入的阶段。
2. 在研究内容上应立足于中国国情,有针对性地研究现阶段的心理健康问题,切实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时推动我国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共同发展我国当前社会正处于快速转型期,巨大的社会竞争、快节奏的生活等使得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一些心理行为问题甚至引发了严重的校园霸凌、网络暴力等社会恶性事件。研究者对这些现象不能熟视无睹,要综合各方面情况深入分析问题发生的心理机制,并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提出相应的举措。例如,针对当前多发的青少年网络暴力事件,研究者应运用系统思维,综合考虑手机成瘾、社会舆论等对当代学生的影响,深入研究事件发生的心理成因,从而建构起防治网络暴力事件的长效机制。此外,当前各级各类学校如何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在心理健康课程中如何进行课程目标的设置、课程内容的安排、教材的选择等,仍然需要开展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对于心理健康问题的探讨,不仅要关注个体层面的健康与幸福,还应该从更加宏观的视角去关注社会心态的培育,这也是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俞国良. 品德与社会性[J]. 教育科学研究,2003( 5) : 43 - 46.
[2]班 华. 思想品德结构与新时期德育任务[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1986( 2) : 25 - 29.
[3]林崇德. 论品德的结构[J]. 北京师范 大 学 学 报,1988 ( 1) : 57 - 65.
[4]郑富兴,高潇怡. 道德共识的追寻———美国新品格教育的内容浅析[J]. 外国教育研究,2004( 11) : 30 - 35.
[5]陈文辉,等. 小学生的品德不良行为及其心理与行为适应问题研究[J]. 心理学探新,2006( 2) : 70 - 74.
《德育论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来源:《黑龙江高教研究》,作者:俞国良,陈雨濛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hr.com/hrlwfw/hrwslw/16273.html